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MCM 5) 在痰脱落细胞中的表达,用以检测肺癌细胞,为临床早
期发现、探讨方便、快捷的方法。方法: 收集肺癌病人和健康志愿者痰脱落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巢式聚合
酶链反应,免疫组化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mRNA 表达水平。结果: 在肺癌36 例痰脱落细胞中MCM 5 阳性
率58. 3%,肺部良性疾病26 例MCM 5 阳性率15%,健康志愿者20 名MCM 5 阳性率0%。肺癌组织中MCM 5
基因表达量在1、2、3 级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01) 。结论: 痰液脱落细胞中MCM 5 基因检测有助于肺
癌的临床诊断,对早期诊断亦有一定的意义。可以设想作为早期诊断肺癌的标志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循环肿瘤细胞计数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40例对象包括2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10例肺部良性肿瘤病人,10例健康的志愿者,治疗开始前从外周血中收集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采用磁性激活细胞分离技术(Magneticactivated cell separation,MACS),经CD326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富集CTCs后,行CK-FITC、CD45PE荧光抗体标记,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外周静脉血CT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全组中Ⅰ、Ⅱ期病人共14例,CTCs外周静脉血阳性4例(28.57%);Ⅲ、Ⅳ期病人6例,CTCs外周静脉血阳性3例(50%)。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外周循环血中能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计数可能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疾病状态。非小细胞肺癌CTCs水平的定量检测是较为敏感的肿瘤进展、治疗反应和预后预测的评价指标,本研究建立的免疫磁珠富集联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肺癌病人外周血CTCs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相信随着肺癌肿瘤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的发现,CTCs细胞系的分离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必将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食管癌Ivor-Lewis术中新的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方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单一手术组同一术者开展的食管中下段癌Ivor-Lewis术共117例,其中2015年3月前采用空肠造瘘术行肠内营养49例;2015年3月后采用新方法放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6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营养管置入所需时间、带管的舒适性,以及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与营养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117例患者均顺利置入营养管,1例采用鼻十二指肠管组患者置入失败。两组均无住院死亡病例。鼻十二指肠管组比空肠造瘘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8)min vs(18.2±8.2)min,P<0.05]。鼻十二指肠管组患者的咽喉部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空肠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8% vs 16.3%,P<0.05)。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术后胃排空障碍和急性胃扩张。空肠造瘘组术后2例患者出现腹壁造瘘口渗液(1例最终因渗液多而拔除),2例患者出现不全肠梗阻;鼻十二指肠管组术后1例患者因烦躁自己拔除了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 结论在食管癌Ivor-Lewis术中,应用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方法简便、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医院诊治并行择期手术的84例肺癌患者, 按照患者手术方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传统开胸术治疗, 研究组42例患者予以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 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性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开胸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关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插管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 研究组肺感染、肩关节活动障碍及心律失常2例(4.76%)、4例(9.52%)、3例(7.14%)均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19.05%)、12例(28.57%)、10例(23.8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显著, 患者术中切口较小,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微创切口在胸部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开胸技术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经验.方法:应用微创开胸切口行胸外科手术189例,手术入路包括前外侧小切口、后外侧小切口、腋下小切口.术式包括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纵隔肿瘤切除、肺大泡切除缝扎并胸膜固定术、脓胸廓清术等.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无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结论:微创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兼顾美观,疗效满意,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的164例VAT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9例,女55例;年龄49.6(5~73)岁。术前临床诊断病种包括自发性气胸、肺部良性肿瘤、原发性肺癌、纵隔肿瘤、纵隔囊肿、心包积液、恶性胸水、急性脓胸、胸外伤等胸部疾病。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有2例中转开胸,其中1例因胸膜致密粘连,1例因胸腺瘤有外侵,余均完成VATS。术中出血量均<100 ml,未输血。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肺持续漏气,自胸腔闭式引流管内交替注入高渗葡萄糖、碘伏2~3次后,分别在术后第8 d、第10 d、第14 d停止肺漏气。5例患者切口渗出、延迟愈合。全组均顺利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8(5~16)d。结论合理选择VATS手术适应证,可获得良好的诊治效果,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经右胸单切口治疗食管中上段癌2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行跨主动脉的食管中上段癌的切除率,降低手术风险,简化手术步骤。方法:对20例局部晚期的食管中段癌患者实施经右胸单一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结果:全组病人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意外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右胸单切口手术治疗食管中段癌适合局部晚期跨主动脉的食管癌,尤其是老年高龄及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贲门癌的治疗,手术仍然是首选的方法,而一部分贲门癌由于肿瘤的侵袭常需要做全胃切除,我院从1998~2010年为38例贲门癌病人实施了经胸腹联合切口全胃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皮环甲膜穿刺是简便、快速有效地建立人工通气管道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我院在2007—08—2009—10期间对40例病人实施了经皮环甲膜穿刺置管术,旨在预防和治疗肺部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例1男,15岁。咳嗽、气促伴颈部皮下气肿2d入院。查体:颈部、上胸部皮下可触及捻发感。胸部X线和CT示:纵隔两旁有透明带,颈胸部软组织有积气影(图1),双肺未见异常。既往无哮喘等肺部疾病史。临床诊断:自发性纵隔气肿,经卧床休息、吸氧、抗炎对症等保守治疗,1周后复查胸部CT示:颈胸部、纵隔积气完全吸收,痊愈出院。随访1年2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