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评价改良和常规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4-01/2010-06所行64眼手术的数据。比较两种术式术后矫正视力,眼压和滤过泡,结果采用SPSS 11.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两组眼压、滤过泡差别无显著性,矫正视力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因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眼压控制好,改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在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施行小切口向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大规模复明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实用性。方法对1659例(1916眼)采用倍诺喜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麻醉,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效果。结果全部患眼均能达到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明显提高,脱茸率94.94%,脱残率87.21%。结论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施行小切口自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扶贫复明行动中应用安全、实用,术后视力好。  相似文献   
4.
霍昭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32-1333
目的:探讨在复明1号手术车中实施大规模量的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829例(2127眼)白内障采用倍诺喜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麻醉,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眼均能达到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快,脱盲率95.49%,脱残率87.07%。结论: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扶贫复明行动中应用安全、实用。手术医师的经验和操作技巧对手术后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325例(389眼)术后43眼浅前房病例分析.结果 浅前房发生多在术后1~3 d,引流过畅32眼(74.42%),脉络膜脱离9眼(20.93%),恶性青光眼1眼(2.33%),原因不明1眼(2.33%).结论 浅前房发生大多为滤过性过强,一般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恢复.手术的熟练程度、手术技巧、方式和术后浅前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近绝对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对51例(58眼)近绝对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及视野对比,明确手术疗效。结果视力提高19眼,不变36眼,3眼下降。眼压1例高于正常范围,其余57眼均等于或小于正常。视野扩大19眼,不变37眼,缩小2眼。结论小梁切除术是近绝对期青光眼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陕北地区首次发现结膜吸吮线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报告 2002—05于陕北地区发现第1例吸吮线虫寄生人眼病例,以后又于7~9月发现该病患者12例,其中4例为双眼。患者多数表现出眼红、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部分病例患者已发现眼部有白色小虫蠕动,来院就诊,诊为寄生虫性结膜炎(parasitic conjunctivitis),于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浸润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7例(37眼),以降低眼压,解除症状。术后随访4~12个月。结果30眼1次手术眼压控制,4眼2次手术眼压控制(第2次手术为睫状体冷凝术),13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眼术后长期观察眼压高且症状不能缓解行眼球摘除术。结论对于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本术式可以有效控制眼压,保留残余视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A型肉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前后患者眼表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对眼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7年1-6月就诊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欲行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2周采用Jankovic量表(JRS)对其病情进行评分;采用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对其眼表症状进行评分;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情况;Schirmer Ⅰ试验测定泪液分泌量。采用配对t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30例(60眼),其中60%(18/30)合并干眼,且OSDI评分与JRS评分呈弱的正相关关系(r=0.278P=0.032)。所有患者经A型肉毒素注射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JRS评分由5.5±1.0减少至0.6±1.0(t=25.730,P<0.001)。同时干眼患者中12例干眼症状也得到了缓解,OSDI评分由34.0±7.8下降为21.7±9.1(t=7.946,P<0.001);BUT由(6.3±2.1)s增加至(8.0±2.0)s (t=4.389,P<0.001);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也由1.0±1.0下降至0.6±0.7(t=2.963,P=0.00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有助于缓解特发性眼睑痉挛引起的干眼。  相似文献   
10.
霍昭  贺经  葛胜利 《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579-1580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方法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82例118眼青光眼患者用4g/L倍诺喜表面麻醉结合球结膜下麻醉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患眼均能达到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简便易行的麻醉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