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眠是指经常性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不足,入睡迟缓或时寐时醒,或睡眠不深,睡眠时间短等表现。重症失眠者每晚只能睡2—3小时,甚至彻夜不寐,影响健康及生活。陈香龙老中医从事中医内科30余年,尤擅长内病外治,笔者跟师多年,现将其常用外治疗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染性强、家族聚集性、病情进展迅速、证候表现多端、症状隐匿、病后观察期长的特点。福建省受五运六气、地理环境、气候、饮食习惯影响,与疫病发生中心区武汉市的大多数以寒湿为主的病机有所不同,福建沿海地区多数有兼杂有"热",因此整体、动态、个性化、全程地把握福建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特征,根据分期分类、全程覆盖、注重恢复后的健康管理原则,三因制宜制定适合福建省的中医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症状性病名是病名演变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也是以症状为纲目编撰医籍的需要,虽然症状性病名因症病概念混淆饱受诟病,但基于症状性病名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当前临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继续继承及发展症状性病名同时,综合应用中医诊断基本要素、西医病名诊断与客观检查指标,弥补症状性病名应用短板。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中医的藏象学说,对"肺开窍于鼻"藏窍理论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80例受试对象,男女各半,其中观察组(风热犯肺证患者)40人,对照组(正常受试者)40人。两组受试对象均进行红外热像仪拍摄,分别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痊愈前后的肺区、眼睛、耳朵、鼻窍及口唇温度,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结果:两组肺区温度与鼻窍温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眼睛温度、口唇温度、耳朵温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前后肺区与鼻窍温度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痊愈前后眼睛、口唇、耳朵温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和本组痊愈后比较,观察组肺区及鼻窍温度升高,红外热图显示热偏离,说明风热犯肺证引起了肺区和鼻窍温度升高,进一步验证了中医藏窍理论中"肺开窍于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荷MFC胃癌小鼠骨骼肌ATP生成、骨骼肌线粒体氧耗量及骨骼肌线粒体ATP合成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右腋下皮下无菌接种,建立荷胃癌MFC小鼠模型.接种24h后,治疗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组(0.045g·kg-1)、中剂量组(0.09g·kg-1)、高剂量组(0.18g·kg-1)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使用环磷酰胺注射(0.05g·kg-1);模型组给传代肿瘤小鼠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2周,造模结束后处死各组小鼠,HPLC检测骨骼肌ATP、ADP及AMP含量,JC-1单体/聚合物检测骨骼肌线粒体的膜电位,Westernblot检测ATP合酶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的ATP及ADP含量显著升高(P<0.01),AM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的线粒体JC-1单体/聚合物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的ATP合成酶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使ADP和AMP更高效率转化为ATP,保护骨骼肌氧化磷酸化;能够有效地促进线粒体ATP合成酶的活性,增强线粒体能量储备,达到治疗肿瘤相关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泄泻是常见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不成形,或夹有不消化的食物,有时甚至泻出如水样,同时还有腹痛腹胀,不欲饮食,或身倦乏力,或怕冷发热等伴随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使病情缠绵数月甚至数年不愈,影响患者健康。陈香龙老中医从事中医内科30余年,尤擅长内病外治,笔者跟师多年,现将其常用外治疗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少两感之方,现代临床运用范围则更广。本文试从历代医家的临证中,分析总结该方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脾胃学说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有重大发展。除温病学派、温补学派外,尚有不少名医家,如戴思恭、缪希壅、龚延贤、李用粹、傅青主、唐容川等都对脾胃学说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攻下法在肠道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概述攻下法的概念及应用,明辨肠道肿瘤的治则及病因病机,阐述攻下法与肠道肿瘤间的联系,阐发攻下法在肠道肿瘤治疗上的意义.结果与结论:攻下法在肠道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辨证地使用攻下法是中医药治疗肠道肿瘤的特色,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医药文化具备"天人合一""仁爱""中和""诚信"等思想内涵,对当代中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中医药文化又是中医思维的基础,具有整体观、辨证观、中和观、恒动观等特点。发掘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对夯实医学生中医功底、提升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优秀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