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风湿痹痛胶囊冶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RA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风湿痹痛胶囊 对照组用药)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ESR、CRP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风湿痹痛胶囊治疗RA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煎剂对强直性脊柱炎(AS)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2组均采用柳氮磺吡啶加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中药煎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纤维蛋白原及晨僵情况。结果:①2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93.6%和73.9%(P〈0.05);②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IgA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案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明显优势,且能较快控制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3.
4.
非甾体抗炎药物的胃肠道损伤及中西医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目前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中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但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十分明显,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和损伤是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本仅就其胃肠道损伤的表现、机制及中西医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胜利  陆继娣 《安徽医药》2009,13(6):674-675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机体遭受感染或创伤后反应最为敏感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本文概述了CRP的生物学特性,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风湿病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熏蒸疗法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陆继娣  沈鹰 《中医杂志》2006,47(7):556-557
熏蒸疗法属中医外治法。广义的熏蒸疗法,包括烧烟熏、蒸气熏和药物熏蒸三法;狭义的熏蒸即药物熏蒸,指在中药煎煮或燃烧时乘热行药气熏疗,或间有洗浴。熏蒸疗法又可分为熏法和蒸法,熏法是利用药物的气味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病目的,也有“闻吸疗法”之称,蒸法是利用一定温度的药物蒸气作用于人体达到治病的目的。现代的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汽雾透皮疗法,具发汗解表、散寒止痛、活血通脉等功效,其理法方药与内治疗法一致。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记载了用熏蒸治疗痔瘘、烧伤、毒虫咬伤等多种病症,仅痔瘘的熏蒸治疗就分直接熏、埋席下熏、置器皿熏、地下挖洞燔药坐熏等多种;另记载用当时的熏洗器治疗小腿外伤、烧伤久致溃疮者;煮汤药于容器,内置滚动木踏,患者置足于药汤熏洗时,足踩木踏,可随意滚动木踏,这是对熏洗外用器械的最早记载。  相似文献   
7.
中药熏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踝关节中ICAM-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ICAM-1含量和踝关节中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熏蒸疗法治疗关节炎的抗炎机制。方法:将5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熏组、低熏组、高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于右足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0.1 ml造成AA模型,各熏蒸组大鼠分别给予蒸馏水、3.33%中药液和6.67%中药液熏蒸治疗,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治疗后血清中ICAM-1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踝关节中ICAM-1的表达。结果:经熏蒸治疗的各组大鼠血清中ICAM-1的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熏蒸组间比较,高熏组ICAM-1含量低于低熏组和水熏组,P<0.05;各熏蒸组踝关节中ICAM-1强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各熏蒸组间比较,高熏组ICAM-1强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水熏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可以下调AA大鼠血清中ICAM-1的含量和踝关节中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及抗炎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其抗炎作用机理.[方法] 将22例患者随机分为熏蒸治疗组(简称熏蒸组)和非熏蒸治疗组(简称非熏组),非熏组10例给予美洛昔康和甲氨喋呤治疗,熏蒸组12例在非熏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方(羌活、独活、防风、桂枝、细辛、川芎、海风藤、徐长卿、姜黄、苏木、冰片)治疗,2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体征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改善情况,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和血清黏附分子 (ICAM-1) 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非熏组比较,熏蒸组能显著改善关节疼痛、压痛指数及晨僵时间(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性降低ESR、CRP等急性炎症指标(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熏蒸组在改善ESR方面优于非熏组(P<0.05).在改善炎性细胞因子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性降低血清ICAM-1 含量(P<0.05),且熏蒸组的改善作用优于非熏组 (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理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CAM-1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药熏蒸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中炎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抗炎、止痛机制.方法:将24例AS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14例)和非熏组(10例),分析AS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熏蒸疗法对急性炎症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的含量变化,分析熏蒸疗法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SR、CRP、TNFα及ICAM 1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熏蒸组患者ESR和血清ICAM 1含量降低更显著.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AS的机制可能与其显著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CAM 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风湿痹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消肿作用及与NF-KBp65的关系.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AA模型,测量继发性关节肿胀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致炎关节滑膜的NF-KBp65的表达.结果:风湿痹痛胶囊能抑制继发性踝关节炎性肿胀;风湿痹痛胶囊能减少NF-KBp65的表达.结论:风湿痹痛胶囊具有较好的抗炎消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