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胃肠道非上皮源性的间质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发生率为1/10万~2/10万,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其中大部分位于胃(52%~58%)阁,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胃间质瘤的主要手段,腹腔镜技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结合胃镜定位,逐渐应用于胃间质瘤手术中。近年来笔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2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 目的 研究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TLG)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进行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8例均顺利完成TLG,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2例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保守治疗后好转。本组病例中远端胃大部切除45例,采用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20例,采用毕Ⅱ式胃空肠吻合25例;全胃切除13例,均采用食管空肠侧侧吻合。手术时间160-340min,平均(220±35)min。术中出血60-350ml,平均(125±50)ml。清扫淋巴结18-40枚,平均(26±6)枚。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9±2)d。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肝嗜酸性肉芽肿(HEG)属于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一种,是临床少见疾病。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极易误诊为其他肝脏疾病。2012年9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l例HEG患者,探讨该类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技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端胃癌D2根治术的合理手术路径.方法:分析23例行腹腔镜端胃癌D2根治手术治疗的手术路径.结果:23例中22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32±35)min,术中出血平均(130±50)mL,平均清扫淋巴结(19±5)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4 d.结论:腹腔镜端胃癌D2根治手术遵循从下到上、从右到左、从胃大弯到胃小弯的操作顺序是合理、可行的,淋巴清扫时,胰腺是手术操作的主要解剖定位标志,胃十二指肠动脉是最重要的血管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手术并发症的同期或再次腹腔镜下处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7例腹腔镜胆道手术并发症经腹腔镜下处理的方法 和结果 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中发现肝总管损伤3例,胆囊床肝中静脉损伤出血3例,胆囊管残端同缩和十二指肠损伤各1例;术后发现胆漏6例,胆囊床和胆囊动脉出血各1例,戳孔疝1例.该组病例均经同期或再次腹腔镜处理治愈,未增加腹部戳孔,术后平均住院3.7 d.胆管修复者平均随访7.7个月,无胆管狭窄发生.结论 腹腔镜胆道手术并发症,对已掌握丰富微创技术者,大多数能在腹腔镜下获得安全、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性肝破裂非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非手术治疗30例闭合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非手术治疗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治愈率93.33%,其中2例并发肝脓肿.经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冲洗,治愈出院,并发症发生率6.67%。中转手术2例,中转率6.67%。结论在严密监测及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的条件下,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肝外伤是安全、可行的。但对非手术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发生延迟性出血者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某幼儿园14名儿童发生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集体性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原因。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时间、年龄、班级分布情况、进食史分析,对可疑剩饭菜、病人呕吐物和粪便进行肠道病毒检测、食物中毒常规致病菌检测,对病人进行血白细胞计数、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检测。结果 14名患者均有共同进食史,发病罹患率为41.18%(14/34),以3岁组发病人数最多,为8例,病例集中在小班,为11例,流行时间1d;采集的15份样品中3份病人呕吐物、2份大便样本检测出诺瓦克病毒,8份样本诺瓦克病毒PCR阳性。结论 这是一起由诺瓦克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细针穿刺导管空肠造口术(FKJ)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6例晚期恶性肿瘤进展导致完全性上消化道梗阻患者,充分知情后全麻下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FKJ,其中4例行术中导管浆肌层潜行加包埋。结果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通过导管行营养支持治疗。6例患者均接受相应的化疗,耐受性好,出院后继续居家营养支持治疗。随访4~6个月,2例未行浆肌层潜行加包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肠液外渗,另4例患者未出现肠液外渗。术后生存期2.5~5.3个月,中位生存期3.3个月。结论腹腔镜辅助小切口FKJ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安全可行,可为患者后续抗肿瘤治疗提供保障,术中浆肌层潜行加包埋可有效预防术后肠液外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金华市中心医院对7例术前诊断为脾脏良性病变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 例患者脾脏病灶直径为6~15 cm,平均直径9.1 cm;4例位于脾脏上极,3例位于脾脏下极。7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100~205 min,平均(165±17)min。术中出血量为70~230 mL,平均(148±56)mL。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2~5 d;术后住院时间5~7 d。术后无腹腔大出血、消化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