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衰及休克,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临床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指标有心肌酶学检查及心电图。近年研究发现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是一项高灵敏特异反映心肌细胞损伤及坏死的血清标志物。本文通过对30例窒息后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1(cTn-1)水平的观察,旨在探讨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后早期的血糖变化日益受到儿科医生的关注。无论是低血糖或高血糖 ,均可加重脑损害。本文对 2 0例窒息早产儿生后进行血糖监测 ,旨在探讨窒息后早产儿血糖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观察组 2 0例 ,均为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9月在本院住院的窒息早产儿 ,男 11例 ,女 9例 ;胎龄 (33±2 )周 ,体重 (2 12 5± 2 76 ) g。根据 Apgar's评分标准 ,轻度窒息 14例 ,重度窒息 6例 ;对照组 38例 ,为同期住院的无窒息早产儿 ,入院时无其它疾病史。其中男 2 3例 ,女 15例 ;胎龄 (34± 1)周 ,体重 (2 2 46± 6 2 3) g。…  相似文献   
3.
窒息新生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足月窒息新生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特点,研究其与新生儿DIC的关系.方法 检测30例足月窒息新生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和2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窒息足月新生儿的D-二聚体明显升高,与窒息程度正相关.结论 窒息足月儿存在高凝和纤溶亢进状态,易发生DIC.D-二聚体可敏感反映早期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敏敏  陆元奉  代艳 《广西医学》2007,29(7):1003-1004
目的 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于第一天和第七天,用ELISA法测定97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NSE含量及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含量.分轻、重两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轻型组、重型组患儿与对照组血清NSE水平分别为(25.9±8.8)、(53.2±13.1)、(10.1±3.6)n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 d复查随胆红素下降,NSE亦下降,轻型组、重型组水平分别为(10.73±2.65)、(11.76±2.86)n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轻型组无中枢协调障碍发生,重型组有2例发生(4.76%).结论 测定血清NSE对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惠儿的脑损伤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膈下逐瘀汤属王清任《医林改错》方,为治疗内外妇儿科血瘀证的常用方,临床实践发现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痰瘀互结型亦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衰及休克,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临床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指标有心肌酶学检查及心电图。近年研究发现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是一项高灵敏特异反映心肌细胞损伤及坏死的血清标志物。本文通过对30例窒息后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水平的观察,旨在探讨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对象和方法1 对象:观察组 30例,均为 2001年 1月 ~2004年 1月在本院住院的足月窒息新生儿,男 19例,女 11例,胎龄 ( 39±2 )周,体重(3625±476)g。…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常导致儿童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将我们对5 4例HIE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11月至 1999年 7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HIE患儿 5 4例 ,男 3 3例 ,女 2 1例 ;胎龄 <3 7周 9例 ,3 7~ 42周 43例 ,>42周 2例 ;体重 <2 5 0 0g 14例 ,2 5 0 0~40 0 0 g 3 6例 ,>40 0 0g 4例 ;入院日龄均≤ 3d。所有病例均按 1996年杭州会议制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诊断[1] 。其中轻度HIE 3 1例 ,中度 18例 ,重度 5例。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后血糖降低或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微量血糖仪及配套试纸对51例轻、重度窒息的早产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早产儿窒息后低血糖发生率19.6%(10/51),高血糖发生率17.6%(9/51),重度窒息组4例高血糖全部死亡(均为极低体重儿).结论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糖代谢紊乱严重,且不易纠正,病死率高.早产儿窒息后应重视血糖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 根据对130例早产儿进行发生颅内出血的15种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种危险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两组比较9种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出生体重小于1500g、胎龄小于34w、5min Apgar评分小于3分、进行过机械通气、PaCO2大于70mmHg、这pH小于7.2、DIC为最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应加强围产保健,预防早产的发生,在分娩和治疗新生儿疾病时避免引起血压过大波动,及时处理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机械通气时既要防止严重的高碳酸血症,又要避免过度通气造成低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10.
李柳青  韦敏敏 《广西医学》2006,28(11):1751-1753
脑瘫是早产儿最严重的并发症.有人认为早产儿脑损伤是低出生体重儿发展成脑瘫的主要原因.早产儿脑损伤依神经病理学可分为:①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包括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leukomalacia,PVL)、脑室周围白质区出血及梗死(periventricular hemorrhage or infarction,PVH)、晚期的脑室扩张(ventriculomeglay);②非脑实质区的出血如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脉络丛出血等;③其它部位损伤,如小脑、基底、脑干出血等[1].其中早产儿WMD被认为是脑瘫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存在WMD者发生脑瘫的危险性将增加15倍[2].因此对早产儿发生WMD的高危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早产儿WMD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