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ab27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点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病理标本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其中32对和8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距癌组织边缘>5 cm)中Rab27A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2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Rab27A表达情况,计算Rab27A染色强度,并分析其与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32对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肿瘤组织中Rab27A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临床组织(P=0.001)。在8对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肿瘤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在Rab27A蛋白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17)。生存分析结果显示,Rab27A表达水平越高,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越差。同时,多因素分析表明,Rab27A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分子标志物。结论: Rab27A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反映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手术适应症和安全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施行手术的36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36例中择期手术23例,急诊手术13例。23例择期手术均为一期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leal pouch-anal anastomosis,IPAA);其中4例合并中毒性巨结肠患者通过急诊结肠镜下留置肠梗阻导管暂时缓解症状,再择期行IPAA。13例急诊手术患者均一期行全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二期行IPAA。36例患者中除1例消化道穿孔、1例中毒性巨结肠及1例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开腹手术,其余33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36例患者均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UC患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UC择期手术、急诊手术中行IPAA,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表明厚朴排气合剂有助于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但目前尚缺乏其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关系的随机对照研究。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厚朴排气合剂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7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于术前6 h、术后6 h和术后12 h分别经胃管给予厚朴排气合剂50 mL或厚朴排气合剂模拟剂50 mL。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规律肠鸣音出现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而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饮水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和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各有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对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能显著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同时缩短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符合快速康复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4.
肥大细胞(mast cells)是一种先天免疫细胞,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肥大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浸润和血管生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肿瘤的诊断及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肥大细胞一旦浸润实体瘤,就被称为肿瘤相关肥大细胞(TAMCs),是肿瘤组织中极受争议的免疫细胞之一,具有显著的异质性。鉴于肥大细胞在炎症和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肥大细胞在实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与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作一综述,旨在加深对肥大细胞与肿瘤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外科专业化程度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行预防性造口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107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专业组(n=57例)与非专业组(n=50例)。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吻合口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专业组手术时间[(124.9±4.22)min vs.(150.1±4.81)min]、预防性造口率(29.8%vs.58.0%)小于非专业组,淋巴结清扫数量[(12.21±0.26)枚vs.(10.90±0.31)枚]多于非专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1例(19.6%)患者发生吻合口漏,专业组与非专业组术后总体吻合口漏发生率(17.5%vs.22.0%,P=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预防性造口患者中专业组吻合口漏发生率(47.1%vs.17.2%,P=0.001)高于非专业组;而在非预防性造口患者中专业组吻合口漏发生率(6.7%vs.28.6%,P=0.03)低于非专业组。两组术后尿潴留、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专业化的外科治疗可更加合理地选择预防性造口,减少预防性造口的例数。  相似文献   
6.
背景:可诱导T细胞共刺激分子(ICOS)属于B7-CD28免疫球蛋白家族,参与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其表达异常与肿瘤免疫逃逸密切相关。目的:探讨ICOS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对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非癌组织,以及211例石蜡包埋结直肠癌组织,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ICOS 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癌组织相比,ICO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P 0. 05),其表达与肿瘤大小、血清CEA水平、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呈显著负相关(P均0. 05),与肿瘤发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 0. 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ICOS表达水平越低,预后越差(P 0. 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COS表达水平是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指标之一(HR=0. 821,95%CI:0. 588~0. 912,P=0. 034)。结论:ICOS低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预后不良相关。ICOS有望成为结直肠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术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No.253淋巴结)的临床病理特点、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43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术后随访,进行3年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的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48%(28/432),No.253淋巴结阳性病例均有癌旁淋巴结转移。肠系膜下动脉根部转移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57.14%vs. 86.38%,P<0.001)、3年无病生存率(50.00%vs. 81.43%,P<0.001)均低于无转移的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缘>7 cm(P=0.021)、CEA>5 ng/mL(P=0.006)、肿瘤直径>5 cm(P=0.039)、T3~T4分期(P=0.030)、低分化(P=0.026)、非管状腺癌(P=0.005)是No.253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指导课程设置、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职业指导效果评估体系建立等方面。分析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现实意义,提出构建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106b-5p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06b-5p在CRC组织与相应的癌旁组织、永生化的肠上皮细胞以及肠癌细胞中的表达量;CCK8实验检测DLD1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DLD1细胞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放置吻合口支架与单纯手工缝合对大鼠结肠吻合口漏的影响,探索吻合口支架对降低结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32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行大鼠结肠端端吻合术,实验组行间断缝合的同时放置支架,即支架组;对照组单纯行间断缝合,即手工缝合组。比较两组腹腔粘连程度、吻合口漏、总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相对于手工缝合组,支架组吻合腹腔粘连程度评分较低(5.94±1.69 vs. 9.19±2.52,t=4.181;P=0.008);支架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缝合组(12.5% vs. 56.25%,χ2=6.788;P=0.023);支架组总生存率高于手工缝合组(87.5% vs. 43.75%,χ2=5.850;P=0.016)。 结论相对于手工缝合,吻合口支架可以减少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程度,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