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过敏性咳嗽是儿童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发作性或阵发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在夜间或晨起明显,常规抗炎、止咳治疗无效,笔者于2001年9月~2003年3月用盐酸班布特罗(帮备)加西替利嗪联合应用治疗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灌注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B、C 3组,均在24 h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血肿腔内注射药物。A组使用改良灌注液即尿激酶加地塞米松加纳洛酮,B组使用尿激酶加纳洛酮,C组使用尿激酶加地塞米松。计算并比较术后3,7,14,21 d脑水肿带的面积。结果 A组脑水肿带面积小,脑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改良灌注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脑水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分别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手术时间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后者多,住院时间较后者稍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患者卧床时间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优良率为85.0%(51/60),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为61.7%(37/60),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组低(5.0%和16.7%,P〈O.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卧床时间短,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减少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导致的潜在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血糖、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检测,探讨了围生期窒息对新生儿的血糖、血IGF-1水平的影响,为合理的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三种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人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23例,髂腹股沟入路19例,前后联合入路4例。结果: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时间4-48个月。关节功能按D’Aubigne和Postel6分法评分标准评分,优27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4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2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术后6个月恢复。结论:术前准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并采用有效内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于淑静  隋英  申永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74-347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博利康尼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6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50例)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博利康尼雾化液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30例)加用α-糜蛋白酶、病毒唑超声雾化吸入,对治疗后疗效结果、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显效率、缓解咳嗽、喘息、缩短肺部哮鸣音时间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博利康尼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病情,减轻症状,疗效确切,且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54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74例、对照组80例。2组均给予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该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血液灌流处理。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及中间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阿托品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早期血液灌流抢救疗效显著,可作为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16例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脱位患者,根据Pikpin分型,Ⅰ型4例,Ⅱ型7例,Ⅲ型3例,Ⅳ型2例,应用手法复位及可吸收钉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个月,根据美国矫形外科学院的评定标准,优4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69%。术后随访1~3年效果满意。结论股骨头骨折应早期诊断并力争做到早期解剖复位,手术应用可吸收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隋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167-168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随访8个月~3年不等,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优17例,良28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达90%。结论:锁定钢板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之一,具有固定牢固、术后恢复功能锻炼早等特点,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断指再造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对32例应用断指再造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如何监测血管危象的发生以及及时的实施护理和治疗。结果:经手术探查取出血管栓塞18例,7例血管痉挛患者中经镇痛止痛、解痉等治疗后纠正5例,5例患者通过换药解除回流障碍,2例患者因感染致患指坏死。结论:血管危象的及时正确的处理和纠正是提高断指再造成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