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能CT心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患者行双能CT心脏检查,其中11例于1周内行MRI延迟增强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共15个节段在双能心肌灌注和MRI延迟增强显示,但是MRI显示病变范围均大于双能心肌扫描,另共有6个节段的病变仅在MRI心肌灌注上显示,病变直径均小于1 cm。结论在心率合适的患者中利用单次对比增强双能量CT心脏成像,在不增加射线剂量的前提下可同时获得优良的冠状动脉和心肌灌注成像。  相似文献   
2.
李伟  许琦  陈伏庆  刘铁 《浙江实用医学》2011,16(2):137-138,F0003
目的探讨带Cuff深静脉双腔导管双源CT上腔静脉系造影的方法与应用。方法总结18例接受DSCT上腔静脉系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有无置管后并发症。结果 18例患者上腔静脉系造影显示满意,导管周围附壁血栓显示清晰。结论双源CT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结合适当的造影方案,可充分显示上腔静脉系血管及深静脉留置管情况。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种新的微创介入技术,通过向骨折椎体内灌注骨水泥来增加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迅速减轻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疼痛.本院2003年3月至12月,共完成28例30节椎体的微创介入治疗,近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低场强MR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低场强MR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2 2例经低场强MRI检查,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5例为进一步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动静脉畸形(AVM)病例,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低场强MRI检查中,异常的血液流空征象为直接征象,脑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组织萎缩、铁环征等均为间接征象。结论 低场强MRI对AVM有定性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隐性骨折是指凭借常规X线片和临床表现不能确诊,但实际存在的骨折。X线片甚至CT检查不能显示隐性骨折的异常征象,在临床容易漏诊,延误治疗。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平面成像,在诊断隐性骨折中具有明显的优势。2007年10月至2010年11月,笔者采用MRI检查准确诊断45例椎体隐性骨折,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3.0T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梗死后脑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梗死后脑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后疑有脑出血患者行CT检查,同时行MRI常规序列(T2WI、T1WI、DWI)扫描及SWI扫描,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4例患者CT扫描证实为梗死后脑出血,SWI诊断脑出血34例,T2WI诊断19例,T1WI诊断21例,DWI诊断25例。SWI、T2WI、T1WI和DWI诊断梗死后脑出血的敏感度分别为100.0%、59.0%、61.4%和73.0%,特异度分别为100.0%、65.2%、68.0%和65.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68.1%、71.0%和75.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60.3%、57.2%和78.3%,约登指数(正确指数)分别为1.0、0.24、0.29和0.38。诊断试验秩和比法分析示SWI、T2WI、T1WI和DWI各序列的秩和比值(RSR)分别为1.0、0.3、0.5和0.7。结论:SWI诊断梗死后脑出血比MRI常规扫描序列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急性脑梗死及溶栓治疗后常规复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食道癌切除术后的患者,由于吻合口狭窄,并且不断加重,最后连进食流质(汤水)都十分困难,病人极度虚弱,曾四次发生晕厥,若不采取措施,患者生命难以延续。患者已不能耐受再次手术治疗,更何况术后仍难以避免吻合口的再度狭窄。浙江医院放射科采用食道支架置入新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病人当天即可进食,目前正在康复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经肝动脉加温化疗治疗肝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肝恶性肿瘤61例,经肝动脉加温化疗168次.灌注温度为43℃~45℃、流速20ml/min~50ml/min、总量600ml~1000ml、时间30min~60min.化疗药物(5Fu0.75g~1.0g、MMC12mg~20mg、DDP60mg~80mg)三药联用.[结果]经两次以上治疗,随访6~48个月,资料完整61例.近期有效率88.5%(CR3、PR51例、NC7例),术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窝部灼热感、全身发热及出汗等,术后副反应与常温法相近.[结论]通过导管将热疗与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肝恶性肿瘤有肯定疗效,且没有严重副反应.今后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灌注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颅内神经元肿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颅内神经元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和MRI对该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不病理证实的神经元肿瘤10例,回顾分析其CT及MRI表现,结果 节细胞胶质瘤3例;中枢神经细胞瘤3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上皮肿瘤(DNT)3例(7个病灶),肿瘤外形呈脑回状或结节脑回状,2个局灶性者呈中度强化,其余无明显强化。多纤维组织性婴儿节细胞胶质瘤(DIG)1例,病灶囊变明显,可见钙化,肿瘤实体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部分神经元肿瘤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仅造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是困难的,须结合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该类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螺旋CT所显示冠状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其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对50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及冠脉造影,2种方法检查时间间隔<3月。螺旋CT采用层厚为10mm,螺距1.5pitch进行扫描。冠脉造影采用常规的Judkin法。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指管径缩小>50%。结果钙化在前降支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回旋支、右冠脉及左主干。发现钙化的81支血管中,冠脉造影证实有48支狭窄(59.3%);56支血管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狭窄,其中85.7%(48支)有钙化。本组总的特异性77.1%,敏感性为85.7%,准确性为62.7%。结论螺旋CT检出冠状动脉钙化简便易行,无创伤性,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可用于临床预测及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