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文献证实,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神经肽Y(NPY)起源于颈内神经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报告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NPY和SOD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价值做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及山西省运城市两地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间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终止抗病毒治疗(ART)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以开始治疗时间作为进入队列时间,Kaplan-Meier法绘制ART终止治疗、死亡、停药的累计发生率曲线, 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运城市纳入分析1 006人,ART随访时间M=49.59(QR:20.02~92.84)个月;南京市纳入分析976人,ART随访时间M=19.93(QR:11.48~34.07)个月。运城、南京地区ART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4年、8年终止治疗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19%、9.23%、11.08%、13.75%、17.74%、27.66%,3.01%、5.17%、7.47%、10.97%、17.45%、28.7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停药的风险越低,但死亡风险越高;离异/分居/丧偶者停药的风险较未婚者高;采血浆或输血传播是停药的保护因素,静脉吸毒是停药和终止治疗的危险因素,同性性传播者死亡风险较低。治疗起始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停药的风险越高,死亡的风险越低;观察截止时患者的WHO临床分期越高,则终止治疗、停药、死亡的风险均越高。结论 运城、南京地区ART保持情况整体较好,建议加强年龄较小、离异/分居/丧偶者、静脉吸毒者、开始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现时WHO临床分期较高者的干预,以减少停药。加大检测覆盖面,尽早发现及治疗,以减少HIV/AIDS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CdR or DAC)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和AN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台盼蓝拒染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Annexin Ⅴ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 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信号通路中Caspase-8 、Caspase-9活化及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情况.结果:DAC和 TSA对Ishikawa和AN3细胞均有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作用,联用后抑制作用更强.单用DAC或TSA均可诱导细胞凋亡.单用DAC或TSA对细胞G1期无影响,单用TSA使G2/M期细胞比例增高,联合用药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Western blot检测表明,DAC和 TSA诱导了Caspase-8、Caspase-9裂解活化及PARP裂解.结论:DAC与TSA协同可抑制细胞生长,并使细胞阻滞在G1期,且细胞凋亡发生的时相不同于单独用药组.  相似文献   
4.
潘燕  陈方方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080-2081
目的:观察在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同时采用高压氧舱治疗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30例,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粉针静点,维生素B1、弥可保注射液肌注,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舱治疗。对照组30例,仅使用上述药物,不用高压氧舱治疗。其他治疗两组相同;观察两组病人耳聋、耳鸣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同时采用高压氧舱治疗的疗效高于不使用高压氧舱治疗,说明高压氧舱是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天津市高一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相关因素,与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天津地区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对所有高一学生进行匿名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信息等条目。结果 调查对象共1 082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34.3%(371/1 082)。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知识的比例为71.9%(778/1 082),既往接受过性健康知识的比例为59.4%(643/1 082),2类学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插入性性行为的比例为7.0%(76/1 0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相比,OR=0.41,95% CI:0.29~0.59)、无性健康知识需求(与有需求相比,OR=0.62,95% CI:0.43~0.91)、未关注艾滋病宣传材料(与关注相比,OR=0.41,95% CI:0.30~0.56)、不知晓安全性行为(与知晓相比,OR=0.55,95% CI:0.39~0.77)和不知晓正确使用安全套(与知晓相比,OR=0.33,95% CI:0.24~0.46)的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 调查的天津市高一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有的学生发生过插入性性行为。性健康知识对艾滋病知识有显著影响,需加强高中生的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疫情估计与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监测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监测资料来源的多样性,艾滋病疫情估计与预测方法已成为了解艾滋病流行状况及预测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为此国内外学者采用了多种方法对艾滋病疫情进行了估计与预测。本研究对目前常用艾滋病疫情估计与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应用、优点及局限性进行综述,为疫情估计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从有创过渡到无创机械通气的适宜时机。方法将28例AE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3~5d后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拔除气管导管改面罩机械通气,B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例数、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A、B两组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0例和5例(P=0.027);死亡例数为O和3例(P=0.217);有创机械通气3~5d后尚需机械通气时间为(7.8±3.4)d和(15.6±9.3)d,P〈0.05;住院时间为(15.8±4.7)d和(23.6±10.8)d,P〈0.05。结论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作为有创通气与无创通气切换点救治AECOPD急性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3~5d后拔除气管导管改面罩机械通气,能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前,HIV感染者晚发现情况不容乐观,对HIV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成本和预后以及HIV传播有重大影响,是评估HIV检测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对HIV感染者晚发现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制定和改善我国HIV检测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成年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的流行特征,探索性分析影响成年女性感染HIV的潜在因素。方法 收集2011-2015年我国新发现15岁女性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人口学、行为学信息,分析该人群的传播途径特征和流行趋势变化。结果 2011-2015年每年新发现成年女性HIV/AIDS病例数有所上升。异性传播尤其是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其构成比逐年上升。2012年开始,40~94岁组女性感染者为首要受累人群,非婚异性性行为和配偶/固定性伴感染均占较大比例;40岁女性病例的报告数和构成比基本稳定,20~24岁年龄组出现下降,以非婚异性性行为接触为主要感染方式。结论 新发现女性病例的年龄峰值向高年龄组推进,应重视高年龄组女性艾滋病防治工作。扩大检测尽早发现感染者,避免女性被动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现有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报告病例的重复报告和诊断报告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丙肝疫情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下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中2009—2011年中国丙肝报告卡,计算中国及部分省份2009—2011年年度内和年度间重复报告率。收集天津、吉林、浙江、河南和广东5省(直辖市)2011年诊断并报告过丙肝实验室诊断病例的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资质情况,以及上述5省部分"有丙肝核酸检测资质"医疗机构的丙肝实验室诊断病例的医学信息,了解实验室诊断病例诊断报告情况。使用SPSS18.0和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中检验水准α取0.05。结果 2009—2011年年度内重复报告率全国平均3.8%,天津1.2%、吉林2.7%、浙江1.4%、河南4.4%、广东2.9%;剔除各年年度内重复报告病例后,该3年年度间重复报告率全国6.9%,天津2.9%、吉林6.1%、浙江4.5%、河南7.7%、广东5.6%。2011年全国报告154 122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共来自8680家报告单位,在5省份调查的517家医疗机构中,48.4%"无丙肝核酸检测资质";核查的857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中,32.8%符合报告标准。结论重复报告对于丙肝疫情的准确判断有一定影响。应加强网络直报的实名制管理,提高病例的可查重性。强化丙肝临床诊断和报告管理规范,提高实验室诊断能力。加强培训督导,提高丙肝疫情监测和管理能力。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丙肝的预防、就诊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