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进一步认识肺霉菌病的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特征,12例经病原菌检查证实为霉菌性肺炎的X线表现。结果5例肺霉菌病CT表现中出现霉菌球的有3例,多个边缘模糊的炎性结节周围出现霉菌球的有2例;12例霉菌性肺炎X线表现中.2例为结核空洞内出现结节影,大片状阴影合并胸腔积液5例,3例表现为肺脓肿.1例为团片状。另1例为网点状。结论肺霉菌病影像表现多样化,结合病史及用药情况。对早期诊断肺霉菌病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搜索4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原发性肿瘤进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恶性肿瘤CT显示厚壁、不规则或伴壁结节的囊性肿块9例,实性肿块12例,囊实性肿块28例。所有肿块边缘均不规则。增强扫描示囊壁及壁结节和实性部分均有强化。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同时对确定腹腔内有无转移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鱼永卫  李彦青  王永宏  马晓婕 《河北医药》2012,34(13):1949-1951
目的 评价X线钼靶、定量超声弹性成像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小结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至2011年收治的乳腺小结节病变患者118例的影像学诊断资料,并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并对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当结节直径≤1.0 cm时,X线钼靶检出率显著高于定量超声(P<0.05),当结节直径>1.0 cm时,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年龄≤50岁时,X线钼靶诊断符合率显著小于定量超声,当>50岁时X线钼靶诊断符合率高于定量超声(P<0.01);以术后病理为参照,X线钼靶诊断灵敏度为72.4%,显著低于定量超声弹性成像,且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灵敏性,降低误诊率(P<0.05).结论 X线钼靶和定量超声弹性成像各有优势,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恶性病灶的检出率,降低误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随访观察的26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26例(30个病灶)均有平片资料,其中18例(20个病灶)有CT资料,13例(14个病灶)经随访观察1~4年,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重点分析X线、CT特点。结果:26例共30个病灶,其中股骨远侧干骺端15个,胫骨近侧干骺端9个,股骨近侧干骺端3个,腓骨远侧干骺端2个,胫骨骨干1个;单发22例,多发4例。X线表现: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切线位呈杯口状或碟状的骨皮质缺损区,病灶内缘可见硬化边。CT表现:缺损可位于骨皮质表层或骨皮质内,位于骨皮质表层者缺损表面无骨壳,位于骨皮质内者缺损表面骨壳可完整;部分病灶凹向髓腔且硬化边与髓腔分隔,但无膨胀性改变,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钙化灶。14个病灶经随访观察,其中8个病灶可见不同程度缩小,3个病灶经手术治疗,3个病灶完全消失。结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单凭平片、CT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5.
鱼永卫  马小婕  王永宏 《医学综述》2012,18(17):2903-2905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NN)的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基础。方法将34例SN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T组17例,行CT检查;MRI组17例,行MRI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总结SNN的病理基础,分析CT和MRI的诊断价值。结果手术共确诊单纯凝固性坏死型病例18例,伴液化坏死性7例,多结节融合型13例;CT分别确诊9例、4例和6例;MRI扫描分别确诊13例、3例和8例。MRI扫描方法在单纯凝固性坏死、多结节融合SNN病理类型判断方面优于CT扫描(P<0.05)。结论 CT、MRI均为诊断SNN的常用方法,在多结节融合型和伴液化坏死型SNN诊断方面,MRI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线、CR、D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差异,旨在提高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资料的确诊病例,对比其经初步X线、CR、DR检查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与应用程式检查后最终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提出程式检查在完善并提高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实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结果明确胸部外伤患者145例,初步影像检查诊断肋骨骨折116例,骨折128处;经程式检查诊断肋骨骨折145例,骨折205处。结论程式检查是在现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从软件管理的角度完善对肋骨骨折诊断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肋骨骨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8例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归纳为:①肺挫伤36例,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伴有斑点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大片状密度增高影;磨玻璃样改变;②肺撕裂伤22例,影像学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空洞样团块影;边缘模糊的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其内夹杂密度减低区,囊腔内可见气-液平面;③肺血肿10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团块影,边缘尚清楚,可有分叶,周围略高于中心.肺外表现:血气胸28例、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15例、单纯性气胸6例.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诊断和动态观察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最佳方法,典型的肺实质损伤单凭X线平片、CT、外伤史即可诊断,但CT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线、CR、D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差异,旨在提高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资料的确诊病例,对比其经初步X线、CR、DR检查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与应用程式检查后最终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提出程式检查在完善并提高肋骨骨折诊断方面的实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结果明确胸部外伤患者145例,初步影像检查诊断肋骨骨折116例,骨折128处;经程式检查诊断肋骨骨折145例,骨折205处。结论程式检查是在现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从软件管理的角度完善对肋骨骨折诊断的有效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肋骨骨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炎性假瘤的 X线表现。方法 :观察 36例肺炎性假瘤的一般资料和 X线征象 ,并与肺部恶性肿瘤、肺结核及肺结核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 :肺炎性假瘤特点为位于肺边缘 ,常见有胸膜反应 ;X线检查肿块呈圆形、椭圆形 ,边缘光滑锐利 ,部分边缘较模糊 ,有长毛刺征 ,很少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肺炎性假瘤各肺叶均可发生 ,但以右上肺、左肺下叶多见。肺炎性假瘤应与肺部恶性肿瘤、肺结核和肺结核球相鉴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