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08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白念珠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又称白假丝酵母菌。所致疾病一般为黏膜念珠菌病,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随生物膜的形成,最小抑菌浓度和耐药性都明显增加。因此,从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方面入手,探究其与耐药性形成的相关性,成为针对耐药菌株研究新药的突破口,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但白念珠菌病也常继发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呈现内脏念珠菌病。有研究显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便是白念珠菌,占已统计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的66.19%~([1])。而近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2.
3.
温阳活血方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阳活血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反应、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扩冠、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阳活血方,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心绞痛疗效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PG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2.5%、62.5%(P〈0.05);治疗组治疗后6-K-PGF、tPA等显著升高(P〈0.05,P〈0.05);IL-6、IL-2、PAI、TXB2等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温阳活血方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纤溶系统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5.
6.
健康儿童抗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的观察北京市第二医院儿科(100031)吴金屏,吴家懿,丁振英特异性皮肤试验是诊断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我科于1991年6~12月对226例健康儿童以10种常见吸入抗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发现有阳性反应。现将结果报...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以局部皮肤簇生水疱、痛如火燎为特点。近年来,笔者用中草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12例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8.
MTS1/p16抑制基因的克隆及其对宫颈癌细胞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组RT-PCR方法从人胎盘中扩增多重肿瘤抑制基因(MTS1)全长cDNA片断,克隆测序后,亚顾隆入哺乳动物高铲表达质粒pCEP中。将表达质业转染两种遗传背影不同的吕颈癌细胞系,发现外源基因MTS1/p16基因的导入对HP〖V阳性的宫颈癌细胞系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并出现细胞滞留G1期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重组人乳头瘤病毒 6型 (humanpapillomavirustype 6 ,HPV 6 )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particle ,VLP)的免疫原性。方法 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制备的HPV 6L1VLP(L1 VLP)和HPV 6L1+L2VLP(L1+2 VLP)经鉴定后 ,用于免疫BALB/c小鼠 ,对诱导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进行了检测。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L1 VLP和L1+2 VLP二者形态上无明显差异 ,为圆形颗粒 ,直径约 5 0nm ,SDS 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 ,L1+2 VLP中L1和L2蛋白摩尔比例为 4∶1。用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滴度 ,加佐剂L1 VLP免疫组和加佐剂L1+2 VLP免疫组血清针对HPV 6L1VLP的滴度在 1∶10 0 0 0以上 ,高于未加佐剂组免疫血清滴度 (1∶2 0 0 0 ) ,L1+2 VLP免疫诱导出了特异于L2抗原的抗体。血清抗体主要识别HPV 6构象依赖性抗原表位 ,与HPV 11抗原显示出一定的交叉反应 ,而与HPV 16无明显交叉反应。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经HPV 6L1VLP再激活后出现了特异性增殖反应 ,3H TdR掺入值与未免疫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L1 VLP和L1+2 VL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L1 VLP和L1+2 VLP免疫组刺激指数 (SI)分别为 6 .4和 6 .2 ,阴性对照组SI为 1.1。HPV 6L1VLP再刺激特异地诱导免疫组脾淋巴细胞IL 2和IL 10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腺样体肥大患儿血清炎症介质、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特征及其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8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观察组)和8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标本测定血清炎症介质及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对比两组儿童的测定结果。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肥大程度、腺样体再增生情况,对比不同肥大程度患儿的血清指标,并分析各指标与患儿病情程度及预后(腺样体再增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492.44±50.56)mg/L、(420.48±61.79)U/ml及(33.65±4.51)pg/ml,对照组儿童分别为(301.22±41.65)mg/L、(236.55±57.90)U/ml及(16.25±3.2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004,P<0.05;t=20.311,P<0.05;t=8.995,P<0.05)。观察组CD4+、CD8+及CD4+/CD8+水平分别为(35.75±7.05)、(16.22±2.69)及(1.46±0.67),对照组分别为(34.25±4.53)、(17.62±2.35)及(1.40±0.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6,P>0.05;t=0.905,P>0.05;t=0.823,P>0.05)。相比腺样体中度肥大患儿,重度肥大患儿的TNF-α、sIL-2R、IL-6、CD4+及CD4+/CD8+水平明显更高(P<0.05)。相比未增生患儿,腺样体再增生患儿的TNF-α、sIL-2R、IL-6、CD4+及CD4+/CD8+水平明显更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儿腺样体肥大程度与TNF-α、sIL-2R、IL-6、CD4+及CD4+/CD8+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患儿腺体再增生与TNF-α、sIL-2R、IL-6、CD4+及CD4+/CD8+水平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血清炎症介质及部分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显著升高,其与腺样体肥大程度、患儿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