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应用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研究登革热暴发流行的传播规律,并对灭蚊、病例隔离等防控措施的效果进行定量评价。 方法 根据登革热疾病的自然史建立登革热暴发流行的SEIR模型。收集2014年广州市的登革热暴发疫情数据,将模型与之拟合,利用χ2检验评价模型模拟数据与实际疫情数据的拟合优度,获得模型关键参数。应用模型模拟一起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社区暴发疫情,并对无干预、灭蚊、隔离、灭蚊+隔离状态下的疫情发展趋势及不同防控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寻找最优防控方案。 结果 通过模型模拟,在10 000人的社区中输入1例感染登革II型病毒病例,未干预状态下,登革热疫情发展很快,发病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疫情持续超过100 d,超过450人发病。采取隔离措施后,疫情控制效果不明显。采取灭蚊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采取灭蚊+隔离综合措施的效果和采取单项灭蚊措施效果无差别,越早采取灭蚊措施效果越好。 结论 在登革热的暴发疫情处置中,灭蚊是最关键的防控措施,一旦疫情在人群中形成传播,隔离并不能达到阻断传染源的目的 ,只能作为疫情控制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甲基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 binding protein 2,MeCP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长江以南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易感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病例141例,对照144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对rs2239464、rs2075596两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在不同的遗传模式下分析两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根据赤池信息准则(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a,AIC)值最小原则,筛选最优模型.结果 在显性、隐性、相加及相乘遗传模式下,两位点基因型或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遗传模式下,rs2239464、rs2075596位点GG/AG基因型为SLE的保护性基因型(ORrs2239464=0.528,95%CIrs2239464∶0.315~0.885;ORrs2075596=0.435,95%CIrs2075596∶0.264~0.717).隐性遗传模式下,rs2239464、rs2075596位点GG基因型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的保护性作用(ORrs2239464=0.108,95% CIrs2239464∶0.013~0.863;ORrs2075596=0.097,95%CIrs2075596∶0.012~0.771).相加遗传模式下,以AA基因型为参照,rs2239464位点GG基因型为SLE的保护性基因型(OR=0.094,95%CI:0.012~0.758),rs2075596位点AG及GG基因型也具有保护性作用(ORAG=0.498,95% CIAG∶0.298~0.832;ORGG=0.077,95% CIGG∶0.010~0.612).相乘遗传模式下,rs2239464、rs2075596两位点的G等位基因为SLE的保护性等位基因(ORrs2239464=0.503,95% CIrs2239464∶0.319~0.793; ORrs2075596=0.445,95% CIrs2075596∶0.289~0.686). rs2239464,rs2075596位点的最优遗传模式均为相加遗传模式.结论 在中国长江以南汉族人群中MECP2基因rs2239464,rs20755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SLE相关,突变等位基因G可能是SLE保护性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下颈椎不稳主要是指各种暴力致C3~7节段骨折和(或)脱位、韧带损伤、颈椎活动度异常并出现一系列相应临床症状者,常并发脊髓损伤。需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重建颈椎稳定性、挽救脊髓功能。我院在1999年8月至2008年6月间,采用颈前入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合并脊髓损伤的外伤性下颈椎不稳,获随访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80例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自锁钛板固定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出现钛网下沉,1例出现钛网下沉、钛板及螺钉松动,3例出现钛板及螺钉松动,5例未按要求严格佩戴外固定支具,所有患者失败时间均在12w内。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早期内固定失败与患者年龄、钛网直径、固定节段长短有关,应根据不同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长沙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长沙市2020年1月1日—3月6日期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1月1日—3月6日期间长沙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42例,重症率15.70%;长沙市每日报告确诊病例数自2月3日以来整体呈下降趋势。209例出院病例的住院天数为5~37 d,平均住院天数为(16.91±7.32)d;发病以30~50岁年龄组为主(23.95%),50岁以上人群的重症率最高(26.26%, χ2=14.124,P=0.001),职业以家务及待业(16.53%)和离退人员(15.70%)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65.70%)、干咳(41.74%)和乏力(33.06%)。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数虽呈下降趋势,但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需加强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长沙市2012—2018年手足口病季节性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长沙市2012—2018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其季节性特征。结果 2012—2018年长沙市共报告205 988例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是389.91/10万。发病人群以<4岁儿童(83.34%)为主,以散居儿童(75.29%)和幼托儿童(21.71%)为主。发病集中度M=0.32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圆形分布r=0.31,α=175.82°(87.02°,264.62°)(Z=18 648.533,P<0.001),发病高峰日为6月27日,流行高峰期为3月29日—9月25日。结论 2012—2018年长沙市手足口病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应在该疾病流行期前和流行期间加强重点人群防控。  相似文献   
9.
中国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关键控制措施效果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常微分方程(ODE)模型研究基孔肯雅热(CHIK)在社区暴发及流行的传播动力学规律,并评价灭蚊、病例隔离等关键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 根据CHIK的疾病自然史建立适合CHIK暴发特点的ODE模型。收集中国CHIK暴发疫情数据,将模型与实际疫情数据拟合,获得模型关键参数,模拟无干预情况下的暴发疫情特点。然后加入灭蚊和隔离措施,评价不同干预措施的防控效果。结果 ODE模型显示,在无干预的情况下,在11 000人的社区中输入1例病例,累计发病人数将超过941人,罹患率超过8.55%。不同时间采取隔离措施,结果显示,由于病毒已经在蚊虫中持续存在了一定时间,隔离效果不理想,发病人数和自然状态相比虽有降低,但疫情持续时间却未见减少;不同时间采取灭蚊措施,防控效果显著,越早灭蚊,效果越好;“灭蚊+隔离”措施的效果与只采取灭蚊措施的效果相同。结论 在CHIK的暴发疫情处置中,最重要的防控措施为灭蚊,但在不能杀灭所有蚊虫时需要采取病例防蚊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按照JOA评分系统评价脊髓功能,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内固定松动脱落等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8—50个月,平均18个月。45例均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无钢板和螺钉松脱或断裂。术后JOA评分均改善,优10例,良23例,可12例,优良率73.3%。结论颈前路带锁钢板能提供术后即刻稳定,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提高植骨融合率,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