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柱源性心律紊乱的主要发病部位。方法 对13例脊柱病变引发的心律紊乱,主要以纠正上胸段错位为主,采用理筋、整脊和功能锻炼治疗。结果 经治疗均临床治愈,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脊源性心律紊乱主要部位在胸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踝关节内翻型骨折脱位中国接骨法的新疗法。方法:用手法复位,跟后石膏托加小夹板外固定早期练功,并系统观察21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8周,随访17例功能优良者占88%,较手术疗法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较袜套牵引法减少了卧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传统整脊八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提高整脊手法的疗效和杜绝医疗意外。方法:根据脊柱运动力学之圆筒枢纽学说和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结合检索近20年整脊疗法医疗意外和笔临床经验。结论:传统整脊疗法必须严格选择适应症,不能盲目应用于禁忌症,方能达到治疗效果和杜绝整脊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寰枢关节错位的诊断标准和分型以及整脊疗法效果。方法 根据215例寰枢关节错位的临床表现,X线片颈椎曲度以及张口位寰椎侧块与齿状突间距的位置关系改变为依据,提出本病的诊断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运用寰枢端转复位法为主整脊治疗。结果 寰枢关节错位分为侧偏型、前倾型和混合型;并以寰齿关系、症状体征的恢复程度为疗效标准,用整脊手法为主治疗,治愈和临床治愈率为88.4%。结论 运用整脊疗法,根据分型法辨证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传统整脊八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引法、悬吊法、旋转法、斜扳法、整盆法、过伸法、屈曲法和按摩推拿手法是中国传统医学整脊主要手法[1].笔者根据近20年来国内应用情况,结合脊柱圆筒枢纽学说[2],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应力平衡理论[3]和椎体板块移动椎曲论以及临床体会,提出八大传统整脊法的适应症、注意事项和禁忌症,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6.
腰痛合并下肢麻痹疼痛俗称腰腿痛。本文探讨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所致的腰腿痛。目前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疗法为主。本院自2002年-2004年收治上述三症的腰腿痛患者330例,其巾接受治疗2周以上并有完整资料(治疗前后X线片)者269例,均采取理筋、调曲、练功的综合治疗。其中调曲法主要运用辨证四维牵引(四维牵引整脊仪,国家专利号:ZL03261021.1),即仰卧纵轴骨盆牵引(以下简称第一维牵引),俯卧骨盆牵引同时外展患肢牵引(以下简称“第二维牵引”),仰卧屈曲悬吊下肢牵引(以下简称“第三维牵引”),俯卧过伸悬吊下肢牵引(以下简称“第四维牵引”)为主,治疗效果满意,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四维悬吊牵引调腰曲为主的整脊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俯卧四维悬吊牵引调腰曲为主。配合颈胸椎整脊手法和针刺、内外用药综合疗法,观察各类型颈腰椎间盘病201例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综合疗法对颈腰椎间盘病的总有效率为97.01%,其中,临床治愈率为89.05%,颈曲恢复优良率为74.13%,腰曲恢复优良率为73.63%。平均16个月随访优良率为90.59%,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本疗法以调椎曲为主要治疗目标.椎曲恢复和稳定与功能锻练呈正相关。从随访病例中了解到,坚持功能锻练是巩固疗效的可靠措施。  相似文献   
8.
整脊调曲复位法治疗腰椎滑脱症121例疗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1年4月至2008年6月,收治腰椎滑脱症121例,采取四维悬吊牵引调曲以复位滑脱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大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腰曲形成的关系。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8例,分别以站立位及端坐1h后摄侧位X线片,进行腰椎长短对照,并以站立位及步行(跨步)位摄正位、侧位X线片对照。结果:端坐1h后较原站立位侧位X线片显示短缩,平均为1.2cm,跨步位显示腰椎向同侧旋转,同时腰曲加大。步行带动腰椎向前弯曲并随左右下肢运动而旋转、侧弯,其主要作用力来自腰大肌。结论:腰大肌的伸缩是腰曲形成和改变的主要运动力。腰椎在站立和端坐下有伸缩运动。  相似文献   
10.
1、为何要反思 自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ixter和Barr合写的“累及椎管的椎间盘破裂”一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将19名腰背痛病人归因于髓核疝并经手术证实和命名“椎间盘破裂”以后,被人誉为开创了所谓的“椎间盘朝代(dynasty of the disc)”,半个多世纪以来,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成为“金科玉律”般的病因病例学说。随之而起的手术切除疗法风靡全球。在中国,这一疗法己普及到县一级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