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几年职业医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方法对2000~2003年<中国职业医学>刊载论文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 2000~2003年本刊共刊载文章999篇,各种基金资助的论文123篇,研究内容分布:①传统的职业病危害的研究;②人类工效学、职业应激等的研究;③与职业有关因素的危害研究;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⑤实验技术及方法的研究;⑥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章研究内容广泛、题材新颖、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应用使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体现了本刊的学术性和先进性,对促进学科的发展和交流起着重要作用.结论紧跟学科发展的方向,刊登科学性、导向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文章,对今后开展研究工作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术式对自发性脑出血周围水肿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微创脑内血肿穿刺外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周围水肿带大小的比较,为脑出血的治疗寻找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对51例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接受微创脑内血肿外引流术,25例接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将手术前后两组病人血肿周围脑水肿带体积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手术组术后7天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小于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组对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小,可作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47例患者根据手术适应证行腹腔镜下单纯穿孔缝合术或彻底性溃疡手术;开腹手术组47例患者行常规开腹修补术或彻底性溃疡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血常规检查结果等均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发生营养性并发症例数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熟练掌握并推广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疑难小肠出血部位的术中定位方法。方法对16例术前检查、术中探查不能确定出血部位的小肠出血患者,行分段肠道灌洗后内镜检查。结果13例发现出血部位,3例未能确定。结论术中灌洗内镜检查有助于术中出血部位的准确定位,操作简便,直观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国职业医学》2000-2009年刊载的论文学术影响力情况.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汇总“中国知网”数据库等相关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学术影响力指标包括:基金论文比、被引用和影响因子等.结果 ①2000-2009年共刊载2 368篇论文,其中国家和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406篇(17.1%),2005年及以后比2003年及以前各年基金论文比增长1倍以上;②论文总被引用4 809次,平均2.0次/篇,有10篇高影响力论文;2004年以后被引用论文数量快速上升,基金论文被引频率比非基金论文高(2.89:1.85次/篇);③论文被下载74 530次,平均31.5次/篇;④截至2009年底《中国职业医学》拥有网络机构用户3 144个,其中高端用户国内有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国外有哈佛大学、拜耳生物科学等;⑤200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二等奖各1篇;⑥与自刊1990-1999年各项指标比较均有大幅度提高;⑦与4个同行科技核心期刊比较,《中国职业医学》有关指标位于中上水平.结论 2000-2009年《中国职业医学》刊载的论文学术影响力逐年提高并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但需继续学习借鉴兄弟刊物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采用封闭负压引流处理腹壁切口裂开小肠暴露的临床经过和治疗经验。方法 60岁男性患者因肾周脂肪肉瘤,外院行脂肪肉瘤切除+左肾切除+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加做结肠造瘘。入院时腹腔感染、腹壁切口全层裂开并脏器暴露、皮下脓肿、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全,在规范的全身系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改良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回收腹部渗液、保护外露脏器、保护术口周围的皮肤和治疗术口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小肠瘘的并发症,通过在小肠内置入内引流管、硅胶封堵和负压引流,治疗小肠瘘的并发症,使患者能够不依靠肠外营养而生存;9月后行手术成功切除小肠瘘。结果患者全身感染症状、内环境及小肠功能在1个月之后好转,逐渐缝合术口。新出现的小肠瘘的并发症,依靠小肠内引流管和负压引流,患者可不依靠肠外营养支持生存,等待二次手术时机。9个月后手术切除小肠瘘,术口完全愈合。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可用于严重的腹腔感染后难以短期缝合的术口全层裂开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雄性健康成年猕猴分成三组,每组4只,TNT剂量为150mg/kg、50mg/kg和O(对照)。以TNT淀粉混悬剂灌胃,隔天一次,连续90天。实验期间进行中毒症状、体重、血常规、肝功能、病理及血、精液和睾丸组织的锌、铜含量、性激素及有关酶等的观察和检查,时间为染毒前和染毒后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以及对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民航总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2个月临床疗效、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血清相关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复发率为6.6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DH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学相关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9.
用人类致癌物苯,致突变物甲醛和非诱变剂氨和一氧化碳在染毒柜内对紫露草进行染毒,浓度按TJ86-79中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及其5、25和100倍及空白对照五组设计。结果苯与甲醛的微核效应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有剂量-反应关系。而氨和一氧化碳则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经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防治方法.结果 100例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中有一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分别为 感染并发症5例、肝胆并发症8例、导管并发症3例、电解质紊乱1例、微量元素缺乏2例、代谢并发症1例,其中部分患者出现合并两种及以上并发症,各种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采取合理的营养液配方并及时调整,严格的无 菌操作,密切临床监测以及完善的护理可减少全胃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