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型胶原及TNFα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慢性肝病进行性发展,其血清含量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二指标之间及与γ-球蛋白呈正相关。I型胶原与TNFα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符合率。以上结果提示,I型胶原和TNFα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TNFα对I型胶原的合成与分泌具有调节作用。胶原成分与细胞因子联合诊断肝硬化,可互相弥补其局限性,显示了联合怕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对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复制程度对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173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6组: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3组, 肝硬化Child-Pugh A、 B、 C级3组;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8、PⅢP、c-Ⅳ含量, 并同时测定HBV-DNA, 按其阳性、阴性进行分组比较. 当HBV-DNA(+)时与HBV-DNA(-)时, 血清IL-6、IL-8、PⅢP、c-Ⅳ含量相比较, 除在轻度组、 C级组无显著差异外(P>0.05), 其余4组皆有统计学意义, 以重度组、A级组为著(P<0.01).提示: 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复制可促进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从而在肝纤维化的起始、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来提高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的质量。方法在对2007级医学检验本科班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性改革。结果激发了学生时临床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结论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提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mTO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50例乳腺癌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TOR的含量.结果 血清mTOR在乳腺癌患者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结论 血清mTOR检测对乳腺癌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胆漏是肝胆外科手术后较为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1].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处理,但进行手术修补有再发生胆漏的可能,而胆漏时间过长,又常继发胆管狭窄.  相似文献   
6.
韩丽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0):626-626
自我院引进SYSMEX血球分析仪XS-800i后,使用中遇到几个常见问题,在此与大家探讨一下,以使所报结果更加准确,从而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头位难产是指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据报道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12.56%,超过难产总发生率2/3以上。在头位难产的发 病原因中,胎头位置异常是一大重要因素,占85%左右,剖宫产率及阴道手术助产率均很高,新生儿及母体并发症均比正常产明显增高。为保证母婴健康,降低头位难产率,笔者对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试行经阴道徒手转位的方法,使难产变为顺产,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1999年,临产后经充分试产,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3~5cm以上,经阴道检查确诊为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86人,其中枕横位64例,左或右枕后位12例、枕后位10例。1.2 徒手转位的条件①宫颈扩张进入活跃期后出现迟缓、停滞时。②胎膜已破。③阴道检查确诊为胎头位置持续异常。④  相似文献   
8.
我科在使用恩替卡韦(ETV)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过程中出现2例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但经综合判断及随访,现已排除原发性肝癌(PHCC)的可能,现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48岁。乙肝病史22 a,肝硬化3 a,入院后查乙肝标志物HB sA g( )、HB eA g( )、HB cA b( ),HBV-DNA:6.6×106cop ies/m l,ALT 605 U/L,TB IL 38.62μm o l/L,PT 19 s,AFP 69.7 ng/m l。予ETV 0.5 m g,1次/d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过程中每周检测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及AFP水平,肝功能逐渐好转,但AFP于入院1周后开始分别为250.6、386.5、812.4、1 250 n…  相似文献   
9.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2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阳  戚合德  韩丽红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789-179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的疗效.[方法]19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给予口服恩替卡韦0.5 mg,1次/日,疗程2年.最初4~12周对症支持治疗.不采用其他抗病毒、抗纤维化等药物治疗.定期检测肝功能、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等.[结果]治疗1年及2年后患者肝功能,HBV DNA定量、Child-pugh评分及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结论]恩替卡韦能减轻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痛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2003年6月~2004年5月,我院收治96例持续性枕后位患者,现将其临床特点及分娩选择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