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操作杆复位技术治疗伴软组织闭合损伤的内踝骨折的效果。方法:避开损伤软组织,取内踝前外侧长约1.2cm纵行切口,暴露内踝远端骨折块及踝关节面,清除嵌入折端骨膜及筋膜组织,取1枚1.5mm克氏针,由前向后横穿骨块,直视下以克氏针为操作杆直接复位骨块,于内踝前丘、后丘处平行经皮柠入两枚4.0mm中空螺钉固定骨折端。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均获得骨愈合,时间为2.6~5.1月,平均3.7月。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优17例(81.0%),良3例(14.3%),中1例(4.8%)。结论:微创操作杆复位技术将手术创伤尽量减小,减少术前等待时间,可直视直接复位骨折端达解剖复位,降低骨不连及伤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血管瘤(VH)的疗效.方法 18例胸腰椎VH患者累及椎体共22个(胸椎8个,腰椎14个),除1例不全截瘫患者(Frankel C级)外均采用经皮椎弓根入路,19个椎体双侧椎弓根、2个椎体单侧椎弓根注射.透视下骨水泥注入治疗,1例ⅣB型VH辅以无水乙醇注入,1例截瘫患者给予后路切开减压、骨水泥置入、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疼痛和椎体形态的变化.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9个月~3年,平均(23.33±8.02)个月.14例疼痛即刻缓解;1例2 d缓解;1例ⅣA型VH术后神经症状明显缓解, 6个月时神经症状基本消除;1例术后症状部分缓解,仍有下腰痛, 3个月后给予椎间盘造影后,L4~5椎间隙能诱发明显下腰痛,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症状完全缓解.1例不全截瘫者3个月后逐步弃拐行走,神经恢复达Frankel E级.未见再发病例.结论 PVP治疗VH可获得即刻稳定和疼痛很快缓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解剖复位及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20例)与应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20例)在术后骨折愈合及腕关节评分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术后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均无典型差异(P0.05);C1、C2两种类型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术后腕关节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C3型骨折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均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而C3型骨折采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更佳,建议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4.
有氧运动对心理应激衰老大鼠行为和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心理应激衰老大鼠行为和外周血氧自由基的影响. 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心理应激组、运动 心理应激组,实验后测定大鼠的开场行为和外周血自由基的变化情况. 结果: :①开场行为:在穿越格数上运动组、心理应激组、运动 心理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的增加(P<0.05),在站立次数上心理应激组、运动 心理应激组与对照组及运动组相比较有显著减少(P<0.01).②血清中SOD活性、H2O2含量: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性;MDA含量:运动组、运动 心理应激组与对照组及心理应激组相比较有明显的减少(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运动组的CAT活性明显高于心理应激组(P<0.05);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较,运动组、运动 心理应激组的活性明显增加(P<0.05),心理应激组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不适宜的心理应激可对动物的自发行为和探究行为产生影响,并可诱发机体内自由基量的增加而导致机体损伤,而通过有氧运动可减轻心理应激对机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SD )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2例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伴有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均在8小时内彻底清创修复软组织,骨折端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后1次或多次应用VSD覆盖创面,持续引流,待创面情况改善后再予以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22例患者创面愈合出院,术后随访8~20个月,21例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和骨髓炎发生,1例术后发生骨不连,改用植骨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结论 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神经弓端-侧神经吻合在修复双侧指固有神经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1月收治断指再植术中双侧指固有神经缺损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1~39岁,平均27.4岁,右手10例,左手9例;示指8例,中指5例,环指5例,小指1例。致伤原因:冲压伤10例,压砸伤5例,绞伤4例;近节神经缺损11例,中节神经缺损8例,近节段神经缺损的长度:1.8 cm~2.7 cm(平均2.0 cm);中节段神经缺损的长度1.6 cm~2.5 cm(平均1.9 cm)。手术方法:解剖分离损伤的指固有神经断端并修剪至见正常神经乳头,取直径相近的前臂皮神经桥接于远端尺、桡侧神经间,切取移植神经的长度约神经缺损长度和+2cm,予神经端-端吻合,形成逆行近心神经弓,在无张力下,将近端尺、桡侧神经断端和神经弓端-侧吻合。观察手指远节指腹感觉、两点分辨觉和指间关节屈伸恢复等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中18例术后伤口甲级愈合,仅一例出现伤口感染及皮缘软组织坏死,经换药后伤口瘢痕愈合。1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4~15个月(平均8.5个月)。再植指远节指腹饱满,弹性好,麻木感消失,远节指腹感觉测定为S3~S4级,平均S3+级,两点分辨觉为5.0 mm~7.2 mm(平均6.1 mm),参照Nakamura Tamai标准评价优5例,良9例,可4例。结论移植单神经弓端-侧吻合能有效治疗双侧指固有神经缺损,恢复手指指腹的感觉和指关节活动。  相似文献   
7.
高炳俊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699-1700
目的:比较胸大肌三角肌入路与肩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三角肌胸大肌沟入路组(A组)和肩外侧三角肌入路组(B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行12~24个月的随访,B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0%,优于A组的73.4%(P<0.01),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而功能恢复优于A组(P<0.05~P<0.01).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选取肩外侧三角肌入路的方法疗效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抗衰老影响的机制。方法建立衰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运动组,运动组分别给予每天0.5、1、2 h游泳训练,12 w后检测大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结果3个运动组中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运动组的SOD含量和GSH-Px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AT含量和H2O2含量4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训练可以引起衰老大鼠大脑SOD活性和GSH-Px活性的升高,有效地减少MDA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并且在适宜的运动负荷之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减少氧自由基损害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依据术前MRI信号特点指导穿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PVP治疗中依据术前MRI信号特点指导椎体穿刺,20例)和对照组(PVP治疗中采用常规穿刺椎体中部,20例)。记录两组骨水泥注入情况、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高度比。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7.5±3.2)个月。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弥散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评分:两组术后3 d、6个月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3 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前缘高度比:两组术后6个月均低于术前及术后3 d(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伤椎Cobb角:两组术后6个月均小于术前及术后3 d(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PVP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支架结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支架结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2周,按Gartland-Werler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3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4.0%。结论:采用外支架结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创伤小,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