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3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家族性运动神经元病致病基因DCTN1编码的p150glued蛋白缺失对于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细胞活性及Ra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WT)和p150glued缺失(p150glued KO)新生小鼠为细胞来源,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7d和14d后,分别利用MTT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质神经元存活率以及Rab蛋白家族成分表达水平。结果与WT小鼠皮质神经元相比,p150glued KO小鼠皮质神经元在体外培养7d和14d时,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14d时Rab4、Rab5、Rab9、Rab11、Rab24蛋白表达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而Rab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 p150glued缺失对原代皮质神经元存活以及调控囊泡运输的Rab蛋白家族中Rab4、Rab5、Rab9、Rab11、Rab24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但特异性减弱晚期内体标志物Rab7蛋白的表达,可阻碍胞内溶酶体降解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和洛沙坦作用下,采用MTT法和3H-脯氨酸掺入释放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生成胶原的情况。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在浓度为1×10-7~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合成胶原明显增多(P<0.05);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胶原量呈正相关。洛沙坦在浓度为1×10-6~1×10-4mol/L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生成量显著减少(P<0.05);且浓度与胶原生成量呈负相关。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产生大量的胶原;洛沙坦通过拮抗AT1后,抑制细胞增殖、胶原合成量显著减少,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在促使增生性瘢痕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T1的拮抗剂有望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Ⅱ型受体阻断剂和钙调神经磷酸激酶(CaN)的阻滞利环胞素A(CsA)对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将一定浓度的AngⅡ(10^-9~10^-5mmol/L),和AngⅡ10^-6mmol/L加上不同阻滞剂losartan、PD123319、环胞素A(浓度均为10^-5mmol/L)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刺激48h,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印迹方法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体外成功地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AngⅡ刺激48h后,FN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与AngⅡ浓度呈正比;加入losaartan和环胞素A后,FN原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单用AngⅡ组下降,而加入PD123319后,FN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单用AngⅡ组无明显改变。结论:AngⅡ可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FN合成,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AngⅡ的Ⅰ型受体介导完成,该作用可能与Ca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准确性. 方法以多底物纸片法检测 247株临床分离病原菌株产酶表型,评价头孢硝噻吩纸片法. 结果在革兰阴性杆菌中,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的敏感性分别为88.2%、79.4%、50.7%、28.9%,总特异性为100.0%;在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为100.0%,在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青霉素耐药菌株的敏感性为44.4%;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敏感性为62.5%. 结论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准确性因菌而异,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很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则主要是敏感性不高,阴性时需以其他方法补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所构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的组织相容性及其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自体神经组、硅胶管组、正常组。实验组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缝合成神经导管,其内充填去细胞的异体神经,修复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4月,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了解该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疗效。结果:该人工组织神经组织相容性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正常组>自体神经组>实验组>硅胶管组,实验组疗效与自体神经组接近,明显优于硅胶管组。结论:将去细胞的单环刺缢体壁和同种异体神经制成人工组织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李昊  彭文辉  朱梦云  陈维  李伟明  张毅  徐亚伟 《上海医学》2015,(3):193-195,198,196,197
目的评价普拉格雷与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高残留血小板反应(HTPR)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excerpt medical database)和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等数据库关于治疗HTPR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应用RevMan 5.0和Stata 12.0软件系统评估高剂量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治疗HTPR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纳入6项临床试验共242例患者。普拉格雷组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高剂量氯吡格雷组[加权均数差(WMD)=-86.50,95%CI为-108.53~-64.47,P<0.01],而HTPR率低于高剂量氯吡格雷组(OR=0.13,95%CI为0.07~0.23,P<0.01)。安全性比较中,普拉格雷并未有增加总的出血风险(OR=1.69,95%CI为0.67~4.25,P=0.27),但普拉格雷组发生小出血的风险增加(OR=3.11,95%CI为0.98~9.82,P<0.05)。结论对于HTPR患者,普拉格雷较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更为有效,且未增加总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血栓抽吸术与单纯PCI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STEMI患者358例,随机分入血栓抽吸组和对照组,每组179例。血栓抽吸组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后先行血栓抽吸再行PCI,对照组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后直接行PCI。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分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分级\],PCI术后6、12、18、24h监测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峰值、PCI术前和术后60min心电图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sumSTR)。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记录术后1年有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结果两组间术前各级TIMI血流、术中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以及病变血管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血栓抽吸组术后TIMI 3级、sumSTR>70%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sumSTR<30%的构成比,血浆CK-MB和cTnT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0.01)。术后1年随访中,两组间未用药,以及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和利尿剂的患者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和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Ⅳ级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PCI可有效减少STEMI患者术后无复流和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肌再灌注,并有助于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叠参考图像透视技术(Overlay Ref)对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方法 入选19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Overlay Ref组(97例)及对照组(97例).Overlay Ref组使用Overlay Ref技术(将参考图像以反白的形式叠加于透视屏上)辅助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操作.对照组常规方法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比较两组的总消融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曝光量、肺静脉隔离率及随访1年的成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环肺静脉电隔离术.Overlay Ref组的消融时间〔(89±13) min对(102±22) min,P<0.01〕和总消融术时间[ (139±22) min对(162±31) min,P<0.01]均明显比对照组短.Oveday Ref组的X线曝光量[( 13531±283) mGy对(13123±369)mGy]稍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环肺静脉电隔离率(97.9%对96.9%,P=NS)及随访1年的成功率(84.5%对81.4%,P>0.05)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verlay Ref技术可以易化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操作,缩短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