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芍药苷类化学成分是桂枝茯苓胶囊中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从桂枝茯苓胶囊中定向分离芍药苷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方法。方法: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芍药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并考察其吸附性能,同时利用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从桂枝茯苓胶囊甲醇溶液中直接分离得到芍药苷活性组分。结果:合成芍药苷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max=52.28 mg·g-1,4 g桂枝茯苓胶囊甲醇溶液通过一步分离,共制得芍药苷及其结构类似物197 mg,芍药苷纯度89.3%。结论:芍药苷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从桂枝茯苓胶囊中定向分离得到芍药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2.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1,2,3,4,6-五-O-没食子酰葡萄糖,PGG)是桂枝茯苓胶囊中的一个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与药理学活性,但其传统的分离纯化工艺较复杂,效率低,溶剂用量大,污染环境,而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MI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子识别技术,其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特异性结合位点,对目标分子的分离有较高的选择吸附性,能克服以上传统分离技术的缺点。该研究以PGG为模板,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PGG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surfac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以该聚合物为填料自制色谱柱,从桂枝茯苓胶囊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制备PGG,经HPLC检测质量分数达90.2%。该方法可用于从桂枝茯苓胶囊复方中快速大量制备PGG,有利于减少中药复方分离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环境友好,且操作简便,为中药及复方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芍药苷类化学成分是桂枝茯苓胶囊中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从桂枝茯苓胶囊中定向分离芍药苷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方法。方法: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芍药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并考察其吸附性能,同时利用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从桂枝茯苓胶囊甲醇溶液中直接分离得到芍药苷活性组分。结果:合成芍药苷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max=52.28 mg·g-1,4 g桂枝茯苓胶囊甲醇溶液通过一步分离,共制得芍药苷及其结构类似物197 mg,芍药苷纯度89.3%。结论:芍药苷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从桂枝茯苓胶囊中定向分离得到芍药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挖掘宫颈癌TCGA数据库,分析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 m6A)修饰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宫颈癌预后不良及免疫治疗的相关性,从而有效地评估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和宫颈癌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   基于TCGA数据库宫颈癌样本,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鉴定与宫颈癌预后相关的m6A修饰相关lncRNA,并以此构建宫颈癌的预后风险模型。   结果   从304例患者样本中筛选出343个m6A修饰相关lncRNA,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26个m6A修饰相关lncRNA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相关,并利用Lasso回归分析得到7个m6A修饰相关lncRNA(DLEU1、AC099850.4、DDN-AS1、EP300-AS1、AC131159.1、AL441992.2、AL021707.6)用以构建预后风险模型。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低风险组的OS高于高风险组(P<0.001);ROC曲线下面积(AUC)表明本风险模型准确性高、可信度强;多因素Cox分析显示风险评分是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TIDE评分预测高风险组接受免疫治疗后获益更大。免疫检查点PD1与DDN-AS1等m6A修饰相关lncRNA表达相关,且在高风险组中表达更高(P<0.05)。   结论   基于上述7个m6A修饰相关lncRNA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并能评估以PD1为靶点的免疫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君享片中紫丁香苷、松果菊苷及毛蕊花糖苷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5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甲酸-(1%异丙醇-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30、265 nm。结果紫丁香苷、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分别在0.008 0~0.128 3、0.130 5~2.088 7、0.009 0~0.144 6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5.40%(1.10%)、103.30%(1.17%)、103.30%(1.10%)。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君享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从桂枝茯苓胶囊提取物中定向分离制备去氢土莫酸的方法。方法以去氢土莫酸为分子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去氢土莫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以此聚合物为填料,从桂枝茯苓胶囊提取物中一步分离制备得到去氢土莫酸,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经Scatchard分析,去氢土莫酸分子印迹聚合物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max)为9.10 mg/g。经HPLC检测去氢土莫酸质量分数为90.7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从桂枝茯苓胶囊提取物中靶向分离制备去氢土莫酸,有利于减少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操作简单,为其高效分离纯化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洱茶是由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叶制成的,根据发酵与否,分为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自从人们报道了普洱茶具有各种药理活性(降血脂、抗氧化等)后,普洱茶作为一种保健饮品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就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以及普洱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腰痹通胶囊内容物醇提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体外抗炎模型进行活性部位的筛选,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对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7r5)炎症反应模型,考察化合物对炎症因子NO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腰痹通胶囊内容物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包括2个有机酸、1个生物碱、2个洋川芎内酯、1个倍半萜和5个香豆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咖啡酸乙酯(1)、阿魏酸(2)、延胡索甲素(3)、洋川芎内酯H(4)、洋川芎内酯I(5)、藁本酚(6)、哥伦比亚苷元(7)、尤劳帕替醇(8)、meranzin hydrate(9)、angelitriol(10)、6-[1(R),2(R)-1,2,3-thihydroxy-3-methylbutyl]-7-methoxycoumarin(11)。化合物1~6对LPS刺激的A7r5细胞炎症因子NO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3、6、8~11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有机酸和洋川芎内酯类化合物可能是腰痹通胶囊抗炎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普洱茶香气成分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常压水蒸气蒸馏提取其中香气成分,按照体积分段接收芳香水,并依据感官评价,将其分为4部分;同时,将这4个部分进行微胶囊化,以减少香气成分的损失,之后通过GC-MS对以上部分进行物质基础分析。结果:普洱茶芳香性成分随着收集时间增加而减少;杂氧化合物以及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是普洱茶香气的重要成分。结论:该方法可为普洱茶产业化发展和品质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