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年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乌体林斯是一种多功能免疫增强剂,我们在抗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体林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3月~2006年10月我院住院的未经抗痨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68例,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61~69岁,随机  相似文献   
2.
药物性肝炎如不及时治疗,病情随时可能恶化.我们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HBsAg( )药物性肝炎患者3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伊伐布雷定对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伊伐布雷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71.63±3.21)次/min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755.48±346.42)ng/L水平、空腹血糖( FPG)(6.55±1.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6.13±1.08)%、餐后2 h 血糖(2hPG)(7.14±0.52)mmol/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0.81±0.21)ng/L、白介素-6(IL-6)(7.42±1.21)ng/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24±0.54)mg/L水平、全血黏度(33.92±1.13)mpa?s、血浆黏度(1.35±0.09)mpa?s、血浆纤维蛋白原(2.01±0.03)g/L低于对照组心率(84.06±3.54)次/min、NT-proBNP(1598.14±309.34)ng/L水平、FPG(7.95±1.02)mmol/L、HbA1c(7.12±1.23)%、2hPG(7.87±0.76)mmol/L、TNF-α(1.06±0.28)ng/L、IL-6(9.24±1.52)ng/L、hs-CRP(1.67±0.72)mg/L水平、全血黏度(38.10±1.18)mpa?s、血浆黏度(1.58±0.13)mpa?s、血浆纤维蛋白原(2.64±0.16)g/L;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69±4.98)%、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5.70±4.70)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5.20±3.81)mm、6 min步行距离(422.67±70.54)m高于对照组LVEF(46.72±5.38)%、LVESD(50.52±5.20)mm、LVEDD(49.40±4.03)mm水平、6 min步行距离(322.04±53.12)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有助于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硝酸甘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无复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于梗死动脉的远端通过靶向灌注导管注入替罗非班联合硝酸甘油,后实施PCI治疗。观察组则于梗死动脉的远端通过靶向灌注导管注入硝酸甘油与重组人尿激酶原混合液,后实施PCI治疗。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Ⅱ级判断为无复流,对比两组心肌灌注情况、心功能、心脏不良事件及住院期间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TIMI分级优于对照组(Z=2.338,P=0.019),无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32%vs 26.83%,χ2=5.513,P=0.019),ST段回落>70%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95.12%vs 78.05%,χ2=5.145,P=0.023)。治疗后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88%vs 21.95%,χ2=4.770,P=0.029)。两组住院期间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替罗非班,在PCI中于梗死动脉远端经靶向灌注导管注入重组人尿激酶联合硝酸甘油,可增强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灌注水平,改善无复流情况与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脏不良事件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背景:CD34^+细胞是一种新的血管内皮标志物,通过检测CD34^+细胞水平可以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目的:分析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变化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纳入观察对象110例,分为4组,2型糖尿病组、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各3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ProCOUNT方法测定外周血CD34^+/外周血单核细胞值,分析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4组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经过方差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高于2型糖尿病组、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P〈0.01),2型糖尿病组高于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与空腹血糖和收缩压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呈正相关,与舒张压、吸烟、胆固醇、三酰甘油无相关性。提示CD34^+细胞可能使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受到影响从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监测CD34^+细胞水平变化也许能用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时间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5月于河北省胸科医院置入国产靶向洗脱支架的360例冠心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86例,女性174例。按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不同分为试验组(12个月)和对照组(≤12个月),各180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随访18个月并记录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出血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年龄、性别比、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高脂血症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vs.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严重出血率与轻微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12个月疗效略优于≤12个月,但本研究结论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探讨结核杆菌RNA(TB-RNA),结核杆菌DNA (TB-DNA)及r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联合检测对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住院或门诊期间疑诊为肺结核的212例患者,根据痰涂片或痰培养结果分为初治菌阴性肺结核组(n =94)和初治菌阳性肺结核组(n=72)及非结核疾病组(n=46),分别行TB-RNA、TB-DNA、IGRA检测,对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行TB-RNA、TB-DNA、IGRA联合检测结果与单用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①单项检测中TB-RNA、TB-DNA、IGRA对初治菌阳对照组的敏感度分别为56.9%,65.3%,81.9%;特异度分别为97.8%,95.8%,97.8%;②单项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检出率相应为:50.0%,54.3%,77.7%;③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检出率为88%,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TB-RNA、TB-DNA、IGRA联合检测提高了菌阴肺结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突发事件模拟演练在提高机动库护理人员急救技术及应急能力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某院机动库护理人员30人,于2016年2月—2016年7月实施常规培训,在此基础上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实施突发事件模拟演练培训,比较演练前后护士急救技术、应急能力、培训满意度。
结果 护理人员演练后技术操作、设备使用、理论知识等急救技术评分和急救技术优良率明显高于演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人员演练后应急反应、团队合作、护理评估、风险防范、处理能力等应急能力均高于演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人员对演练的培训内容比较接纳。
结论 突发事件模拟演练可有效提高机动库护理人员急救技术及应急能力,有利于提高护士培训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