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教学质量是院校工作永恒的主题。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在校学习中的重要阶段 ,也是医学生成长为医师的重要衔接阶段。近年来 ,我们紧紧围绕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抓基础 ,重建设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临床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教书育人 ,教学效果明显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临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培养人才 ,又是医德医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因此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 ,我院注意了临床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成长 ,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脑炎(简称病脑)是危害小儿健康的严重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至今无特殊治疗。我们加用_干扰素治疗小儿病脑4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16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47例,男32例,女15例:~1岁12例,~3岁8例,~7岁16例,~12岁11例;对照组27例,男18例,女9例;~1岁8例,~3岁6例,~7岁9例,~12岁4例。两组年龄、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1.2临床表现前驱症状治疗组:上感2例,流行性腮腺炎11例、肠炎9例、水痘互例;对照组:上感4例、流行性腮腺炎5例、肠炎11例。并发症治疗组:肺炎5例、中毒性心…  相似文献   
3.
衄血验方     
大黄素以通里攻下,破瘀除积著称,使用得当,每能立竿见影,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里实用证,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太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支气管炎、消化不良性腹泻等均收到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例一董×,男,4岁。发热、纳呆、不思饮食三天而来就诊。缘于三天前因过食糯米粽子复感寒邪而致外感发热,曾用复鲁片及青霉素治疗体温不降,遂来我科检查治疗。体温39.1℃,咽部充血,舌红苔黄腻,脉浮数。诊断为外感发热夹食证,予自制泻热冲剂,一次10克,一日3次。服药后2小时体温降至38.1℃6小时后腹泻一次,体温37.2℃;10小时后降至36.5℃,共服药40克而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早期检测胱抑素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意义。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DN诊断标准分为DN组与非糖尿病肾病组(NDN)。选择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C)。同时检测三组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Cr)、尿素氮(BUN)、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Cys C和Hcy,并对Cys C和Hcy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HbA1c、Cr、BUN、UAER、Cys C和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Cys C和Hcy水平高于NDN组和NC组(P<0.01);NDN组和NC组Cr、BUN、UAER、Cys C和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和NDN组分异与NC组的HbA1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和NDN组的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与Hcy变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82,P<0.05;r=0.912,P<0.01)。结论 Cys C和Hcy是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肾损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苦参碱抑制丙二醛(MDA)的生成及对阿霉素胞内蓄积的影响。方法荧光光度法测定MDA及阿霉素在小鼠肝细胞内的含量。结果苦参碱浓度为4mg/ml,8mg/ml,16mg/ml,32mg/ml,64mg/ml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DA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12.3%,21.37%,37.62%,53.14%,68.92%,且与剂量成正相关。在·OH诱导下,苦参碱在浓度为8mg/ml,16mg/ml时,可以明显增加阿霉素在小鼠肝组织细胞内的蓄积。结论苦参碱可抑制·OH诱导下小鼠肝细胞内MDA生成,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同时可增加阿霉素在细胞内的蓄积。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鼻炎为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复发,疗效不稳定为其特点,也是临床治疗的一道难题。2003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10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干部病房自1985年2月至1990年2月经脑 CT 证实收治老年脑梗塞患者112例,就其发病部位,药物疗效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脑梗塞诊断标准按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判定;疗效判定:治愈:意识清楚,一般脑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脑 CT 病灶消失或基本  相似文献   
8.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站是采供血的唯一机构,担负着向临床提供血液及血液制品的重任。血液质量是血站的重中之重,而血液检验是保证临床用血安全,防止经血传播疾病的关键。只有加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热、咽痛和头痛是其主要症状,及时有效地控制高热一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将安贝特口服液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解热镇痛,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献血者保密性弃血与安全输血。方法对2007年8月~2009年10月参加无偿献血要求保密性弃血的10名献血者保密性弃血的原因及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要求保密性弃血的10名献血者4项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30岁以上第1次献血的男性自由职业者、农民低,学历者是保密性弃血的主要群体,且有向低龄化和学历高人群发展趋势,2次献血有高危行为或病症献血者受宣传教育影响也主动退出献血队伍。保密性弃血原因以吸毒、不良性行为、同性恋、纹身等高危行为为主要,其他临床病症诸如皮肤病、高血糖、气管炎等非高危行为也成为保密性弃血原因。结论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不能保证血液安全,要加强献血者献血前宣传教育,使献血者了解自己是否具有危险行为或临床病症,对自身和受血者存在潜在危害,劝其主动退出献血或延期献血,献血后为献血者提供一个保密性弃血的机会,从而保证血液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