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雌激素对脑创伤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万欣  张志民  张凤侠  邢伟 《江苏医药》2007,33(8):844-845,I0003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急性脑损伤(TBI)后不论是病理生理还是预后上都存在着性别差异.事实证明,当给予脑损伤的动物或人外源性雌激素替代后明显改善了脑缺血和脑创伤的预后.雌激素的脑保护作用公认为与其抗氧化效应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创伤后雌激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为临床开发脑创伤治疗药物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温对人工肾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8/12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完成。选择2004-11/2006-12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人工肾透析的患者20例,患者均采用两种不同温度的透析液进行透析,即低温透析(35.0℃)与常温透析(37.0℃),透析后达干体质量。透析前患者休息15min后测量血压、心率,透析进行过程中每30min测血压、心率及超滤量。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透析前及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及超滤量,并观察患者低血压时有无不适症状。透析剂量3次/周,4h/次。结果: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共行低温透析160次,常温透析160次。①低温透析前后患者的心率无明显改变,常温透析时心率较透析前略升高(86.5±6.9,75.6±8.2)次/min,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有所降低;与常温透析相比,低温透析时患者的心率明显下降[(78.4±7.1)次/min(P<0.05)],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升高(P<0.05),超滤量明显升高(P<0.05)。②低温透析时低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透析(10%,91%,P<0.05)。结论:与常温透析相比,低温透析时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心血管功能比较稳定。低温是降低人工肾透析中低血压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长激素与心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 hGH)是含191个氨基酸的多肽,由腺垂体分泌.其分泌受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HRIH)的双重调解,同时hGH本身和生长介素对其分泌亦有负反馈作用.其它因素(营养状况、低血糖、运动、精神紧张等)亦可影响其分泌.生长激素(GH)呈脉冲式分泌,特别是在夜间睡眠时,GH浓度在深睡1小时左右出现分泌高峰,往往与慢波睡眠时相一致.在儿童和青年每24小时有5~9次脉冲.GH为人体终生分泌激素,随年龄增长,分泌逐渐下降[1].  相似文献   
4.
背景:人工肾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哪种整体营养评估方法更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尚无定论.目的:比较3种营养评估方法在人工肾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评估中的地位.方法:选择人工肾透析患者62例,分别应用主观整体营养评估SGA、改良定量主观营养评估MQSGA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及各种生化指标作为客观营养指标;按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各营养指标及营养评分有无差异,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结果与结论:升高组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较正常组严重,无论哪种评分法均值均表明两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但两组MIS评分值差异明显,说明MIS评分更能反应Ⅱ型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态.无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还是控制年龄、身高、体质量后的偏相关分析,MIS评分法与传统SGA和MQSGA法比较,均与更多主观、客观营养指标相关,提示MIS法在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评估中更具优势,更能准确地评估其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5.
血气分析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监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患者轿气结果,进而通过血气分析对肺功能进行评价,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直视心脏手术的患者40例,分别于围术期不同时间(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术后72小时、术后6天)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以了解体外循环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体外循环对肺功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并在术后短期有进展趋势,术后3天开始逐渐恢复,但术后6天仍未恢复术前水平。结论: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肺功能明显下降,且术后短期内有进展趋势,加强术后呼吸管理。吸氧持续到术后4天以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背景:人工肾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哪种整体营养评估方法更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尚无定论。目的:比较3种营养评估方法在人工肾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评估中的地位。方法:选择人工肾透析患者62例,分别应用主观整体营养评估SGA、改良定量主观营养评估MQSGA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及各种生化指标作为客观营养指标;按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各营养指标及营养评分有无差异,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结果与结论:升高组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较正常组严重,无论哪种评分法均值均表明两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但两组MIS评分值差异明显,说明MIS评分更能反应Ⅱ型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态。无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还是控制年龄、身高、体质量后的偏相关分析,MIS评分法与传统SGA和MQSGA法比较,均与更多主观、客观营养指标相关,提示MIS法在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评估中更具优势,更能准确地评估其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研究主观整体营养评估(SGA)、改良定量的SGA(MQSGA)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3种营养评估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MHD患者62例,分别应用SGA、MQSGA和MIS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及各种生化指标.分别将SGA、MQSGA和MIS评分值与各种客观营养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SGA分别与年龄、TSF、MAC、MAMC、BUN、SCr、Alb、PA等指标相关(P<0.05),MQSGA分别与年龄、TSF、MAC、MAMC、BUN、SCr、Alb、PA、Hb、nPCR等指标相关(P<0.05),而MIS与年龄、TSF、MAC、MAMC、BUN、SCr、Alb、PA、Hb、TIBC、hs-CRP、nPCR等指标相关(P<0.05).进一步多元回归显示,SGA、MQSGA、MIS 3种评估方法与营养指标呈明显相关(P<0.05),以MIS与其相关性最为密切,复相关系数最大(r=0.763),其次为MQSGA(r=0.713),SGA相关性最小(r=0.704).结论 与SGA、MQSGA 2种营养评估方法相比,MIS作为一种定量营养评估方法,更能准确地评估MHD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浓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再住院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确诊为CKD 5期且开始MHD治疗的两次或两次以上入院的患者45例,并选取同期未再住院的MHD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进入血透时的年龄、性别、终末期肾衰(ESRD)的病因、开始血透时ALB浓度,发生再住院时的时间、原因以及再入院的ALB浓度. [结果]MHD发生再住院的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6~83岁,平均年龄(60±14.6)岁;对照组45例,男26,女19例,年龄24~79岁,平均(59±15.8)岁.再入院时的原因依次为:心功能不全呼吸道感染重建血管通路脑血管病低血压心率失常-心动过缓消化道出血.开始血透时再住院组ALB浓度为(31.76±2.58) g/L,对照组为(33.58±1.68) 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6,P<0.05);再住院时再住院组ALB浓度为(30.68±3.84) g/L,对照组为(37.56±4.16) 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22,P<0.05). [结论]低浓度的ALB值与MHD患者再住院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旦诊断ESRD,尽早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会减轻营养不良,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人工肾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哪种整体营养评估方法更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尚无定论。 目的:比较3种营养评估方法在人工肾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评估中的地位。 方法:选择人工肾透析患者62例,分别应用主观整体营养评估SGA、改良定量主观营养评估MQSGA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及各种生化指标作为客观营养指标;按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为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各营养指标及营养评分有无差异,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 结果与结论:升高组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较正常组严重,无论哪种评分法均值均表明两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但两组MIS评分值差异明显,说明MIS评分更能反应Ⅱ型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态。无论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还是控制年龄、身高、体质量后的偏相关分析,MIS评分法与传统SGA和MQSGA法比较,均与更多主观、客观营养指标相关,提示MIS法在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评估中更具优势,更能准确地评估其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研究主观整体营养评估(SGA)、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三种营养评估方法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老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62例,分为老龄组(年龄≥65岁)和非老龄组(年龄<65岁),分别应用SGA、MQSGA和MIS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及各种生化指标作为客观营养指标,并在两组间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分别将两组SGA、MQSGA和MIS评分值与上述客观营养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老龄组MAC、MAMC、SCr、BUN、Alb、PA、TIBC及SGA评分值均低于非老龄组,hs-CRP及MQSGA、MIS评分值均高于非老龄组(P<0.05);Pearson相关显示,SGA、MQSGA和MIS评分分别与两组各客观营养指标相关(P<0.05),但进一步多元回归显示,在非老龄组,SGA、MQSGA、MIS三种整体营养不良评估方法与客观营养指标的复相关系数相近(P<0.05),而在老龄组仅MIS与客观营养指标的多元回归有意义(r=0.862,P<0.05),SGA、MQSGA未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龄组与非老龄组相比,营养不良程度更重,有更高的炎症水平,故与SGA、MQSGA两种营养评估方法相比,MIS作为一种定量营养评估方法,更能准确地评估老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