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在腹腔镜手术后的发生率高达53%~77%[1-2],通常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止吐药物用于治疗PONV,但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及经济因素使得非药物疗法受到更多关注。针刺在PONV非药物疗法中的作用得到较多的认可[3-5]。血二氧化碳分压是影响脑血管收缩与舒张的重要因素,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低呼气末二氧化碳(low end-tidal carbon dioxide,LEtCO_(2))分压可能通过防止颅内压过度升高进而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PONV的发生[6]。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性评价普萘洛尔治疗重度烧伤患者代谢亢进反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8年5月公开发表的文章。检索有关普萘洛尔治疗重度烧伤儿童代谢亢进反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研究者各自严格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RCT,共计1 403例儿童患者。研究结果显示:8项研究中,普萘洛尔组与对照组相比,5项研究提及心率,有4项显示普萘洛尔组心率显著下降(P<0.01),1项研究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项研究报道普萘洛尔组心率收缩压乘积(RPP)降低(P<0.05);4项研究报道普萘洛尔组静息能量消耗(REE)降低(P<0.05);另外有3项研究报道普萘洛尔可减少骨骼肌肉蛋白质分解(P<0.05);安全性方面,死亡率[RR=1.21,95% CI(0.66,2.22),P=0.54]、脓毒症发生率[RR=0.74,95% CI(0.38,1.46),P=0.38]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能降低重度烧伤儿童患者代谢亢进反应,包括降低患者心率、心肌耗氧量和静息能量消耗;降低患者骨骼肌肉蛋白分解;且无证据表明其对死亡率和脓毒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TGF-β1/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UUO模型。西药组予依那普利溶液0.18mg/mL灌胃,中药组予益气通阳方浓缩液1.188g/mL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14d后心脏取血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处死大鼠取其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Smad7蛋白和m 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明显升高(P0.01),病理改变明显,TGF-β1、F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Smad7蛋白和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血清SCr、BUN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减轻,TGF-β1、F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d7蛋白和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气通阳方可能通过上调Smad7表达,抑制UUO大鼠肾组织TGF-β1的高表达,进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4.
韩成鹏  马华  马天成 《中医学报》2019,34(8):1642-1646
缺氧是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危险因素。缺氧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包括缺氧诱导因子途径、转化生长因子β途径、核因子-κB途径、Notch途径、Toll样受体/髓性分化因子-88途径、血管紧张素II/细胞活性氧途径等。中医药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干预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但目前对于在缺氧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机制研究不足,且中医药抑制缺氧诱导相关信号通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多借助于动物实验,与人体的复杂病变存在差异。将基础实验应用于临床实践,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注重肾小球疾病伴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动物实验;中药成分复杂,用药需兼顾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重视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目前慢性肾脏病治疗所面临的挑战仍然是抗纤维化治疗,适应病因病机的差异进行个体化治疗、改进诊断方法以及中西医协同治疗是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文献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10月,纳入有关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本研究主要结局指标是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次要结局指标是有效率、雌二醇(E2)水平。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辅以Stata SE 15.0。结果 共纳入11个RCTs,包括1 0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PSQI总评分比较中,针刺组在改善PSQI总评分方面优于西药组[MD=-1.63,95%CI(-3.16,-0.10),P=0.04];针刺组在改善PSQI总评分方面优于阴性对照组[MD=-6.26,95%CI(-7.52,-5.00),P=0.000 01]。在临床有效率比较中,针刺组其有效率是西药组的1.1倍[RR=1.10,95%CI(1.03,1.17),P=0.002];针刺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有效率是阴性对照组的2.1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