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对2010~2012年深圳市报告的两起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原体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 利用C6/36细胞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对分离得到的CHIK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构建系统发生树,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其分子遗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分离得到两株CHIKV,分别命名为SZ_20101028和SZ 20120702,SZ_20101028全基因组长为12377bp,SZ_20120823全基因组长为11893bp;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表明,SZ_20101028是印度洋亚型,ECSA型的后裔.SZ_20120702为Asian亚型.结论 SZ_20101028与最近10年来在印度洋岛屿爆发流行新亚型且与2010年由输入性引发起东莞疫情爆发的毒株亲源性最高,为99%;而SZ_20120702为Asian亚型,不是近年来爆发流行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深圳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enterovirus 71,EV71)的VP4基因遗传进化进行分析.方法 2009年采集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HFMD患者的粪便标本491份,选取其中8份经细胞培养鉴定为阳性的EV71毒株用RT-PCR扩增VP4基因,利用MEGA4.0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09年深圳地区8株EV71 VP4基因全长207 bp,编码69个氨基酸;8株EV71 VP4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4.2% ~98.1%,与深圳2001至2004年分离的17株EV71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9.9% ~98.1%,与GenBank中其他EV71病毒株VP4的核苷酸同源性为79.2%~100%;其中与亚洲流行株阜阳株(EU703812)核苷酸的同源性最高(100%),其次是C4代表株及2004年深圳株(AY895144)为94.2% ~97.1%.除了印度株和其中1株EV71的VP4编码的氨基酸在第54位(ACA)不同之外,其余7株EV71 VP4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之间以及与GenBank报道的其他序列同源性达100%.8株EV71 VP4基因核苷酸与C4代表株相比有17处不同,除1处以外其余全在简并密码位点上;轻重症病例毒株之间VP4基因序列未见明显改变.进化树显示8株EV71均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 2009年深圳市流行的EV71属于C4基因亚型,流行的EV71 VP4基因非常保守,不属于变异区段,绝大部分核苷酸的变异属无义突变,VP4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变异几乎为0.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动态检测探讨其与强直性脊柱炎(A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AS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AS患者骶髂关节的病损程度分早期、进展期、晚期3期,选择各5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对照组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50名健康对照者,取患者晨起空腹血样,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ECLI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甲状旁腺素(PTH),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tPI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T),I型胶原C端肽(β-CTX),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对3期各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①AS组血清中NMID OT、25-(OH)D3低于健康对照组,β-CTX、ICTP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PINP、PTH浓度水平在AS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②AS晚期组血清中N-MID OT、25-(OH)D3低于早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β-CTX、ICTP浓度水平高于早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与早期组tPINP、PTH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S疾病的进展,血清中N-MID OT、25-(OH)D3浓度水平逐渐降低,β-CTX、ICTP浓度水平显著升高。结论血清骨代谢指标在分期不同的AS患者中存在异常,不同指标参与了AS的骨吸收及骨转换过程,可为AS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诱导L-02肝细胞的适应性反应及蛋白质表达改变。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以0.5%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溶剂对照组,确定对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的1μmo.lL-1TCE作为TCE诱导L-02肝细胞适应性反应的预刺激浓度,预刺激时间12 h,预刺激后再刺激浓度(适应组)为30μmo.lL-1TCE,刺激时间24 h。然后选取0,1,30和1+30μmo.lL-1TCE(1μmo.lL-1TCE预刺激12 h后,再次接受30μmo.lL-1TCE刺激24 h)4组平行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细胞总蛋白,银染显色,图像分析后,挑选差异蛋白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鉴定。结果1μmo.lL-1TCE预刺激L-02肝细胞后,能降低30μmo.lL-1TCE攻击产生的细胞毒性。与单独用30μmo.lL-1TCE攻击相比,细胞增殖能力增加明显,细胞死亡减少。分析比较4组二维电泳图谱,发现15个蛋白质斑点表达发生改变,对其中5个差异较明显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分别为Ku 86自体抗原相关蛋白1、透明质酸蛋白(hyaluronan)介导细胞运动受体、谷胱甘肽转移酶ω1、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和空泡ATP合酶亚单位B。结论TCE可诱导L-02肝细胞产生适应性反应,引起L-02肝细胞蛋白表达改变,差异蛋白大多参与机体保护。  相似文献   
5.
沙眼衣原体抑制宿主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D血清型感染对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沙眼衣原体D血清型感染的Hela229细胞经凋亡诱导剂依托泊苷(etoposide)作用后,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核浓缩和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结果经依托泊苷作用后,未感染的Hela229细胞有凋亡形态学特征,沙眼衣原体感染的Hela229细胞则无明显凋亡形态学改变,两者的凋亡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眼衣原体感染后能抑制诱导剂诱导的宿主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成教专升本《医学免疫学》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英  曹艳华  阳帆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29-2930
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医学免疫学学科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正确处理好能力培养与传授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以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高。改革后的免疫学教学更符合培养高素质实用性医学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一群具有辅助B淋巴细胞功能、表型为CXCR5+CD40L+诱导性协同刺激分子(ICOS)+的T淋巴细胞亚群。2000年Schaerli等[1]和Breitfeld等[2]同时报道了Tfh定位于淋巴滤泡,他们发现CXCR5、ICOS分子是该细胞主要的表面标记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与T、B淋巴细胞的高度活化,自身抗体类免疫蛋白增多等机体异常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7—2009年深圳市乙肝五项异常的外来劳务工的乙肝DNA感染情况,为深圳市劳务工群体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07—2009年深圳市1226名乙肝五项异常的外来劳务工进行乙肝DNA检测分析。结果深圳市乙肝五项异常的外来劳务工的乙肝DNA总阳性率为48.94%。30岁以下乙肝五项异常的外来劳务工乙肝DNA阳性人数占乙肝DNA阳性总数的85.5%。64.73%的20岁以下乙肝五项异常的劳务工为乙肝DNA阳性。不同年龄组劳务工乙肝DNA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省份的劳务工的乙肝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乙肝五项异常的劳务工乙肝DNA的阳性率较高,应加强对30岁以下(特别是20岁以下)乙肝五项异常的外来劳务工的乙肝DNA监测,以便对外来劳务工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传染性进行正确的评估,为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2010年1-12月深圳市925例疑似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同时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4种常见腹泻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25.30%、20.11%、1.51%和2.27%。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全年各月均维持较高的检出率;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秋冬季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感染则无特殊的季节特征。0~2岁年龄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患者。 结论 2010年深圳市病毒性腹泻呈高发状态,其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之一,星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率较低。应加强对病毒性腹泻,尤其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深圳市劳务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的基因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荧光PCR),对178份HBV-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178份血清样品中B型116份(65.17%),C型43份(24.16%),B+C混合型13份(7.30%)。男女之间平均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型的HBeAg阳性率高于B型(P<0.05),而HBV-DNA水平低于B型,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来自华南地区的劳务工检出HBV基因型最多。结论:深圳市劳务工流行的HBV基因型主要为B型,同时存在C型和少量的B+C混合型;HBV基因型与其致病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