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抽吸术自1987年传到我国,成为日益受到关注的美容外科手术.由于它的安全有效性,已将其视为减肥和塑形的安全术式.在我国,脂肪抽吸术采用负压吸引术.2001年我们对15例病例,在全麻下结合应用肿胀麻醉技术,抽吸出3 500 ml~4 500 ml脂肪,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睑裂短小经外眦部手术行睑裂开大术的方法。方法:经外眦隐裂横行切开皮肤长约5mm达外眦角,但不切开结膜囊,然后将切口延长到上下睑颞侧1/4处的上下睑缘的前后唇之间的灰线上,切开上下睑,使眼睑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是皮肤和眼轮匝肌,后部是睑板和结膜,切口各长约5mm,完成了横向的“Y”形切口。电刀切断外眦隐裂皮肤切口下面的眼轮匝肌,使外眦处结膜囊游离。将外眦处游离的结膜囊缝合固定于外侧眶缘的骨膜上达到外眦韧带缩短的目的。术中根据睑裂开大的需求及可能,确定游离结膜的缝合点。可以开大睑裂3~5mm,仍然呈“Y”形缝合皮肤切口。结果:32例睑裂开大效果明显,睑裂延长,随诊3个月,没有出现组织回缩导致睑裂变短现象及结膜囊变浅,外眦无粘连,瘢痕不明显。结论:此方法为一种实用而有效的经外眦部手术行睑裂开大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面部良性肿物手术切除多采用顺皮纹方向的切口,随着人们对美学要求的提高,此类切口因术后遗留面部瘢痕的缺点,已不为患者接受。近年来,我们采用发际内、眉弓上缘、鼻唇沟、鼻翼缘及唇红缘切口手术治疗面部良性肿物,此类切口位置隐蔽,术后瘢痕不易被发现,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观察面颈部浅表软组织损伤美容修复的疗效。方法:对36例面颈部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经彻底清创,微创缝合,术后5d~10d拆线。结果:术后除2例未能复诊外,其余均半年复诊,均为Ⅰ期愈合,无并发症,疤痕增生不明显。结论:面颈部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早期适当正确处理,可减少愈后面颈部凹陷及疤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胸腺五肽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照组给予胸腺五肽治疗,两组均治疗三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压、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疲劳、恶心症状,经相关处理后好转,其他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三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4%(53/56)和82.14%(46/56),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264,P=0.039<0.05).治疗后,两组的SBP、DBP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SBP、DBP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IVST、LVMI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且观察组LVEDD、IVST、LVMI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胸腺五肽具有改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肌功能,可较好地降低患者血压、可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人体美容塑性可追溯到公元前。史前人类采用非手术方式:如束腰、缠足、压迫幼儿颅骨等来改变面形和体形。2 0世纪80年代,法国的Illouz开始用低张盐水注射进入抽吸区以增加脂肪的抽吸量,称之为湿性抽吸技术(wettechnique of liposuction)。Fournier于1983年提出不注射任何液体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186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向诱导分化过程中骨桥蛋白(OPN)基因的靶向作用及其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bMSCs,应用骨形成蛋白2成骨向诱导分化并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Von-kossa染色鉴定;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R-186和OPN基因的靶向配对关系进行预测,采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脂质体2000转染miR-186模拟物以及干扰OPN基因的siRNA后,Real-time PCR检测miR-186和OP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OPN蛋白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bMSCs均匀分布,诱导分化后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蓝色.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和miRanda显示miR-186和OPN基因二者靶向配对良好,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进一步验证发现,miR-186能够抑制OPN mRNA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miR-186能够降低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miR-186通过下调bMSCs成骨向诱导分化过程中OPN基因表达进而抑制bMSCs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8.
隆鼻术是美容外科常见手术,东方人鼻翼肥大者多见。我们在临床上遇到鼻头肥大且低平的患者在隆鼻同时去其肥大鼻翼软骨垫在鼻尖上作为支撑物,同时再行隆鼻术。自2007年-2009年初,共行此类手术16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双层面两阶梯递进式接力提升面中部除皱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颞部双层面分离、固定除皱术递进式接力于中面部,双层面分离后提升固定,两阶梯复合术式在面中部年轻化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应用颞部皮下和颞中筋膜下双层面分离颞部除皱术接力于下睑皮下和眼轮匝肌下,直到眶下部骨膜浅层的双层面分离,眶肌筋膜韧带(王韧带)松解、切断,提升,并将王韧带固定于眶外侧骨膜或外眦韧带上,解决中老年人面中部皮肤和眼轮匝肌松弛、皱纹.眶隔脂肪突出等老化问题.9例患者因泪槽畸形而同时行眶隔脂肪弓状缘释放.结果:本组69例患者均施行了双层面两阶梯递进式接力提升面中部除皱术.术后随访3~18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双层面两阶梯递进式接力提升除皱术治疗面中部老化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2月至 8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贝复济 )治疗住院和门诊烧伤患者 4 0例。就其对浅 度、深 度和供皮区的愈合时间进行观察 ,以期了解其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本组患者 4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 3例 ,平均年龄 (33± 1 6 )岁 ,平均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