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动、静脉直接穿刺行急诊血液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采用动、静脉直接穿刺行急诊血液透析 10 8例 ,透析 32 4次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就有关技术及护理的要点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0 8例 ,男性 6 4例 ,女性 44例 ,年龄 15~ 83岁 ,平均 40 .5岁。急性肾衰 82例 ,药物中毒 10例 ,毒物中毒 16例。透析次数 2~ 8次 ,平均 3次 ,共透析 32 4次。1.2 方法1.2 .1 物品准备 内瘘穿刺针 (14~ 16号 ) 2根 ,注射器(10ml、2 0ml)各 1副 ,压脉带 1根 ,胶布 (8~ 10cm) 4块 ,安尔碘消毒液 ,棉签 1包 ,配制肝素生理盐水 5 0ml(即 1…  相似文献   
2.
类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8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应用类克治疗,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1例出现皮疹,停药后缓解;1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未停药,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缓解,经过上述的治疗及护理措施,85%的患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晨僵、腰背痛、外周关节肿痛均明显缓解,活动幅度显著增加.认为类克治疗AS效果满意,治疗过程中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取对症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液体摄入依从性差的MH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和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管理方案干预病人液体摄入量。[结果]3个月后,两组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干体重比值、脱水量及每日液体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中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进行集束化管理可以明显改善MHD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同时降低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和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血压是血透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25%~50%.血透中有症状的低血压是病人提早结束透析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它影响血透患者长期存活及生活质量,为了使透析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现将我院近2年来相关性低血压的观察和预防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拟通过音乐促进颅脑损伤意识障碍者意识的尽早恢复,积累对意识障碍者主动护理的方法.方法用与人体节律相适应的60dB-70dB的音乐,对治疗组40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24h内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在3~12分的患者开展音乐治疗.以计算机数字化脑电图参数--双谱指数(BIS)、边缘频率(SEF)作为意识程度的观察指标,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对比.结果音乐护理对GCS评分6~8分的颅脑损伤者,使其GCS、BIS明显提高(P<0.05).结论音乐护理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GCS评分在6~8的颅脑意识障碍者能明显促进其意识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液体摄入依从性差的MHD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和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管理方案干预病人液体摄入量.[结果]3个月后,两组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干体重比值、脱水量及每日液体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中高血压和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进行集束化管理可以明显改善MHD病人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同时降低急性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HD)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抗凝.它不仅影响透析效果,而且对透析护理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凝剂仍是普通肝素(SH),但其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影响血小板的功能,长期应用可致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等。实验表明,随着肝素分子量的下降对凝血酶时间影响就会减少。近年来.低分子肝素由于其选择性地抑制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衰终末期由保守疗法向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过渡的一段时期称诱导期。此期容易出现各种透析并发症,如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心律失常,血管通路问题等,为了使患者顺利渡过诱导期.加强对此期患者的护理十分必要。本文报道我科2003年1月~2004年5月.对40例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皮肤瘙痒患者37例,应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结合心理、皮肤、生活等护理,观察治疗前后其皮肤瘙痒好转情况。结果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后VAS评分由平均8.76分降至1.91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组合型人工肾结合积极的护理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子信息在监控血液透析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方法构建信息平台,设定护理信息采集点,统一数据规范,记录时限控制,质控分级管理。结果应用电子信息系统,大大缩短了记录时间,提高了血透护理过程中各项数据记录的准确率,减少了漏记、错记等现象。结论通过网络技术监控透析护理治疗信息,提高了透析护理病历质量,达到了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