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HTRA2基因G1195A变异与华中地区汉族人群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提取208例散发性PD患者及234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直接测序方法检测HTRA2基因第7号外显子序列。根据Genbank检索到HTRA2基因序列,将正常对照者和散发性PD患者组测得的序列用DNAMAN7进行比对,寻找突变。结果 PD组与正常对照者DNA样品均未发现G1195A突变。结论 HTRA2基因G1195A变异不是华中地区汉族PD患者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水肿、自噬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Feeney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将72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TBI+ω-3 PUFA处理组(TBI+ω-3组)和TBI+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TBI+ 3-MA组)(n均=18),各组再根据3个时间点(创伤后第1、3、7天)分设3个亚组(n=6)。于不同时间点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表(mN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干湿重法测量损伤区脑组织水含量,于建模后第3天采用免疫荧光、PCR和Westerrn blot法测定自噬相关因子(LC3-Ⅱ、Beclin-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损伤后第1、3、7天,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TBI+ω-3组和TBI+3-MA组的mNSS评分(TBI组:12.42±0.27比1.34±0.32,12.07±0.27比1.16±0.29,10.22±0.39比1.22±0.30;TBI+ω-3组:12.05±0.23比1.34±0.32,11.38±0.21比1.16±0.29,8.20±0.21比1.22±0.30;TBI+3-MA组:11.93±0.20比1.34±0.32,11.09±0.19比1.16±0.29,7.93±0.17比1.22±0.30;P均=0.00)和脑水含量均显著升高[TBI组:(79.82±0.61)%比(71.87±0.43)%,(83.04±0.42)%比(72.13±0.53)%,(75.12±0.72)%比(71.78±0.38)%;TBI+ω-3组:(76.81±0.63)%比(71.87±0.43)%,(79.39±0.59)%比(72.13±0.53)%,(73.86±0.38)%比(71.78±0.38)%;TBI+3-MA组:(75.98±0.49)%比(71.87±0.43)%,(77.14±0.46)%比(72.13±0.53)%,(72.24±0.37)%比(71.78±0.38)%;P均=0.00]。模型建立后第3天,TBI组、TBI+ω-3组和TBI+3-MA组脑组织LC3-Ⅱ和Beclin-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0)。模型建立后第3、7天,TBI+ω-3组和TBI+3-MA组的mNSS评分均显著低于TBI组(TBI+ω-3组:11.38±0.21比12.07±0.27、P=0.04,8.20±0.21比10.22±0.39、P=0.01;TBI+3-MA组:11.09±0.19比12.07±0.27、P=0.01,7.93±0.17比10.22±0.39、P=0.00);模型建立后第1、3、7天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低于TBI组[TBI+ω-3组:(76.81±0.63)%比(79.82±0.61)%、P=0.04,(79.39±0.59)%比(83.04±0.42)%、P=0.01,(73.86±0.38)%比(75.12±0.72)%、P=0.03;TBI+3-MA组:(75.98±0.49)%比(79.82±0.61)%、P=0.01,(77.14±0.46)%比(83.04±0.42)%、P=0.00,(72.24±0.37)%比(75.12±0.72)%、P=0.02];第3天脑组织LC3-Ⅱ和Beclin-1的mRNA(TBI+ω-3组:P=0.04,P=0.01;TBI+3-MA组:P=0.01,P=0.00)及蛋白表达(TBI+ω-3组:P=0.01,P=0.03;TBI+3-MA组:P均=0.00)均显著低于TBI组。结论 ω-3 PUFA可减轻大鼠TBI后脑水肿,改善创伤后神经功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自噬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人经单鼻-蝶窦入路中的解剖学参数. 方法 前瞻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行头颅-颈CTA检查的294例成人的CT数据,行多平面重建并测量鞍底最低点-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1),上颌中切牙下端至外耳道连线与鼻腔底的夹角(∠2),鞍结节-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3),鞍背-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4),右/左侧蝶窦口-上颌嵴-鼻腔底的夹角(∠5/∠6). 结果 ∠1~∠6分别为(29.7±3.1)°、(29.5±3.1)°、(33.6±3.8)°、(28.8±3.6)°、(33.9±4.2)°、(33.6±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3、∠5、∠6大于∠l、∠2,∠4小于∠1、∠3,∠5、∠6大于∠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1与∠2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0.784,P=0.000). 结论 术前头颅CT多平面重建及相关解剖学参数的测定,有助于安全的打开蝶窦前壁及鞍底的开窗,上颌中切牙下端与双外耳道虚拟平面垂直于地面可作为经单鼻蝶窦入路的参考体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细胞凋亡、脑水肿、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以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TBI的保护及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Feeney DM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将9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TBI组,TBI+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选择性激活剂 anisomycin组(TBI+Aniso组);TBI+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TBI+ω-3组),TBI+ω-3多不饱和脂肪酸+JNK选择性激活剂 anisomycin组(TBI+ω-3+Aniso组),分别于伤后1、3、7 d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mNSS);采用干湿重法测损伤区脑组织脑水含量;TUNEL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测定细胞凋亡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特异标志物IBA-1的表达;PCR、Westerrn blot等检查脑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及上游JNK信号通路JNK、p-JNK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同期Sham组比较,其余4组细胞凋亡、脑水肿、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明显增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ω-3组大鼠创伤后脑水含量降低,尤其在脑损伤3 d后降低更为明显[(78.14±0.57)%比(82.31±0.81)%,P<0.01],神经功能评分相应的改善明显(P<0.05)。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降低大鼠TBI后升高的炎症因子TNF-α、IL-1α、IL-1β、IL-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抑制了炎症因子上游JNK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减轻大鼠TBI后脑水肿的程度,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伤后神经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减轻小胶质细胞介导的中枢性炎症反应,降低TNF-α、IL-1α、IL-1β、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迁移诱导蛋白7(migration inducing-protein 7,Mig-7)和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胶质瘤组织和正常对照组(外伤脑组织)中Mig-7的表达,CD34和PAS(periodic acid-Schif)双重染色法检测胶质瘤组织的VM,分析Mig-7的表达和VM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Mig-7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胶质瘤组织中Mig-7的阳性表达率为56.7%(34/60),正常对照组脑组织中Mig-7的阳性表达率为0%(0/10)。Ⅰ+Ⅱ级胶质瘤组织中Mig-7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Ⅲ级和Ⅳ级胶质瘤组织(P<0.001)。胶质瘤组织中VM的阳性率为70%(42/60),正常对照组脑组织中VM阳性率为0%(0/10)。Ⅰ+Ⅱ级胶质瘤组织中的VM数明显低于Ⅲ级和Ⅳ级胶质瘤组织(P=0.003,P<0.001)。Mig-7和VM与胶质瘤患者的级别有关(P<0.001,P=0.011)。Mig-7低表达组、中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5.00、36.00和10.00个月(P<0.05)。结论:胶质瘤组织中存在Mig-7的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级别有关;Mig-7可能促进VM的形成,且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医学界对冠心病老 -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方法很多,均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对其远期生存率或生活质量、心理、精神上的提高不甚理想。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对比和随访观察,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以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前往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诊疗的4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案资料和术后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例并发拔管综合症,2例并发穿刺口渗血血肿,1例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有所上升,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应用术后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诱导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大鼠C6胶质瘤细胞培养于含10% (FBS),100 mg·L-1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培养液中,置37℃5% CO2培养箱中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6胶质瘤细胞凋亡情况,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2 mg·L-1浓度的雷公藤甲素溶液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雷公藤甲素作用C6胶质瘤细胞24 h后,1.2 mg·L-1浓度对其凋亡诱导作用最为明显;雷公藤甲素可明显下调细胞中Bcl-2 mRNA及蛋白质表达,且该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而Bax mRNA及蛋白质表达呈上调趋势.结论:雷公藤甲素对C6胶质瘤细胞具有较好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Bax mRNA及蛋白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6(TRPC6)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阐明TRPC6与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关联性。方法:常规培养的不同侵袭能力乳腺癌细胞株分为MCF-7(低侵袭组)和MDA-MB-231(高侵袭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检测2组中TRPC6蛋白和mRNA的表达;将MDA-MB-23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SKF96365组,不同浓度SKF96365(5、25和40 μmol/L)预处理MDA-MB-231细胞,阻滞TRPC6通道,采用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高侵袭组MDA-MB-231细胞中TRPC6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低侵袭组MCF-7细胞(P<0.05);划痕实验, 5、25和40  μmol/LSKF96365组迁移细胞数(76.24±7.54、45.33±4.50和25.12±1.57)均少于空白对照组(130.48±9.55)(P<0.05);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不同浓度SKF96365(5、25和40 μmol/L)组迁移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侵袭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可通过上调TRPC6表达提高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提示TRPC6在乳腺癌转移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水肿、神经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Feeney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将8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TBI组,TBI+Gln处理组(TBI+Gln组)和TBI+Gln+内质网应激诱导剂 2-脱氧葡萄糖组(TBI+Glu+2-DG组)。分别于伤后1、3、7、14 d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mNSS);干湿比重法检测损伤区脑皮质脑水含量;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荧光、Westerrn blot方法测定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2、caspase-3、Bcl-2]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肌醇需求酶1(IRE-1)、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其余3组脑水含量和mNSS损伤评分明显升高,脑组织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12、caspase-3、Bcl-2)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IRE-1、CHOP)蛋白表达上调(P均=0.00);与TBI组比较,TBI+Gln组脑水含量明显下降[3 d:(81.39±0.59)%比(83.54±0.52)%,P=0.04; 7 d:(74.86±0.38)%比(77.32±0.66)%,P=0.03],治疗后7 d神经功能改善(8.63±0.22比10.37±0.29,P=0.03),凋亡因子caspase-12、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均=0.01),抗凋亡因子Bcl-2 表达增多(P=0.02),同时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IRE-1和CHOP蛋白表达减少(P均=0.00)。与TBI+Gln组比较,TBI+Glu+2-DG组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表达增加,脑水含量增高,神经功能损伤加重(P<0.05)。结论 谷氨酰胺处理能减轻伤后脑水肿,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TBI后神经功能行为,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BI后内质网应激反应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