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宁夏汉族女大学生指长比与月经初潮年龄(AAM)的关系。方法:选取宁夏地区汉族在校女 大学生389 例,采用体质测量及问卷调查方法,比较各指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 4D∶5D)均值在左、右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指长比与AAM的相关性。结果:宁夏汉族女大学生左、右手间各 指指长比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表现为3D∶5D > 4D∶5D > 2D∶5D > 3D∶4D > 2D∶4D > 2D∶3D的递减趋势; 总人群中,右手2D∶3D、左手2D∶4D、右手2D∶4D及右手3D∶4D与AAM间存在负相关,其余指长比与AAM 无相关性;亚组人群中,右手高2D∶4D与AAM间存在负相关。结论:宁夏汉族女大学生指长比与AAM有关, 右手2D∶4D高的女性AAM可能会相对较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雌激素受体α和β基因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ERα:rs2234693、rs9340799,ERβ:rs1256049、rs4986938)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汉族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关系。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法,比较ER基因4个SNPs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RSA患者(病例组95例)和正常女性(对照组190例)的分布情况。结果 ERα基因rs2234693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隐性模型下,CC+CT和TT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α基因rs9340799位点的基因型及ERβ基因rs1256049、rs4986938 2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Rα基因rs223469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RSA有关,携带T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可能会增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汉族女性RSA的发病风险;ERβ基因单核酸多态性与RSA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宁夏大学生7 项瘦体组织成分指标与基础代谢率(BMR)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741 名在 校大学生( 男性364 名,女性377 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nBody BSM370 体成分仪测试受试者体质量、身高、 身体总水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蛋白含量、无机盐含量、骨骼肌含量、InBody 评分及BMR值的分布。应用 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各项瘦体组织成分指标与基础代谢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计算出回归方程系数。结果:男性 大学生身高、体质量及各项体成分指标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男性回族大学生除体质量、InBody 评分显著高于 男性汉族大学生外,其他指标在两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女性回族大学生仅有InBody 评分显著高于女性汉族大 学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7 项瘦体组织指标在男、女大学生间均显示与BMR呈明显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 分析显示,身体内总水分、无机盐含量、蛋白质含量是宁夏大学生BMR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骨骼肌含量能 影响男性大学生BMR, 而女性大学生BMR则会受到细胞内液的影响。结论:宁夏大学生瘦体组织成分存在显著 性别差异。各项体成分指标均与BMR呈正相关,体成分指标高者,BMR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宁夏汉族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青少年脂肪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分析1831例宁夏汉族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男性911例,女性920例)脂肪的分布规律,比较各指标均值在性别间的差异性。结果:宁夏汉族青少年脂肪总量、总体脂率及身体各部分(左上肢、左下肢、右上肢、右下肢、躯干)脂肪量和体脂率总体呈现随年龄变化而上升的特点;不同性别宁夏汉族青少年脂肪总量及总体脂率,身体各部分脂肪量及体脂率均值女性均高于男性,脂肪总量(9~19岁)、总体脂率(7~19岁),左上肢、躯干(12~19岁)、左下肢、右下肢(9~19岁)、右上肢(11~19岁)脂肪量及左上肢、左下肢(9~19岁)、右上肢、右下肢(7~19岁)、躯干(11~19岁)体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宁夏汉族青少年脂肪的分布具有性别差异,脂肪分布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可能与体内激素分泌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单纯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stand-alone-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SA-O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术后融合器下沉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行SA-OLIF手术治疗的89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状况、激素使用情况、疾病类型以及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和手术相关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融合节段数、融合器高度],在腰椎正侧位及脊柱全长X线片上测量患者术前、术后1周手术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计算矫正值。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及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根据患者术后1年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丢失值将患者分为两组:DH丢失值≥2mm为下沉组(17例);DH丢失值<2mm为未下沉组(72例)。对可能影响融合器下沉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A-OLIF术后患者融合器下沉的危险因素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骨质疏松、融合器高度、术后1周DH、矫正DH等资料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89,95%CI:1.807,4.979)、合并骨质疏松(OR=3.753,95%CI:1.926,15.210)、术后1周DH(OR=2.777,95%CI:1.155,3.903)、矫正DH(OR=1.965,95%CI:1.523,4.334)为腰椎退行性变行SA-OLIF手术后融合器下沉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间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时VAS评分及OD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骨质疏松严重、术中矫正DH大会增加融合器下沉风险;融合器下沉对SA-OLIF术后1年内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rs1256049、rs4986938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宁夏籍汉族大学生的 分布特征。方法:采用TaqMan 探针基因分型法,分析宁夏籍汉族1 156 名( 男516 例,女640 例)大学生ERβ 基 因rs1256049、rs4986938 两位点多态性在不同性别间的分布特征,并与国内报道及1000 Genomes 网站上公布的 其他地区或种族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宁夏籍汉族大学生ERβ 基因rs1256049、rs4986938 位点各基因型及等 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已报道结果相比,rs1256049 位点多态性与湖南、湖北、 成都和广西汉族及广西壮族人群间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江苏汉族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4986938 位 点多态性与湖南和成都汉族人群间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江苏、湖北和广西汉族及广西壮族人群间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与1000 Genomes 网站结果相比,rs1256049、rs4986938 两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南方人群、欧洲人群和 非洲人群的分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与北京汉族和日本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宁夏籍汉族大学 生ERβ 基因rs1256049、rs4986938 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性别间无显著差异性,与国内不同地区及 国外不同种族人群间的差异性可能与遗传背景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癌缺失基因(DCC)、非典型钙黏蛋白3基因(FAT3)、成虫大盘基因同源物2(DLG2)和驱动结合蛋白1基因(KTN1)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海洛因依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396例海洛因依赖患者(海洛因依赖组)及401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DCC(rs2270954)、FAT3(rs1318862)、DLG2(rs683250)和KTN1(rs945270)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间各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同时利用多维因子降维法(MDR)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4个位点基因间交互作用。结果DCC(rs2270954)位点及KTN1(rs945270)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健康对照组和海洛因依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DCC(rs2270954)A等位基因及KTN1(rs945270)C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海洛因依赖的可能性更高。此外,DCC(rs2270954)与KTN1(rs945270)位点间存在显著二维基因交互作用,提示二者可能通过上位效应影响DCC和KTN1的表达水平,进而异常调节中脑边缘奖赏系统,产生海洛因依赖。结论DCC(rs2270954)及KTN1(rs945270)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海洛因成瘾有关,且二者可能通过交互作用影响大脑奖赏效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宁夏汉族女性指长波动性不对称(FA)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质测量法,比较分析宁夏汉族女性292例(正常对照1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46例)指长FA(2FA、3FA、4FA、5FA)及复合FA(CFA)的均值及其差异性。 结果 宁夏汉族女性正常对照组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各指长FA均呈现2FA>4FA>3FA>5FA的趋势,患者组各FA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且2FA(P<0.01)、3FA、4FA(均 P<0.05)差异显著;精神分裂症患者组2FA人数在FA≥0.04 mm组显著增高(P<0.01);精神分裂患者组各FA均值与发病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指长FA,尤其是2FA与宁夏汉族女性精神分裂症有关,可能为其早期筛查提供重要的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