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病理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病理切片,学习病变组织的结构特征,为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理论基础。传统病理学实验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数字化切片库可以弥补传统病理学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更具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内毒素(LPS)与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KCs)培养上清(KCCM)及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s)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探讨LPS刺激HSCs表达CTGF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HSCs、KCs。培养72h的KCs经1mg/LLPS刺激48h后收集上清标记为KCCM1。未经LPS刺激的上清标记为KCCM0。将培养72h的HS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KC—CM0组、LPS组、KCCM1组、PDTC组、(PDTC+LPS)组、(PDTC+KCCM1)组。各组HSCs经相应的处理48h后,Westernblot检测各组HSCs表达CTGF水平,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型胶原含量。结果各组HSCs中CTGF蛋白表达水平为:空白对照组(1.95-±0.67)、KCCM0组(2.15±1.10)、LPS组(4.56±4.16)、KCCM1组(5.21±3.23)、PDTC组(0.06±0.02)、(PDTC+LPS)组(0.10±0.08)、(PDTC+KCCM1)组(2.77±4.08)。LPS与KCCM1作用于HSCs后CTGF表达增加(P〈0.05);PDTC几乎可以完全阻断正常及LPS刺激的HSCs表达CTGF(P〈0.01),但只能降低KCCM1组CTGF的表达(P〈0.05):KCCM1组HSCs上清中I型胶原的含量增加(P〈0.05)。结论LPS可直接通过HSCs内的NF—κB通路使其表达CTGF水平上调,LPS刺激的KCs还可能通过其他途经使HSCs表达CTGF水平上调。  相似文献   
3.
不同抗氧剂对利凡诺溶液稳定性的影响考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郑永  李岑  周远大  何海霞  陈峰杰 《中国药房》2003,14(12):752-753
目的 :考察在利凡诺溶液中分别加入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依地酸二钠后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通过加速试验比较利凡诺溶液在加入不同抗氧剂前后的稳定性。结果与结论 :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依地酸二钠均不能有效提高利凡诺溶液的稳定性 ,硫代硫酸钠反可使利凡诺溶液的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4.
穿琥宁药代动力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穿琥宁经小肠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和小肠给药组。小肠给药组小鼠麻醉后,直接在小肠灌注穿琥宁CMC-Na混悬液,静脉注射组为静脉注射穿琥宁溶液,给药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经3p97药动学程序处理,穿琥宁经小肠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药代动力学模型,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5.88%。结论小鼠经小肠灌注穿琥宁有一定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5.
穿琥宁肠溶胶囊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穿琥宁肠溶胶囊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家犬 6只 ,随机分为 2组 ,采用单剂量交叉给药方案 ,分别给犬单剂量静脉注射或口服穿琥宁肠溶胶囊 ,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的血中药物浓度 ,3p97药动学程序处理。结果 穿琥宁肠溶胶囊的药 -时数据符合二室模型 ,Cmax为 2 4 .3μg·ml-1,Tmax为 1.2 6h ,AUC(0→∞ ) 为 2 92 84 μg·ml-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30 .0 3%。结论 穿琥宁肠溶胶囊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生命健康教育馆在医学院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融合医学多学科内容为一体的生命健康教育馆,不仅是医学生学习、巩固知识的基地,也是广大群众认识生命、普及健康知识的场所。因此,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建立生命健康教育馆,以充分发挥生命健康教育馆在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提升健康教育水平,服务地方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内毒素对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增殖活化过程中ERK1/2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链霉蛋白酶、Ⅳ型胶原酶以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原代HSCs,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和PDTC(Pyrrolidinedithiocarbamic acid,NF-κB抑制剂)组。在培养至第5d时,内毒素组和PDTC组加入终浓度为lμg/ml的内毒素刺激细胞,PDTC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15μmol/L的PDTC,30min后收集各孔HSCs,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P-ERK1/2水平。结果内毒素刺激原代培养HSCs后,与对照组相比P-ERK1/2水平明显上升(P<0.01),NF-κB抑制剂PDTC能显著降低该变化。结论内毒素可直接刺激大鼠原代HSCs引起胞内ERK1/2信号传导通路活化,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内毒素刺激的原代HSCs所导致ERK1/2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穿琥宁肠溶胶囊的制备与溶出度.方法: 通过体外溶出度的测定选择最佳制备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穿琥宁的含量.结果: 最优处方制备的穿琥宁肠溶胶囊在45 min时的体外溶出度为98.36%;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3~138 μg·ml-1,回归方程为A=20 469.9 25 429.9C(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0%.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体外溶出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氧氟沙星是氟喹诺酮类的合成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优点[1];甲硝唑为抗厌氧菌和阴道滴虫的首选药品[2]。临床常见的妇科阴道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合并感染,采用全身抗感染疗法疗效欠佳。为增进疗效,降低全身用药的毒副作用,我们研制了可局部使用的以氧氟沙星和甲硝唑为主药的复方氧氟沙星阴道栓。1仪器与试药 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可谓波长检测器,C-R7Ae plus数据处理机(日本导律)。 氧氟沙星(成都制药二厂),甲硝唑(武汉制药厂),复方氧氟沙星栓(自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