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1990年1月~2004年12月经我院治疗的5例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60.4岁,1例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基本正常,4例卵巢间质无肿瘤恶性浸润或仅累及卵巢表面上皮。5例均有腹膜的广泛病变.肿瘤组织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PAS、CA125、CEA均阳性。结论 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是来源于第二苗勒系统的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形态与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相似,诊断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时必须双侧卵巢、输卵管无同类型肿瘤。组化及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与腹膜恶性间皮瘤的鉴别。预后较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差。对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及PAC化疗方案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富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子宫富细胞性平滑肌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对其中5例核分裂像活跃患者进行预后随访.结果 子宫富细胞性平滑肌瘤临床表现与子宫肌瘤相似,术前诊断和术中所见符合子宫良性肿瘤特征,治疗效果良好.术后随访5例核分裂像活跃患者均存活至今.结论 子宫富细胞性平滑肌瘤应与子宫肉瘤相鉴别,但其为一种良性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鲍立军  李旭  李芬  许静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8):1611-1613
目的:分析MMP-2在原发性输卵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作为肿瘤标志物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8例原发性输卵管腺癌及26例正常输卵管组织的存档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在28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标本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60.7%,高于正常输卵管组的23.1%,差异显著(P〈0.05);MMP-2在输卵管癌病例中的表达随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及预后加重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中,MMP-2有较高程度的表达,有可能作为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研究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并观察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式总结,同时与30例同期采取传统急诊开腹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腹腔镜组出血量较少,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意义(P〈O.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现并发症,腹腔镜出现1例皮下气肿,但自行吸收。无感染,切口愈合好。结论:妇科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可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TERT mRNA在葡萄胎自然转归及恶变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判断葡萄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FQ-RT-PCR法检测葡萄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将hTERT 与GAPDH拷贝数之比的100倍作为标准化hTERTNhTERT);随访每一例葡萄胎患者,根据预后将其分为试验组8例(恶变组)和对照组22例(自然转归组);比较两组葡萄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葡萄胎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TERT mRNA,分别为6.31±0.32和1.21±0.65,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FQ-RT-PCR方法能对端粒酶hTERT mR-NA进行准确高效的定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用于早期判断葡萄胎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7.
橄榄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eerebellar.Atrophy.OPCA),是一种较常见于中老年人的小脑病变。是多系统变性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以小脑症状为主,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锥体外系、锥体束和植物神经受损症状。属祖国医学颤证范畴。我科收治3例橄榄桥小脑萎缩病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妊娠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4年我院收治的10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宫颈妊娠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7%,本组中7例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结论 阴道B超可作为诊断早期宫颈妊娠的首选方法;甲氨喋呤全身及B超引导下宫颈局部注射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同侧卧位与对侧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术在产程中对纠正胎方位的临床疗效,以提高自然分娩率。 方法 将2010年1月~2014年8月于笔者医院经阴道分娩过程中出现持续性枕横位及持续性枕后位的5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同侧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实验组采用对侧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观察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产程及产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 结果 实验组顺产率86.0%,对照组顺产率为69.2%,实验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0.296,P<0.01);实验组剖宫产率为3.6%,对照组剖宫产率为11.2%,实验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0.536,P<0.01);实验组第1产程、第2产程平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12.226、7.498,P<0.05);实验组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7、0.487,P>0.05)。 结论 同侧卧位与对侧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术在产程中对纠正胎方位均具有良好效果,但对侧卧位配合徒手转胎头术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MMP-2在原发性输卵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作为肿瘤标志物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8例原发性输卵管腺癌及26例正常输卵管组织的存档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在28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标本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60.7%,高于正常输卵管组的23.1%,差异显著(P<0.05);MMP-2在输卵管癌病例中的表达随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及预后加重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在原发性输卵管癌中,MMP-2有较高程度的表达,有可能作为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