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应用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Ⅲ、Ⅳ型骨折中,是否应用肱骨距支撑螺钉对骨折愈合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47例应用PHILOS接骨板行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Neer Ⅲ、Ⅳ型骨折患者行回顾性研究及临床随访,根据术中是否应用肱骨距支撑螺钉分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BMI、患侧、骨折分型、骨密度),及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丢失量、随访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患侧、骨折分型、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支撑螺钉组的复位丢失程度及Constant-Murley评分均优于无支撑螺钉组(P<0.05).结论 在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 Ⅲ、Ⅳ型骨折手术中应用肱骨距支撑螺钉可以使骨折复位及固定更加牢靠,术后功能康复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出现对侧髋部再次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6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行回顾性研究及临床随访,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对侧髋部骨折分组,对两组间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BMI、患侧、首次骨折部位、手术方式、围术期实际失血量、术后短期瞻望、术后卧床时间、内科合并症、Charlson合并症指数、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FIM功能独立性评定)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8.3个月,15例出现对侧髋部骨折;两组间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年龄、术后短期谵妄、合并高血压病、合并脑血管病、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Harris评分、术后FIM评分是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髋部骨折术后出现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后谵妄、内科合并症等被动因素,以及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等主动因素.术后患者需积极接受内科疾病的治疗,并增强抗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髋关节功能康复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以预防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背景:国内外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很多,但针对卧床保守治疗的研究不多。目的:探讨高龄脆性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5月行保守治疗的≥75岁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48例;年龄为75~100岁,平均(83.7±5.5)岁;股骨颈骨折3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38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54例、死亡组21例,分析两组的死亡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折部位、住院时间、内科合并症、伤前活动能力以及血液学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住院期间,75例患者中21例死亡,死亡率为28.0%,其中16例死于呼吸系统疾病,4例死于心血管疾病,1例死于脑梗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年龄≥85岁和伤前活动能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85岁(P=0.047),伤前活动能力(P<0.01)是高龄脆性髋部骨折保守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年龄≥85岁、患者伤前活动能力差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行保守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主要死因是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后应积极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必要时无需严格卧床以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肌内血管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肌内血管瘤(IMH)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995年1月至2010年6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8例IMH完整病例,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描述手术方式,提出手术要点.[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连带受侵犯的正常肌肉一并完整切除肿瘤,但有2例因肿瘤侵犯膝关节囊和整个股外侧肌,未能完整切除,但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并且肿瘤未有进一步生长.随访33例,时间18个月至13年,平均5.5年.2例复发,因复发肿瘤发展缓慢,患者无症状,未行进一步治疗.无感染病例,无恶变病例.[结论]IMH临床常以局部疼痛,或同时伴有肿物,或者仅以发现肿物为表现.疼痛往往在运动后加重.结合辅助检查可以确诊.怀疑恶性肿瘤时术前须行病理明确.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强迫症是一种难治性的精神疾病,病因复杂。影像学技术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愈加广泛, 并在探究强迫症发病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发现强迫症 患者的前额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存在异常功能连接。由于强迫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因此不同的神经环 路可能介导不同的强迫症状的产生。现从脑部发病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近些年来强迫症功能磁共振 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目前强迫症发病机制及其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Bosworth骨折是以腓骨骨折近端嵌入胫骨远端后外侧为特点的一种少见的踝关节骨折脱位,不易通过闭合手法纠正脱位,极易被忽视或误诊^([1])。如果对踝关节Bosworth骨折认识不够,未能有效作出预判,会出现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包括骨筋膜室综合症等,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结果^([2])。  相似文献   
7.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目前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抗抑郁效果已经得到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但临床疗效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近年来,有关进一步提高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的疗效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包括预处理经颅磁刺激。通过综述总结近年来预处理经颅磁刺激抗抑郁的可能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旨在为今后预处理经颅磁刺激应用于重性抑郁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半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挽救髋部功能、恢复行走能力的确切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但髋关节手术入路深、创面大,围术期失血是影响术后生活质量及后期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比较隐性失血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相关性,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强迫症作为精神科一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分为多个维度。神经影像学技术在精神疾病 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现从强迫症各主要症状维度出发,就近年来借助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和体素的 形态学分析(VBM)技术探究强迫症患者脑白质改变与症状维度相关性的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强迫症 的多维异质性模型提供神经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