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DNA的损伤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XRCC是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参与DNA的修复过程。目前已经克隆的有单链断裂修复基因XRCC1和双链断裂修复基因XRCC2-7,有大量研究证明:它们的多态性与乳腺癌的易感性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就XRCC1-7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彩超、钼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三者联合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38例乳腺病变患者共249个病灶,回顾性分析乳腺彩超、钼靶及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超、钼靶、MRI及三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疾病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1%(192/249),75.1%(187/249),82.7%(206/249),90.8%(226/249);对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6.8%(138/159)、85.5%(136/159)、90.6%(144/159)、96.2%(153/159),漏检率分别为:13.2%(21/159)、14.5%(23/159)、9.4%(15/159)、3.8%(6/159)。结论:乳腺彩超、钼靶、MRI三者联合检查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小RNA-4727-5p(miR-4727-5p)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底物8样蛋白3(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kinase substrate 8-like protein 3,EPS8L3)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早期乳腺癌38例行保乳综合治疗,分析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生存时间及美容效果。结果:随访6~38个月,平均27个月,局部复发1例,无远处转移,治愈37例(97.4%),1、3年生存率100%,乳房美容效果满意35例(92.1%)。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亚甲蓝定位并切除蓝染前哨淋巴结,其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有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结果:36例患者成功检出SLN 34例,未检出2例,共检出SLN 92枚,检出1枚者2例,检出2枚者 12例,检出3枚者15例,检出4枚者4例,检出5枚者1例,平均每例检出2.7枚。全组36例均行ALND,所扫淋巴结为13~25枚,平均18.4枚。病理确诊SLN阳性13例,阴性31例,ALND腋窝淋巴结阳性14例,假阴性1例。SLN检出率为94.4%(34/36),准确率97.1%(33/34);敏感度为92.9%(13/14),假阴性率为7.1%(1/14),假阳性率为0(0/30)。结论:早期乳腺癌SLNB能够准确反映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取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行心脏外科治疗患者120例,开展人性化护理,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4-120h,术后发生低心排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故在心脏外科需树立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积极术前准备,术后沟通,术中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在术后进行密切观察,使其成功度过危险期,保障手术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荧光影像系统联合亚甲蓝染料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体格检查及B超检查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0例,采用荧光影像系统联合亚甲蓝染料双示踪寻找前哨淋巴结(SLN),送快速病理检查,SLN阳性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阴性者不作ALND。结果:20例患者应用荧光影像系统联合亚甲蓝染料均成功检出SLN,平均用时15分钟,共检出SLN49枚,且荧光影像系统指示的SLN与蓝染淋巴结一致,其中4例因SLN阳性而行ALND。结论:荧光影像系统联合亚甲蓝染料用于早期乳腺癌SLNB,具有学习曲线和手术时间短,准确度和检出率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人肺癌外科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外科治疗老年肺癌的特殊性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1974-2009年收治60-82岁肺癌患者517例的临床资料。本组肺切除498例,其中全肺切除61例、肺叶切除428例、局限性肺切除9例、探查19例。结合老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重点就术式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本组肺癌切除率为95.1%,手术死亡率1.2%。术后1年、3年、5年生存分别为398例、167例、108例,有18例患者已生存10年以上仍健在。单纯剖胸探查19例,1年生存5例,其余均于术后2年内死亡。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单纯年龄因素并非手术绝对禁忌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注重防治术后低氧血症等措施,是可以取得成功的,根治性肺叶切除术是高龄患者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十分密切,寻找与乳腺癌发生、病理、治疗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XRCC是参与DNA损伤修复的重要基因。XRCC1及XRCC2基因的多态性已被研究与多种肿瘤易感性及生物学行为有关。本实验研究XRCC1 和XRCC2 多态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临床病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及预后(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在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6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新鲜血标本中XRCC1 Arg399Gln、XRCC2 C41657T、XRCC2 G4234C多态,采用SAS 9.1.3统计软件分析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病风险、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XRCC1 Arg399Gln 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不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 XRCC1 Arg399Gln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乳腺癌的远处转移、局部复发不存在相关性(P>0.05);XRCC2 C41657T、XRCC2 G4234C 基因型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均无显著相关(P>0.05);XRCC2 C41657T C/T和T/T基因型的多态性可能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乳腺癌的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XRCC1 Arg399Gln G/G、XRCC2 C41657T、XRCC2 G4234C 基因型可能均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关。XRCC2 C41657T C/T和T/T基因型的多态性可能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乳腺癌的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不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给予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顺利,并随访1年。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在上肢感觉障碍和上肢疼痛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不影响手术疗效,可有效减少上肢感觉障碍和疼痛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