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原慢性吸烟者在静态状态下双侧伏隔核(NAc)到全脑功能连接(FC)的改变。方法 搜集高原地区30例长期慢性吸烟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行MRI扫描,以双侧NAc为种子点做全脑的FC;对吸烟组和对照组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 以左侧NAc为种子点,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吸烟者FC增强的脑区包括右侧中央前回、右侧中央后回、右侧额中回(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不存在FC降低的脑区;以右侧NAc为种子点,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吸烟者FC增强的脑区包括左侧中央前回、左侧背外侧前额叶(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不存在FC降低的脑区。结论 高原地区慢性吸烟者成瘾的原因可能与奖赏环路的关键脑区NAc的FC异常有关,为高原地区慢性吸烟者成瘾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NO/cGMP信号转导系统与氯胺酮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NO/cGMP系统具有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与NO/cGMP系统信息传递有关的中枢神经通路有兴奋性NMDA通路和抑制性GABA通路等。有证据表明氯胺酮麻醉作用机制与NO/cGMP系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信息化集中式术前麻醉评估体系,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3月1日-2018年10月1日部分手术患者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新评估体系下,手术临时取消或推迟率及专科会诊率明显降低,麻醉会诊完成率提高,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集中式术前麻醉评估体系能够较好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并优化RhD血型检测的全自动方法。方法以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分配样本,以扫描酶标仪判读检测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确定最佳检测条件。结果抗-D血清的工作浓度为1:16,37℃温育振荡5min,振幅为1,频率为800rmp,离心200g,1min,混旋振荡2min,振幅为1,以16点扫描孔底,阴性判定值为0.5。经近5万份标本的检测,一次判读准确率达100%。结论全自动RhD检测具有方法可靠,操作简便,使用试剂量较少,结果判读标准化、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试分析饮食指导在预防中风患者便秘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中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8.00%,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患者实施科学的饮食指导能够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并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七氟醚对脂多糖刺激的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脂多糖刺激THP-1 细胞后,分别以1%、2%、4%的七氟醚处理,收集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组1%、2%、4%浓度处理脂多糖刺激的细胞后,相应上清液IL-1β 的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分别=0.19、-1.55、-0.90、-1.87、0.06;0.34、-1.80、-0.13、0.94、1.08;0.95、-0.33、-1.02、1.49、-0.76,P 均>0.05).结论 七氟醚不能降低脂多糖刺激的THP-1 细胞的IL-1β 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下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对211例入院时胸部CT显示有明确肺部阴影患者进行血清PCT检测,并对这211例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或CT引导下肺穿刺取肺组织送病理,根据病理结果等分为细菌感染组、肺癌组、结核组,并监测感染组治疗后的血清PCT,然后分别比较血清PCT的结果。结果感染组的血清PCT明显高于肺癌组及结核组,结核组与肺癌组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感染组的血清PCT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检测血清PCT水平有助于下呼吸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Semaphorin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ema3A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收集RA患者130例,其它风湿病患者165例和健康对照者1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Sema3A的水平,并分析其与RA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2)收集45例RA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PBMC,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法检测Sema3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A患者血清Sema3A水平为(15.89±8.58)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96±2.62)ng/ml,(P〈0.01)和其它风湿病患者组(4.35±3.57)ng/ml,(P〈0.01);RA患者外周血PBMCSema3AmRNA水平为(1.83±1.47),较健康对照组(1.01±0.85)显著升高(P〈0.01)。血清Sema3A水平与血小板计数(r=0.229,P〈0.01)、ESR(r=0.174,P〈0.05)、IgM(r=0.254,P〈0.01)、类风湿因子(RF)(r=0.299,P〈0.01)、HRF—IgG(,=0.203,P〈0.05)呈正相关。另外,RF阳性、HRF-IgG阳性、APF阳性、AKA阳性或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血清Sema3A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抗体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Sema3A在RA患者血清及外周血PBMC中均表达增高,并与RA病情活动密切相关,提示Sema3A可能成为RA治疗潜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马晓旭  任忠国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715-1716
在献血筛检中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梅毒检测方法对于防止梅毒经血液传播,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RPR与胶体金两种方法检测献血员梅毒抗体的结果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NO/cGMP信号通路在氯胺酮催眠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7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腹腔注射氯胺酮110mg/kg,待翻正反射消失后2min,分别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L-精氨酸50、100、200ng、硝普钠2μg和美蓝4μg;另外一组(LM组)在腹腔注射氯胺酮(110mg/kg)前5min侧脑室注射MB4g,待翻正反射消失后2min侧脑室注射L-Arg200ng。观察各组小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RT)。结果:L50、L100、L200和SNP组RT分别为(23.6±5.1)、(20.3±4.9)、(17.8±4.6)和(25.5±7.9)min,均较S组(31.5±9.7)min明显缩短,LM组为(19.1±7.3)min,较S组明显缩短,且随L-Arg剂量增加,小鼠RT进一步缩短;侧脑室注射美蓝对小鼠RT没有明显影响,也对L-Arg200ng缩短小鼠RT的作用没有明显影响。结论:L-Arg可以拮抗氯胺酮催眠作用,MB4μg则不能明显影响氯胺酮的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