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3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的老龄化,结肠癌患者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老化,导致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低下,通过我院对1990年以来收治结肠癌病人21例结肠癌病人的观察护理,笔者认为严密观察,正确有效的护理,有助于防治各种并发症。现将我科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表明外泌体具有促进骨再生的能力,但从胎牛血清中提取的外泌体是否可以促进骨形成仍存在争议。目的:观察胎牛血清外泌体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骨破坏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超速离心法从胎牛血清中提取外泌体,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法验证外泌体是否提取成功;然后用10 mg/L胎牛血清外泌体干预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通过CCK-8实验检测外泌体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以不含外泌体的胎牛血清培养的MC3T3-E1细胞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①胎牛血清外泌体具有典型的脂质双层膜结构,大小在30-150 nm之间,外泌体表面标记因子CD81表达呈阳性,而微囊表面标记物CD40表达呈阴性;②外泌体组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外泌体组成骨标志性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桥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胎牛血清外泌体对成骨细胞的增殖起促进作用,可为临床治疗骨破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陆颖  王长德 《新中医》2023,55(8):13-1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3月收录的中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处方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77篇文献,120首中药处方,涉及中药86味,总用药频数1 108次,使用频率>5%的有5类,由高到低分别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解表药、清热药,累计频率79.25%;单药频次>20的中药有23味,累计频率66.06%,分别为川芎、天麻、白芷、茯苓、栀子、甘草、半夏、白术、丹参、黄芩、柴胡、钩藤、大枣、当归、石菖蒲、陈皮、牛膝、石决明、红花、党参、桃仁、蔓荆子及赤芍;按药性分析,温、寒、平性药较多,甘、苦、辛味药多见,归经多入肝经、心经、肺经、脾经及胃经;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白芷-川芎是支持度最高的药对。通过对频数≥20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4大类,主要涉及通窍活血汤、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及八珍汤。结论:中药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多以活血化瘀、熄风止痉为主,并注重补虚,多以通窍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带myc/his标签的pcDNA3.1/TDP-43及其截断体质粒,探讨myc/his-TDP-43融合蛋白对tau外显子10可变剪接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扩增TDP-43基因及其各截断体,将扩增产物和载体pcDNA3.1双酶切后回收,连接载体和目的片段,获得重组质粒。在HEK-293FT细胞中转染pcDNA3.1/TDP-43·myc·his及其截断体质粒,Western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TDP-43或siTDP-43和tau迷你基因SI9/SI10共转,RT-PCR检测TDP-43对tau外显子10可变剪接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TDP-43·myc·his全长及各截断体质粒,并在HEK-293FT细胞中检测到其蛋白表达。Myc/his-TDP-43融合蛋白可呈剂量依赖性促进4R-tau的表达(P0.05或0.01)。结论:Myc/his-TDP-43融合蛋白可促进4R-tau的表达,携带myc/his标签不影响TDP-43对tau外显子10可变剪接的促进作用,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本院39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儿童射频消融治疗情况.结果 39例患儿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4.7~18.4(11.0±3.5)岁.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房室折返25例(64.1%),房室结折返11例(28.2%),持续性房速3例(7.7%).25例房室折返患儿中,显性旁道12例,隐匿性旁道13例;左侧游离壁旁道9例,右侧游离壁旁道8例,右侧间隔旁道8例.本组消融成功率37例(94.9%),2例复发(5.1%),术后随访所有患儿无消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病例入院诊治时间2016年9月-2017年6月,所有患者均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根据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可能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予以有效的护理,观察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有效的护理,所有肺结核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患者失眠头痛,1例患者总胆红素上升,1例患者瘙痒,总发生率为10.0%。结论:在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予以有效的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归纳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经验服务临床。方法:对我院结果:结论:对我院外科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2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体位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复查、出院指导)等内容。结果:本组12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达100%,无一例术后感染情况发生。术后随访2个多月,均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打分平均得分96.5。结论:我们对无张力补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采取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化比例及其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生长期小鼠DEHP暴露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免疫磁珠分选法制备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CCK法检测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增殖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CD4+CD25+T细胞对CD4+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生长期小鼠经DEHP暴露处理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逐渐减少,CD4+CD25+T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及其抑制CD4+CD25-T细胞增殖的作用均逐渐降低。结论 DEHP能够从数量和功能两方面下调CD4+CD25+Treg细胞分化比例及其对效应性细胞的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9.
背景:研究表明Asxl1的缺失可导致骨质发育不全、骨质缺损类疾病的发生,但目前在根尖周炎环境下该因子与骨破坏之间的关系暂无相关报道。目的:探讨炎性微环境下Asxl1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脂多糖刺激MC3T3-E1细胞建立体外炎性微环境,通过CCK-8实验筛取脂多糖最佳质量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然后用20 mg/L脂多糖刺激MC3T3-E1细胞24 h,免疫荧光检测Asxl1的蛋白表达水平,Real Time-PCR检测Asxl1 mRNA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验证Asxl1基因在炎性微环境中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脂多糖刺激形成炎性微环境后转染Asxl1-SiRNA 24 h,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RealTime-PCR检测Asxl1及成骨相关基因ALP和RUNX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脂多糖刺激MC3T3-E1细胞后,Asxl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②脂多糖刺激MC3T3-E1细胞后,转染Asxl1-SiRNA 24 h,细胞增殖活性下降趋势明显,Asxl1基因及成骨相关基因ALP和RUNX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③结果提示,Asxl1可能通过参与炎性反应过程,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进而参与骨破坏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术后残余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效果及中长期随访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4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术后残余VS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辅助检查、介入治疗情况和随访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进入分析,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8.8(2.7~21)岁,平均体重26.3(10.5~53.5) kg。13例为VSD修补术后残余漏,其中2例合并主动脉弓缩窄修补术后再缩窄;5例为法洛四联症(TOF)术后残余VSD,其中1例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为右室双出口术后残余VSD;1例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术后残余VSD。介入治疗距离外科手术时间为11~80个月。①介入治疗中左心室造影测得VSD右心室面直径为(3.73±1.56) mm,4例右室面有多处分流,1例为左室-右房瘘;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为1.53±0.23;无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者。②21例患者中,1例介入治疗中建立轨道时反复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放弃堵闭行外科手术治疗;20例(95.2%)封堵成功,其中1例应用2个堵闭器。1例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患儿同时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2例合并主动脉弓再缩窄患儿经球囊扩张后缩窄解除。介入治疗中无不良事件发生。介入治疗后即刻造影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少量残余分流3例。ECG均无异常发现。③20例随访1~79个月,均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在1年随访中ECG分别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继续随访6~12个月无改变;2/3例即刻有残余分流患儿在随访中残余分流消失,1例介入治疗后20个月时仍有残余分流3.4 mm,心腔大小和功能正常;无新发的三尖瓣或主动脉瓣反流,3例堵闭前存在的中重度三尖瓣反流在随访中反流均为轻度;未见堵闭器移位、脱落或血栓形成。结论 经导管堵闭介入治疗先心病手术后残余VSD是一项安全、有效和易行的方法,介入治疗后即刻和中长期随访效果好,应成为此类患儿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