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在数字化设备上的应用。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2月共113例数字化HSG的病例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113例中宫腔未见显影6例,占5.31%;单侧输卵管不显影32例,占28.32%;双侧输卵管不显影15例,占13.27%;输卵管炎并梗阻的58例,占51.33%。结论应用DR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用心外膜接触电极记录犬左室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观察维拉帕米(异搏定)对氯化铯(CsCl)诱发的早期后除极(EADs)、QT间期延长及室性心动过速(VT)的影响。11只大,CsCl按0.5mg·kg-1次(首剂加倍),每15分钟一次静脉注射,直至诱发出VT。然后在给下一剂CsCl前,先给予维拉帕米0.1~0.2mg/kg静脉注射,后再给予此剂CsCl,以后仍每15分钟静脉注射CsCl一次直至VT再被诱发。结果维拉帕米给药前及给药后的15~60分钟CsCl诱发的EAD振幅占相应MAP振幅的29.2±7.0%和24.8±8.1%、QTc间期分别从对照组386±33ms延长至443±66ms(P<0.01)和从441±107ms延长至516±93ms(P<0.01),但给予维拉帕米后即刻,CsCl诱发的EADs仅为16.7±7.6%(与前述二值比较P均<0.01)、QTc间期仅从对照的418±56ms延长至425±49ms(P>0.05)。给维拉帕米前CsCl分别在7只和4只诱发出持续性和非持续性室速,给予维拉帕米后即刻仅在4只诱发出非持续性室速。结果示维拉帕米可以抑制CsCl诱发的EADS、QT间期延长及VT。  相似文献   
3.
1995~ 2 0 0 0年 ,我院共收治前间壁心肌梗死 5 2例 ,其中合并心衰 16例。与前间壁心肌梗死无心衰患者 3 6例比较 ,其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等均存有明显差别。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 2例患者均符合 WHO前间壁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心电图表现为在心前导联电极位置固定标记后 ,ECG动态改变仅局限于 V1~ 3导联 (排除心肌梗死延展者 )。 Kilip二级以上心功能者为合并心衰 ,5 2例患者分为前间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 (心衰组 )及前间壁心肌梗死无心力衰竭 (无心衰组 )。心衰组患者 16例 ,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 63 .8± 5 .0 )岁 ;合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例入进再灌注溶栓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配合生脉注射液40ml静滴、曲美畸他嗪20mg口服,3次/d。对照组只做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再通患者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CK-MB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再灌注心律失常;随访6个朋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①治疗组再通者CK和CK-MF峰值浓度分别为(1265±728)和(114±67)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9±713)和(159±67)U/L(P〈0.05);治疗组CK和CK-MB峰值时间和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②治疗组9例(30%)再灌注心律失常,显著低于对照组15例53.5%(P〈0.05)。③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对溶栓再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缩小梗死面积,减轻再灌注损伤,降低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抽吸装置GuardWire Plus^TM行血栓抽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对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外周血肌钙蛋白(cTnI)、TIMI血流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在我院行急诊PCI的72例STEMI患者分为两组,抽吸组(TA组,38例)血栓抽吸后支架置入;非抽吸组(NTA组,34例)单纯PCI。于手术当天、术后第1、2、3、5天分别测定外周血中内皮素(ET)、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水平。于术前、术后4h、8h、12h、16h、24h、2d、3d、5d分别测定外周血中cTnI的水平。支架置入后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测定支架置入后两组患者的TIMI血流。比较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术后1周及3个月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结果两组病例均成功置入支架,术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浓度-时间曲线显示术后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均迅速下降,TA组较NTA组ET、PRA、AngⅡ、ALD、NE、E等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于术后第1天或第2天下降明显[ET:术前152.37ng/L比153.63ng/L(P:0.858),术后第1天128.11ng/L比147.07ng/L(P=0.037),术后第2天122.22ng/L比139.64ng/L(P=0.040);PRA:术前2.87μL/(L·h)比2.87μL/(L·h)(P=0.998),术后第1天1.74μL/(L·h)比2.54μL/(L·h)(P=0.036),术后第2天1.70μL/(L·h)比2.29μL/(L·h)(P=0.032);ALD:术前200.14pmol/L比181.19pmol/L(P=0.508),术第1天156.06pmol/L比172.19pmol/L(P=0.001);AngⅡ:术前199.11ng/L比。212.32ng/L(P=0.539),术后第1天149.26ng/L比188.37ng/L(P=0.040),术后第2天135.57  相似文献   
6.
氯化铯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间隔15分钟给艳(Cs)一次的方法,建立天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下称室透)动物模型,并记录犬左室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14只犬,共给氯化铯(CsCl)65次。早期后除极(EADs)发生率96.9%,EAD振幅/MAP振幅(EADA/MAPA)为(28.9±72)%;给绝前后QTc问期分别为(380±38)ms和(440±70)ms(P<0.01);铯在全部犬诱发出室速(9只为持续性室速、5只为非持续性室透);铯使心率从对照的(157±30)次/min减慢至(82±25)次/min,发生>2s的长间歇12次。CsCl诱发室透的平均剂量为(2.65±0.70)mmol/kg,平均时间不足1小时。研究再次显示此种多形性室速存在着的触发活动机制,并显示此法复制多形性室速模型与其它一些方法相比具有成功率高,模型性能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4例心房扑动病人,利用经食管程控心房起搏技术复律成功,其方法具有无创、简便易行、成功率高等特点,值得推广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来院心脏呼吸骤停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均采用CPR model 心肺复苏,为实验组;其余38例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复苏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肺复苏机比徒手心肺复苏能更好的改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但不能挽救更多的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 ( AMI)累及下壁常并有房室传导阻滞 ( AVB) ,单纯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AVB较少见 ,现结合我院 1 989~ 1 997年间确诊为前壁心肌梗死并 AVB1 2例 ,总结分析不同时间出现 AVB的临床意义11 对象及方法1 .1 病例选择 自 1 989~ 1 997年心内科确诊AMI共 2 1 6例 ,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 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1]。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不同程度 AVB者 1 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44~ 75 (平均 5 9.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者 6例 ,合并糖尿病 7例。1 .2 方法 病人入院后常规心电监护 ,入院后前3d内每日…  相似文献   
10.
乌头碱中毒致电风暴三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5,51,59岁,均服用川乌草乌药酒后出现晕厥,反复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心室颤动,均在8次以上,符合电风暴诊断,经综合治疗,反复电除颤,抢救成功。提示医务工作者,遇到乌头碱中毒的顽固性心室颤动,轻易不要放弃抢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