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是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新领域,大大推动了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目前这种新型的手术方法在国内正在开展.本文通过回顾近年的相关文献,侧重于随机对照试验及一些国内外大宗报告的数据分析,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作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术后复发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本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76例术后复发晚期大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治疗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4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02,P0.05)。治疗组发生呕吐1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84%,对照组发生呕吐2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79%,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37,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术后复发晚期大肠癌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胃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万方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集关于BMI与胃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5篇文献,包括32 113例原发性胃癌患者,其中女性11 356例,男性20 7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高BMI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均高于低BMI 组患者(RR=1.29,95%CI:1.14~1.46,P<0.001;RR=1.24,95%CI:1.04~1.47,P=0.01)。高BMI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较低BMI组患者差(RR=0.87,95%CI:0.79~0.96,P=0.006),但高BMI对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无显著影响(RR=0.79,95%CI:0.51~1.22,P=0.29)。结论 相对低BMI患者,高BMI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5年生存率较低,但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miR-21的功能及其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iRWalk在线工具预测和筛选miR-21的靶基因,并使用DAVID分析靶基因的功能和信号通路;检测结肠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以及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的miR-21的表达水平;使用TCGA数据库中结肠癌的数据,分析miR-2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筛选出429个miR-21的靶基因,靶基因功能分析提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正性调节代谢过程、蛋白结合等。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GA数据显示,结肠癌组织中的miR-2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肿瘤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分期、远处转移分期无显著差异(P>0.05)。生存分析显示组织中高表达miR-21的患者其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短(P<0.05)。结论:miR-21调控多个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肠癌患者miR-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miR-2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胃癌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胰腺被膜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26例,分析其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Borrmann类型及TNM分期对其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被膜转移的影响。结果胃癌横结肠系膜前叶、胰腺被膜转移49例,转移率为38.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与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Borrmann类型与转移无关(P〉0.05),L区肿瘤,肿瘤直径≥5 cm,浸润浓度为T3、T4,低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患者更易发生转移。结论胃癌根治术应根据肿瘤本身生物学特性评估并选择术式,合理切除横结肠系膜前叶和胰腺被膜。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技术诊治腹部损伤的应用体会(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腹部损伤的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为102例腹部损伤患者施行腹腔镜探查的临床资料.结果:102例患者均经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无漏诊、误诊.18例中转开腹,中转率17.65%,均为闭合性腹部损伤者(22.50%,18/80),开放性损伤者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29例(28.43%)为非治疗性.3例...  相似文献   
7.
陈锋  韦皓棠 《微创医学》2023,(6):674-678
<正>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结直肠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占40.80%[1]。随着医学科学和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已进入精准治疗(术前精准分期、术中精准解剖、围术期个体化治疗)及全程化管理的综合治疗时代。在先进外科理念的指导下,中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手术不断追求提高肿瘤学预后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复发率,这对保护患者的泌尿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8.
评价MMH+PPH联合肛周皮下组织亚甲蓝注射术治疗嵌顿性环状混合痔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选取嵌顿性环状混合痔20例,予以MMH+PPH联合肛周皮下组织亚甲蓝注射术治疗,同期与MMH+PPH联合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监测术前、后IL-6和WBC水平、术前、后直肠肛管静息压、术后肛缘水肿、肛门疼痛、尿潴留指标,对其疗效予以判定。MMH+PPH联合肛周皮下组织亚甲蓝注射术针对嵌顿性环状混合痔的治疗,在完满解除嵌顿痔症状及保留完好肛门功能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亚甲蓝长效止痛功效,很好地回避了肛门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所遗留的术后一系列不足,达到了满意的疗效。MMH+PPH联合肛周皮下组织亚甲蓝注射术治疗嵌顿性环状混合痔安全、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细胞角蛋白20(CK20)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学Envision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和30例PPH手术切除的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CDX2和CK20的表达水平.结果 CDX2和CK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5%和93.8%,在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6.7%和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DX 2的低表达和CK20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CDX2的低表达还与浸润深度有关,CK20的高表达还与远处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结直肠癌组织中CDX2和CK20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196,P<0.05).结论 CDX2和CK20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是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韦皓棠 《医学文选》2013,(6):741-743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升至第3位和第5位[1].随着外科手术及辅助治疗手段不断改进,患者总体预后有一定改善,但大部分患者在3年内复发或转移,其中以淋巴转移最为常见,他不仅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愈后,同时是决定肿瘤分期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主要参考指标.近年来,淋巴结微转移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有报道其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重要意义[2].及时发现微转移对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微创治疗方案,进而提高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