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对近6年来诊治的23例医源性胆道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损伤因素及处理措施。结果本组23例中病理因素6例,解剖因素3例,术者及手术条件因素14例;处理时胆管端端口吻合2例,胆道修复17例,胆肠吻合4例,死亡1例。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以术者及手术条件因素居多,提示术者应有高度责任感与警惕性,手术应非常严谨、细致;一旦出现医源性胆道损伤应尽早合理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中医证型与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SNP的关系.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58例CH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ALT、AST、ALB、GLO、TBIL)、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 SNP,Spss 19.0软件分析各数据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58例CHC中医证型中,正虚邪恋型最多(43.1%),中医证型与年龄和球蛋白有关(P<0.05),肝郁脾虚型多见于年轻患者,瘀血阻络型和肝肾阴虚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中医证型与HCV RNA、NS5A aa变异及IL28B SNP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C中医证型中,正虚邪恋型最多,中医证型与年龄和球蛋白有关,与HCV RNA、NS5A aa变异以及IL28B SNP无关.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汁淤积是由遗传、免疫、炎症、结石、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胆汁生成、分泌、排泄功能障碍,不能正常排入十二指肠而逆流入血,引起一系列器质性损害、代谢失调和功能紊乱的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出肠道微生态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述了肠道微生态及炎症因子在肝内胆汁淤积中的作用机制,探究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改善肠道微环境等方面进展,为临床治疗、科研研究和药物研发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改良根治术联合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11月,26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中,于胸骨旁后穿刺,沿胸廓内动脉周围纵形顺序置入碘-125粒子,并于锁骨上下分别置入碘-125粒子,术后观察切口及创面愈合情况,复查胸片、血象及肝肾功能,系统查体检查有无局部复发及转移。结果随访3~20月(平均10月)。未见与植入碘-125有关之并发症。至目前尚未发现局部复发,2例病人有远处转移。术后全身反应小,无白血球、血小板下降、无肝肾功能受损。结论术中置入碘-125粒子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愈合无不良影响;靶点准,全身反应轻,可于术后及时开始化疗等辅助治疗;可持续放疗,更符合癌症放射生物学原理;且属低能辐射,易防护。可有效补充改良根治术的清扫盲区。对控制乳腺癌局部复发近期效果明显,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8年2月我院32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诊治病例中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1%,其中Child A级100%,Child B级77%,Child C级12%。在无效6例中,4例经急诊胃镜下或手术止血,2例因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有良好治疗效果,且Child A级和B级疗效明显优于Child C级,提示治疗效果与治疗前肝功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应用中草药治疗丙型肝炎报道较多,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采用中药复方制剂进行临床治疗,疗效局限。由于一种中药含有多种活性物质,某些物质之间在体内甚至有相互拮抗的作用,因此,对于治疗结果的作用机理很难阐述清楚。简述了HCV假病毒、复制子和全长细胞培养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对应用HCV RNA细胞模型研究中药单体或有效成分进行抗HCV实验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中药治疗丙型肝炎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8.
脂肪沉积及胆汁酸(bile acid,BA)和脂类代谢紊乱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disease,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特征。法尼醇受体(farnesoidXreceptor,FXR)通过参与BA的合成、分泌和重吸收,在BA和胆固醇稳态中发挥作用,同时在调节脂质代谢和抑制炎症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了解并调控FXR及上下游基因的表达有助于深入研究NAFLD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NAFLD提供新思路,寻找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TLG)、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G)与传统开腹术(TOS)对Ⅱ、Ⅲ期胃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共136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TLG组(45例),LAG组(40例),TOS组(51例)。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术后5年远期疗效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TLG组患者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TOS组及LAG组,LAG组患者手术时间高于TLG组及TO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129例获得随访,其中TLG组失访2例,LAG组2例,TOS组3例。TLG、LAG、TOS组平均无瘤生存时间为(53.4±2.1)个月(95%CI=50.45~58.22个月)、(54.3±2.0)个月(95%CI= 47.99~56.18个月)、(52.3±2.1)个月(95%CI=50.98~55.65个月),3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19,P=0.772)。 结论TLG术能够在保证患者术后疗效的同时,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TLG术治疗Ⅱ、Ⅲ期胃癌安全可行,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黄合剂Ⅱ号对复合因素诱导的阴黄证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肝损伤及钠-牛黄胆酸盐共转运多肽(NTCP)、胆盐输出泵(BSE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降黄合剂Ⅱ号高剂量组、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降黄合剂Ⅱ号低剂量组,每组12只。正常组大鼠予常规饲养;其余各组大鼠造模阶段施以寒湿条件、大黄煎剂灌胃及高糖高脂饮食,造模3周,第22天时模型组及降黄合剂Ⅱ号各组给予0.5%的ANIT 20 mg/100 g灌胃1次,正常组予以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建立阴黄证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降黄合剂Ⅱ号各组于造模第8天开始每天下午给相应剂量的降黄合剂Ⅱ号灌胃,一直到造模后14 d,共用药28 d,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检测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BSEP、NTC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大鼠饮食量、活动量、被毛、体质量、排便排尿情况均正常;模型组大鼠形体均较消瘦,饮食量减少,大便增多,尿液明显变黄、增多,被毛枯黄、粗糙且易脱毛,精神状态不佳;降黄合剂Ⅱ号各组大鼠干预后情况均较模型组明显好转,以大剂量组最为明显。模型组大鼠血清ALP、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降黄合剂Ⅱ号大剂量组和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降黄合剂Ⅱ号大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降黄合剂Ⅱ号小剂量组(P均<0.05),其中血清ALP、ALT、TBil水平明显低于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P均<0.05)。HE染色显示降黄合剂Ⅱ号大、中剂量组肝组织较模型组中炎细胞浸润减少,毛细胆管淤堵减轻,肝细胞肿胀缓解,细胞核清晰,形态较完整,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NTCP、BSE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降黄合剂Ⅱ号大剂量组和降黄合剂Ⅱ号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NTCP、BSE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降黄合剂Ⅱ号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降黄合剂Ⅱ号可改善阴黄证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肝损伤,机制可能与上调NTCP和BSE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