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丁昊  邓琳  陈立珂  陈岷辉  游潮 《四川医学》2011,32(2):212-214
目的探讨硬膜下积液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关系以及影响硬膜下积液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2例硬膜下积液患者进行连续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组与未形成血肿组,回顾分析两组间在年龄、伤后GCS评分、硬膜下积液厚度、硬膜下积液CT值等因素间有无差异。结果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组患者与未形成血肿组患者的伤后硬膜下积液厚度与积液CT值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下积液存在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趋势,对于CT检查发现硬膜下积液相对较厚、CT值相对较高患者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丁昊  邓琳  陈岷辉  陈立坷  李涛 《四川医学》2018,39(10):1104-1107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前后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ation,rScO2)的变化及对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ology,NIRS)检测手术前后rScO2水平,对手术前后rScO2的变化进行分析。患者随访至术后6月,以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判断,术后6月内死亡及术后6月Barthel指数在40分以下者,归入预后差组,术后6月Barthel指数在40分以上者归为预后良好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rScO2水平,以及rScO2变化情况。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rScO——2(62.81±3.94)较手术前(60.11±3.21)有明显升高,恢复良好组与恢复差组术前rScO2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恢复良好组rScO2水平(65.23±2.57)较恢复差组(60.87±3.81)升高明显。结论 手术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rScO2水平,术前、术后rScO2的变化水平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开颅夹闭术及栓塞治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开颅夹闭术治疗30例(夹闭组),栓塞治疗15例(栓塞组)。入院时、术后1、2、3、7 d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rScO2。结果 夹闭组术后2、3 d rScO2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栓塞组术后1、2、3、7 d rScO2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3 d,夹闭组rScO2明显低于栓塞组(P<0.05),但术后7 d两组rS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栓塞治疗比较,开颅夹闭术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早期rScO2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浓度、内皮素-1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二者与脑血管痉挛发生发展的关系,为a NSAH后CVS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实验组分别于入院时、术后3 d、术后1 w、术后2 w早晨抽取空腹血,并于当天进行TCD检查;对照组病例均静息30 min后抽取空腹血。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v WF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检测ET-1含量。结果 (1)术后1 w组与其他实验组v WF浓度、ET-1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 w血清v WF浓度、ET-1含量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CVS组和非CVS组血清v WF浓度与ET-1含量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VS组与非CVS组血清v WF浓度与ET-1含量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VS组v WF浓度、ET-1含量与术前CVS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实验组中血清v WF、ET-1含量与脑血管痉挛程度正相关(v WF:r=0.78613,P0.01;ET-1:r=0.61904,P0.01)。(4)血清v WF浓度与ET-1含量呈正相关(r=0.496,P0.01)。结论血清v WF和ET-1可作为a NSAH后CVS的预防、疗效观察、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乳酸脱氢酶-A亚基(LDH-A)在人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收集67例脑胶质瘤标本(WHO Ⅱ级25例、Ⅲ级22例、Ⅳ级20例)及10例行内减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LDH-A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脑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LDH-A阳性表达率在Ⅲ、Ⅳ级胶质瘤中分别为68.2%、75.0%,均显著高于Ⅱ级胶质瘤(32.0%)(P<0.05).胶质瘤病理级别与LDH-A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522,P<0.05).结论 LDH-A在胶质瘤中高度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随着病理级别增加而上升,这提示胶质瘤中存在糖酵解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7.
兰宗铭  陈岷辉 《四川医学》2006,27(7):726-727
目的探讨小切口Keyhole手术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本组20例采用Keyhole技术,患者置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采用颞部耳前直切口,长5.0cm,骨窗大小约3.0cm×3.0cm,脑内操作冷光源照明。结果生存质量Keyhole组良好生存率优于开骨瓣组,P<0.01。结论采用小切口Keyhole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极大地减少了对脑组织的牵拉和损伤,疗效好,省时经济。  相似文献   
8.
丁昊  邓琳  陈立坷  陈岷辉 《四川医学》2011,32(10):1608-1610
目的探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对破入脑室的自发性脑干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对41例破入脑室的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采取的内科保守治疗(内科治疗组),18例在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采取侧脑室穿刺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手术组),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内科保守治疗组病死率47.83%、预后良好率13.04%,手术组病死率22.22%、预后良好率38.8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治疗破入脑室的自发性脑干出血在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方法利用CT定位对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生存质量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Ⅰ-Ⅲ级28例(77.8%)Ⅳ-Ⅴ级4例(11.1%),死亡4例(11.1%)。结论小骨窗开颅术快捷、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机、手术技巧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总结4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对4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存活3l例,其中良好13例、中残7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7例,死亡率35.4%。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上以伤后长时间昏迷,CT表现脑实质小灶性出血、密度减低或正常为主要特点,治疗以早期治疗、保持呼吸道通道、亚低温、防止并发症等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