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常规的盆腔CT检查中除了口服对比剂以区别小肠管外,还需要直肠灌入对比剂。直肠灌入对比剂的目的是充盈直肠和乙状结肠,以鉴别肠壁是否增厚和区别肠内外肿块;而单纯口服对比剂在短期内很难充盈乙状结肠和直肠。本文探讨自今年2月以来本院使用2.5%甘露醇液代替稀释碘溶液灌肠在盆腔Cr检查的应用效果与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心脏冠状动脉的护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11月145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检查前均对每一患者进行心率控制,及屏气训练等护理措施准备;取得患者的信任。检查完后将原始数据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和血管探针等处理。结果45例患者心率均控制在75次以下,共有133例患者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所有患者均留置套管针,无一例渗漏,无一例过敏。结论检查前细致的护理对提高心脏冠状动脉扫描图像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磁共振增强扫描结合波谱成像对脑肿瘤术后损伤、残留与复发的MR表现。方法应用飞利蒲AchiEva1.5TMR常规增强结合’H-MRS对23例脑肿瘤术后的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变强化区的主要代谢产物,并计算代谢物的比值(NAA、cho、Cr、Cho/Cr、Cho/NAA、NAA/Cr),比较各代谢物在肿瘤复发或残瘤的意义。结朵23例脑肿瘤中肿瘤残留、复发17例,反应性损伤及放疗后坏死6例。其中经病理组织学证实12例,经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证实11例。肿瘤残留、复发病变区表现为术区或颅内出现软组织肿块,增强后不均一强化。MRS显示Cho峰升高,Cr及NAA峰降低;Cho/Cr、Cho/NAA比值均较正常健侧升高,,而反应性损伤术区呈均一的环状强化,MRS显示Cho峰不高,Cr及NAA峰降低,Cho/cr、Cho/NAA比值较正常健侧不高。结论一H-MRS与增强MRI结合能更好地提高脑肿瘤术后反应性损伤、放疗后坏死与残留及复发的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患者术后出血的病因,处理措施及护理,并运用合适的护理减少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甲状腺术后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分析,并给予合适的护理措施。结果:45例患者中残留腺体、肌肉两端渗血16例;术中止血不彻底14例;引流不畅11例;血管结扎线脱落4例;经过有效及时的护理手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方法,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甲状腺术后发生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术后需要护士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将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C)的CT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2007至2012年本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8例PC患者的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8例PC患者中,男13例,女5例,年龄36~61岁,中位年龄43岁。临床症状轻,5例为体检发现;10例咳嗽、咳痰;3例胸痛不适;3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基础性疾病。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高分辨及增强扫描。18例患者中:(1)多发病灶型(结节/团块)10例;(2)单发结节型:孤立性结节6例;(3)实变型:大叶楔形实变2例。所有结节或实变都位于邻胸膜下,16例呈宽基底状紧贴胸膜;结节/肿块边缘不规则,所有病例未见钙化。有6例出现厚壁空洞;2例周边出现"晕征",1例小结节出现"胸膜凹陷征";2例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16例出现不均一强化,内见散在低密度坏死灶;2例大叶实变病变内散在片状坏死液化灶;3例孤立结节呈周边强化,中间密度稍低。2例实性结节呈均一强化。病理:18例光镜下均表现为肉芽肿样病变。特殊染色六胺银及粘液卡红均可见新型隐球菌。结论 PC的主要CT表现为结节-肿块位于肺外周并呈宽基底紧贴胸膜,病变内部以坏死为主且无钙化;但CT表现上缺乏特征性,易误诊为肺癌、普通肺炎或肺结核;经皮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在睾丸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睾丸肿瘤的组织病理、临床特点及其CT表现.结果 34例CT均表现为睾丸肿大,呈软组织密度.其中精原细胞瘤17例,CT表现为肿瘤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呈实性改变为主,可见不同程度的低密度,轻度-中度分隔样强化.混合性生殖细胞瘤5例,卵黄囊瘤2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囊实性包块,增强后明显不均一强化.胚胎性癌1例,CT表现为包膜不完整的囊实性肿块,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畸胎瘤4例,其中良性畸胎瘤2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囊实性肿块,内见粗在环状钙化,并可见脂肪密度,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恶性畸胎瘤2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实性肿块,其内未见钙化及脂肪密度,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淋巴瘤2例,CT表现为睾丸实性块,密度均匀,增强后均一强化.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的实性软组织肿块,内见脂肪密度及点状钙化,增强后呈不均一强化.腺瘤样瘤1例,CT表现为实性肿块,内见坏死.增强后轻度不均一强化.表皮样囊肿1例,CT表现为包膜完整囊性肿块,增强后无强化.结论 CT能明确检出睾丸肿瘤,结合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资料可对不同病理类型的睾丸肿瘤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也能显示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为肿瘤的分期和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64排CT口服甘露醇造影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9例具有或疑有急性阑尾炎症状的患者,扫描前45min让患者分3次口服等渗甘露醇(2.5%)1500m1,每次摄入500ml,间隔15min左右:行64排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回顾分析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朵59例惠者中,44例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炎,4例经临床治疗后证实为阑尾炎,余11例有阑尾外痛更,其中4例经病理证实为阑尾炎,4例输尿管石,3例经临床随访证实为阑尾炎。35例阑尾炙病例表现为阑尾增粗肿大,阑尾壁厚度7mm一10mm:增粗的阑尾边缘模糊,余12例合并阑尾脓肿而阑尾显示不清。9例表现为阑尾粪石。47例表现为阑尾周围炎症,表现为阑尾周围系膜脂肪组织中出现务索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脂肪条带症):4例结肠后筋膜增厚、3例阑尾周围积液、1例合并蜂葛积炎以及12例脓肿形成。4例表现为邻近盲升结肠管壁局限性增厚。结论64排CT口服甘露醇后能方便、准确地诊断急性阑尾炎,并能发现阑尾外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在普美显肝脏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普美显增强MRI检查的肝脏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纽曼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差异,以及并发症(发热、皮下血肿、24h内排尿困难、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项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热、皮下血肿、24h内排尿困难、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应用于普美显增强MRI检查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同时减少普美显MRI检查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子宫外平滑肌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1例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表现为肝脏、脾脏、腹膜及盆腔多发结节。1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并发腹腹后转移,CT示髂静脉及下腔静脉扩张,增强扫描示腔内充盈缺损。3例腹膜后转移,表现为腹膜后单发囊实性结节或囊性结节,增强扫描示强化不均或囊壁强化。2例肺转移分别表现为多发囊性结节和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囊壁强化均匀或不均。4例寄生性平滑肌瘤表现为盆腔内与子宫相隔多发实性肿块,平扫呈等密度,强化均匀。1例腹壁平滑肌瘤表现为腹壁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结论: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病史的女性,出现局部病变或转移性病变时,应考虑到子宫平滑肌瘤转移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