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猕猴血清蛋白和血脂,分析调查各年龄段蛋白质和脂肪的营养代谢状况。方法在猴场中随机挑选幼年、成年和老年健康试验猴各30只,共90只,测定其血清蛋白和血脂以及日粮的营养水平,分析各年龄段的血清蛋白和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日粮的能量(GE)、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粗灰分(CA)、钙(Ca)和磷(P)的测定值分别为15.36MJ/kg、17.96%、2.59%、3.30%、69.55%、4.27%、1.01%和0.55%;血清白蛋白(ALB)幼年组高于成年和老年组(P<0 01);甘油三酯(TG)老年组高于幼年和成年组,并且老年组与成年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成年组低于老年和幼年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则幼年组高于成年和老年组(P<0.01);脂蛋白(a)[Lp(a)]成年组高于幼年和老年组(P<0 05),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蛋白质营养代谢状况幼年组优于成年和老年组,脂类的代谢作用则是成年组强于幼年和老年组;Lp(a)高出人类正常值2.5~4.5倍,其余各项指标却与人类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深入研究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发病原因及神经营养因子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MPTP诱导恒河猴产生帕金森氏病模型,并通过实验观察测定重组人NTN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的各项指标。结果模型猴出现典型的PD症状,实验组和对照组猴的DA、5-HT和5-HIAA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与模型组相比DA、5-HT和5-HIAA的含量均明显增加。结论重组人NTN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速眠新在实验猕猴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速眠新在实验猕猴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36只猕猴随机分为空腹和进食(A、 B)两组,按0.1、0.2、0.3 ml/kg三种注射剂量(根据药物推荐的麻醉剂量选取)将A、B组又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只,然后进行速眠新肌肉注射麻醉。结果分别给予速眠新后在 (3.00±1.26)-(6.83±4.62)min进入麻醉状态;维持时间在(20.50±7.82)-(230.67±24.01)min; 麻醉维持期呼吸频率在(45.50±13.47)-(81.67±24.22)次/min;心率在(45.50±13.47)-(122.33 ±28.24)次/min,体温在(38.65±0.58)~(39.33±0.72)℃。结论速眠新剂量在0.1~0.3 ml/kg肌肉注射麻醉实验猕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开发一种实用的实验雪貂饲育笼具。方法根据雪貂的生物学特性并参考有关实验动物笼器具标准进行设计。结果该笼舍完全能适用于普通环境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结论该笼具操作和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讨云南地区恒河猴遗传多样性,为今后开展恒河猴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借鉴和背景资料.方法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云南地区恒河猴96份样品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用Mege 4.0和DNA SP软件对变异位点数、简约信息位点数、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度等遗传信息进行分析,基于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小进化法(minimum-evolution,ME)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在96份样品中,共检测出了149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了4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68±0.007,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20.结论 云南地区恒河猴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设和完善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管理体制,提升了为生产、科研和教学技术服务的水平,发挥和利用其独特的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优势加强了与相关机构的科研合作,促进实验动物科技队伍和科技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在保证了研究所医学科研、疫苗生产、检定和教学对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的需求同时,探索和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管理和运作体系,已成为一个集生产、科研、教学、技术服务和科研合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T2DM)恒河猴模型,使之成为研究人类T2DM的有效替身。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为基础,在出现高脂血症和肥胖状态后注射35 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测定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尿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分析其部分临床特征。结果 T2DM模型组体重指数(BMI)大于35达到重度肥胖,有高脂血症的特点,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增高(P<0.01),尿糖检测呈阳性,葡萄糖耐量受损并且空腹血糖高于7 mmol/L、2 h的血糖水平高于11.1 mmol/L,胰岛有轻度损伤和病变。结论通过部分临床特征分析,T2DM模型组具有典型的T2DM临床特征,可成为T2DM研究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分析人工繁育幼年猕猴的生长指标,建立人工繁育猕猴生物学特性数据。方法对20只幼年猕猴(雌雄性各10只)测量其3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躯干长、后肢全长、前肢全长和尾长。结果从3~24月龄猕猴的体重绝对增长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相对生长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从初生~3月龄为体重增长最快时期;从3~24月龄前肢全长生长速度较后肢全长慢些,躯干长生长速度较前肢全长和后肢全长慢些。在所测定的3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中,公猴体重、后肢全长、前肢全长和尾长均大于母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月龄、12月龄、24月龄雌雄猕猴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雄猕猴躯干长、后肢全长、前肢全长和尾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植酸酶对不同年龄段猕猴蛋白质和钙、磷消化利用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健康亚成年和成年猕猴各8只,将其分为亚成年试验组、亚成年对照组和成年试验组、成年对照组,每组4只。通过蛋白质消化试验和钙磷平衡试验研究植酸酶对猕猴蛋白质消化率和钙磷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亚成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88.43±1.83和81.39±2.28,钙、磷总利用率(%)分别为61.70±3.70、84.01±2.84和45.32±9.63、71.15±4.67。成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89.28±1.63和81.65±2.95,钙、磷总利用率(%)分别为34.18±10.41、81.97±3.38和21.18±6.56、69.23±9.15。亚成年与成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蛋白质消化率和钙、磷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成年组的磷总利用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亚成年组的蛋白质消化率和钙、磷总利用率及成年组的蛋白质消化率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植酸酶可显著提高亚成年猕猴的蛋白质消化率和钙、磷利用率,但对成年猕猴的钙利用率无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红外线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猕猴体温差异性进行比较,为临床、动物实验等开展体温测量提供一种简单、快速、损伤小的方法.方法 选人工繁育3~4岁猕猴共80只,分为麻醉组和非麻醉组,同时采用两种测量仪对猕猴进行体温测量,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麻醉组:在性别上两种测量仪器所测量的结果都无差异(P>0.05),耳温比直肠温低1.49±0.55℃,耳温与直肠温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非麻醉组:在性别上两种测量仪器所测量的结果都无差异(P>0.05),耳温比直肠温低2.19±0.53℃,耳温与直肠温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麻醉组与非麻醉组比较,耳温不存在差异(P>0.05),直肠温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红外线耳温计所测量的温度明显低于水银体温计测量的直肠温度,在麻醉状态下实际温度应为所测耳温加1.49℃,而在非麻醉状态下加2.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