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文献中有关心房颤动的论述颇多。作为房颤最主要的一种病因,冠心病的地位似已普遍被人接受;在经典的教科书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是作为并发房颤的主要疾病或主要疾病之一来认识的。然而有趣的是,这种说法尚无充分的论证。即使是那些大量开展冠脉造影的医疗中心,对已被确诊的冠心病人的慢性房颤发生情况,也未提供任何统计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肺阻抗血流图理论和心导管的若干实验事实出发,导出了二种由肺阻抗血流图计算肺动脉收缩压的方法——肺泡加压法和坐卧法。给出了应用这两种方法计算肺动脉收缩压的公式。通过18例矽肺病人将阻抗法估算的压力值与创伤性的心导管测量值作对照,两种方法与心导管测量结果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84,P<0.005。两种阻抗法估算结果与心导管测压值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0.817P_A+7.64和=1.126P_(A2)-5.35。本文还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测量误差和适用范围。坐卧法的误差一般较小,但实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1983年4月以来我们对47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流导向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的血液动力学监护,本文专就操作技术方面的情况和经验教训作一小结。血流导向漂浮导管系美国医院设备供应公司(American Hospital Supply Corporation)出品,视静脉粗细采用6F或5F、7F号。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24例矽肺肺心病、17例矽肺可疑肺心病、9例矽肺伴肺气肿、20例单纯矽肺患者及15例正常人中对慢性肺心病超声心动图的四项主要诊断指标作了分析。反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三个指标即右肺动脉宽度、右室流出道宽度和右心室内径,在上述五组中均有非常显著差异,有着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且右肺动脉和右室流出道较早出现异常,对肺动脉高压较为敏感;而右心室内径则须至肺动脉高压较为明显时才表现异常,但其对右心室肥大的诊断较为可靠。所以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高压发展过程提供了可靠的监测手段,可对肺心病作出早期而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右心导管术在临床上应用已近40年的历史。自1970年Swan和Ganz发明了漂浮导管,省去了以往的右心导管术必须在X光监视下进行的麻烦,因此受到欢迎。但这种导管仅适用于人体或犬等较大的动物,且价格昂贵,依赖进口,所以仍然不易推广。本文参考吴振海等报道,介绍一种自制的家兔右心导管,经100多例次的插试,后期成功率达100%,且多在30分钟到1小时内完成检测,实验表明该导管性能良好且具有简便、经济,材料来源丰富等优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一组矽肺肺气肿患者当呼吸改变及肺泡压增高时对肺动脉压的影响,证实肺泡压与肺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相关均极显著,在一定范围内确与肺动脉压呈线性关系。也明确发现肺动脉压波幅随肺泡压升高而逐渐缩小,故Q—PA值有可能作为一个有效的压力参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V_1导联P波起始指数(Initial—P—V_1 lndex,简称IPI—V_1)。是在水平面上右房除极向量的面积,意义和P波最高振幅相同。可用以衡量“右房异常”。其对肺心病诊断意义国内报导尚不多。本文分析一组农村呼吸三病普查中发现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可疑肺心病和肺心病患者IPI—V_1与一组正常人作比较,探讨其对早期肺心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右心导管左心声学造影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超声诊断间隔缺损的新技术。1985年9月至1986年4月我们在海拔3,841米的西藏高原上采用右心血流导向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对5例患者进行左心系统声学造影,获得良好造影效果。  相似文献   
9.
用右心导管法分别观察14只家兔及18例肺心病患者在吸气未与呼气未的心内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者的呼气未与吸气末各心内压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出胸内压对整个肺循环有明显影响,观察肺循环状态不能忽视呼吸动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68例高原移居者的右心射血前期(RPEP)和右心射血时间(RVET)。结果表明: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RPEP与正常人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肺阻抗血流图右心收缩时间间期测定在反映肺动脉高压程度上较X线和超声心动图等诊断手段有更高的敏感性,可作为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可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