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2激光鼓膜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O2激光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的剂量关系.方法在对34例耳鼓膜行CO2激光造孔后观察其在第7天、第14天、第21天鼓膜开放情况.结果造孔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鼓膜于第21天开放率同造孔小于2.5mm的鼓膜差异显著(P<0.05).结论造孔直径直接决定鼓膜开放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2.
3.
霉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上颌窦根治术和经鼻内窥镜上颌窦开放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86例霉菌性上颌窦炎,比较其疗效。结果 58例经鼻内窥镜上颌窦开放术后反应轻,粘膜愈合快,无复发。28例上颌窦根治术患者有13例出现局部迁延性炎症。结论 借助CT检查可以在术前诊断霉菌性上颌窦炎,经鼻内窥镜开放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疗效肯定,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综合护理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予以大剂量维生素C,牛磺酸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另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均以4周为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6.5%,两组从临床症状、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及心电图改变方面相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综合护理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依从性较好,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成都主城区6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常见的变应原皮肤试验,并对该病的防治进行探讨。结果 658例患者中吸入变应原主要为尘螨、花粉、蟑螂及狗猫毛等;食入变应原多为海虾、鸡蛋、牛奶。结论尘螨、花粉为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重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海虾为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重要的食入性过敏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128例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治疗,主要治疗的部位为下鼻甲的表面和鼻中隔的表面,并观察其治疗的疗效。结果:患者出现的阵发性的喷嚏和清水涕以及鼻塞与鼻痒的症状明显出现减退。结论: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治疗变应性的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任雪云  闵小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3):1027-1028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就医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到医院诊疗疾病,对就医环境、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必须调整,拓宽思路来适应不同的群体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我院在此环境下于2006年10月开设了特需病房,并将人性化服务应用于临床护理及治疗中,取得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21例婴幼儿喉、气管异物发生极重度喉阻塞的抢救治疗分析,总结重度异物性喉阻塞的抢救和治疗措施。方法 首先使用麻醉喉镜后,再配合气管镜、气管插管等方法,对21例婴幼儿发生异物性极重度喉阻塞实施抢救治疗。结果 21例中Ⅲ度喉阻塞17例,Ⅳ度喉阻塞4例。其中喉异物7例,均在麻醉喉镜下直接取出异物,1例死亡。气管内异物14例,12例在直接喉镜联合气管镜下取出异物,2例行气管插管抢救性治疗后再行气管镜取出异物。结论 对十分紧急的喉、气管内异物引起的喉阻塞,首先采用麻醉喉镜直接急救,可以就地、立即、准确地取出异物,即刻解除梗阻,挽救生命。在此基础上,挽救如果失败,则立即行气管内插管,强行建立通气道,再在气管镜下取出异物,亦是治疗此类喉阻塞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正-负压平衡试验结合纯音测听、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检测241例(26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A组)和53例(60耳)外伤性鼓膜穿孔(B组)的咽鼓管主动和被动开放功能,分析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咽鼓管平均开放压(155.62±33.71da Pa)显著高于B组(67.39±16.57da Pa)(P0.05)。正压平衡试验中A组有207耳(77.82%)的外耳道鼓室压可以恢复至50da Pa以下,负压平衡试验A组有50耳(18.80%)不能降到100da Pa以下,而B组均能恢复至50da Pa以下(1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有47例(17.67%)无法完成Valsalva动作或困难,B组均能成功完成Valsalva动作。A组纯音测听ABG30d B的比例(96.62%)与B组(9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其最大鼓室压差(17.28±.33da Pa)大于B组(14.53±4.06da Pa),A组咽鼓管的主动及被动开放功能较B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分析得A组咽鼓管阻塞型95耳,咽鼓管闭锁不全型76耳,即A组ETDF的发生率为64.29%(171/266)。B组咽鼓管闭锁不全型2耳,58例为正常,ETDF的发生率为3.33%(2/6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研究表明,CSOM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以阻塞型为主,其中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多表现为咽鼓管功能障碍。CSOM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亦与其鼓膜穿孔的部位及大小有关。结论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CSOM患者中较高,其咽鼓管功能与CSOM类型、鼓膜穿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病例的临床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及颈部淋巴结的分布,为临床对此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分析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17例的临床特点、颈部淋巴结分布、治疗方法。结果 17例患者中颈部淋巴结复发7例(41.4%),2例发生远处转移,5例行可疑原发灶所在部位放疗,无一例出现原发灶,未行放疗者12例中7例最终出现原发灶。结论颈部淋巴结的位置与原发肿瘤来源之间的转移规律有助于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正确诊断;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将可疑原发灶包括在治疗中,并根据可疑原发肿瘤的类型选择手术或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