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术后胃瘫综合征多见于腹部术后,是一种以非机械性肠道梗阻为主要征象的疾病,其中,慢性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相对困难.振腹推拿以“三焦整体思维”及“元气阶梯理论”为基础,以揉腹法、松振法为主要手法,同时结合推、揉、按等手法,对慢性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可以起到健脾助运、理气和胃、活血化瘀、温经通络、通腑行滞的功效,最终恢复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低频治疗仪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肝郁脾虚型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的60例肝郁脾虚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低频治疗仪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低频治疗仪治疗。通过使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量表、WPI及S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抑郁等主要症状和体征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 7%显著优于对照组70. 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McGill评分各项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治疗后治疗组McGill评分各项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两组WPI、SS、FS评分各项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治疗后治疗组SS、FS评分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治疗组HAMD-17项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治疗后治疗组HAMD-17项评分和减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低频治疗仪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肝郁脾虚型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客观化描述颈部端提手法对颈椎长度及角度的影响,为端提手法操作的量化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择30例年龄在18~36周岁的男性颈型颈椎病患者,由同一位高年资推拿医师实施颈部端提手法操作,采用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测试系统采集端提手法操作过程中,受试者颈椎长度及角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端提瞬间,受试者颈椎被提伸长度均值为10.39 mm;端提瞬间,受试者颈椎屈伸角度均值为5.81°,侧屈角度均值为2.92°,旋转角度均值为13.03°。结论受试者颈椎被端提瞬间的角度变化是一个包括屈伸、侧屈、旋转的复合过程;颈部端提手法是以解决颈椎矢状位、冠状位活动受限为主的整复类手法。  相似文献   
4.
5.
腰椎活动度的变化是衡量急性腰扭伤病情转归预后的重要标志。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以腰椎活动度的差异为标准对急性腰扭伤不同病情分为轻、中、重三级,相应的在针刺治疗上对本病重型采用"对应针刺法",对本病中型治以"局部铍针治疗",同时运用局部为主,辅以远端取穴并结合电针治疗本病轻型。从临床效果上看,对本病的分级论治能使针刺治疗本病更有针对性,提高了本病治疗的有效性,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拿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腹直肌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_(α2)(AMPK_(α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T2DM大鼠代谢性炎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出6只为空白组,其余高脂高糖饮食联合低剂量(35 mg/kg)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模型,成模大鼠32只随机分入模型组、西药组、推拿组及西药推拿组。空白组及模型组每日灌胃蒸馏水,西药组每天以250 mg/kg标准进行二甲双胍灌胃1次,推拿组每日给予推拿手法治疗1次,西药推拿组在相同给药标准基础上每日加用推拿治疗1次。共干预8周,分别记录第2、4、8周的空腹血糖(Fast Blood Glucose,FBG)值,并运用realtime-PCR测定腹直肌AMPK_(α2)、NF-κB及IL-6基因转录,Western-blot测定腹直肌AMPKα2及NF-κB蛋白含量,ELISA测定IL-6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西药推拿组FBG在第2、4、8周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推拿组FBG在第4、8周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西药组比较,西药推拿组在第4周降糖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推拿组比较,西药推拿组在第4、8周时降糖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0周时比较,各观察组FBG在第2、4、8周时,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MPK_(α2)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推拿组、西药推拿组AMPK_(α2)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F-κBmRNA转录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NF-κBmRNA转录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NF-κB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推拿组NF-κB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6 mRNA转录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推拿组及西药推拿组IL-6基因转录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推拿可改善T2DM大鼠的空腹血糖,并通过上调骨骼肌AMPK_(α2)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下调NF-κB、IL-6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发挥其改善糖脂代谢性炎性损伤的手法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RNA测序技术探讨推拿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模型组和推拿组,每组8只。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于笼中休息;推拿组每日力竭运动后予推拿干预15分钟,各组共干预21天。取材后,运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的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TUNEL检测观察大鼠肝脏细胞凋亡情况;提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确定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大鼠均出现了轻度肝损伤的病理改变,且模型组大鼠的肝脏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推拿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均明显改善,肝窦微狭窄,小叶间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肝脏细胞趋于正常,且推拿组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经转录组学分析,对照组与模型组共筛选出差异基因491个,其中上调基因244个,下调基因247个,模型组和推拿组共筛选出差异基因513个,其中上调基因257个,下调基因256个,两组共有的差异显著基因筛选出5个,分别为Ppargc1...  相似文献   
8.
<正>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PDS)是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亚型之一,以早饱、餐后饱胀不适、食欲不振、嗳气等不适为主要症状,无法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解释其产生症状的原因[1]。FD的全球患病率为10%~30%[2],  相似文献   
9.
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求颈性眩晕的病因,确立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手法、针刺穴位.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手法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每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周,共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70%,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30%和60%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椎动脉痉挛是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手法加针刺是治疗颈性眩晕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振腹手法对抑郁症大鼠模型骨骼肌组织炎症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抽取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进行3周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CUMS)造模并随机分为模型组、振腹组和氟西汀组,干预4周,在第7周末完成行为学检测,取大鼠骨骼肌组织样本分别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物-1α(PCG-1α)、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含量。结果:第7周末,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振腹组大鼠的糖水偏好率、绝望时间、总移动距离、穿格次数均显著改善(P<0.01)。第7周末,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振腹组大鼠的IL-4、IL-10显著升高(P<0.01),IL-1β、IL-6、IL-8、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核因子κB蛋白含量下降(P<0.05),mRNA含量显著下降(P<0.01);SIRT1蛋白含量、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1);PGC-1α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