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确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2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5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15滴/min,1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10 mg/(kg·d)加入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其他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人轮状病毒抗原(RV-Ag)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患儿大便RV-Ag转阴率为85.8%,对照组转阴率为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治疗组转阴率为100.0%,对照组转阴率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评价高选择行β2受体激动剂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急性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是否差于丙卡特罗。方法93例诊断为小儿轻中度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硫酸沙丁胺醇组(实验组)42例,丙卡特罗组(对照组)51例。分别记录患儿用药前和用药后第3,7,10,14 d的肺功能。结果用药后实验组和对照肺功能指标(FEV1%,PEF%)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用药后第3,7,10,14 d肺功能指标FEV1%(P=0.36,0.72,0.52,0.63)和PEP%(P=0.50,0.59,0.62,0.8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急性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在改善肺功能方面并不差于丙卡特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掌握新生儿出血症的防治。方法采用纠正原发病、肌注维生素K1、输注凝血因子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50例患儿中,消化道出血、皮肤出血、脐端出血、头颅血肿35人全部治愈。肺出血8人,死亡1人,余治愈。颅内出血7人,重残1人、轻残1人、死亡1人,余恢复良好。结论早期防治新生儿出血能明显降低其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IVLG(丙种球蛋白)治疗儿重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IVLG0.4/kg.d静脉滴入,1次/天连用3d,对照组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3-5mg/kg.次-1.q8h使用3d后观察两组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改变。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改变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VLG治疗儿童重症哮喘疗效肯定,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多药物外排泵基因表达分子流行趋势及其疾病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和新生儿科97例感染多重耐药Pa患儿的痰、血、创面等标本,分离Pa菌株,分析9种外排泵基因表达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7株Pa中,MexAB-OprM、MexEF-OprN、MexCD-OprJ、MexXY-OprM、MexVM-OprM阳性株数分别为97株(100%),50株(51.5%)、35株(36.1%)、12株(12.4%)、11株(11.3%),余4种外排泵基因表达均较低;Pa菌3种常见外排泵基因(MexAB-OprM、MexEF-OprN、Mex CD-OprJ)表达或高表达的危险因素分析表明:碳青酶烯类和糖肽类抗生素的使用是Pa菌MexAB-OprM外排泵诱导性高表达的危险因素,而碳青酶烯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是MexEF-OprN、MexCD-OprJ诱导性表达的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WBC低、贫血、慢性基础疾病、入住ICU病房是Pa菌3种外排泵传播性表达或高表达的共同危险因素;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入住ICU病房是Pa菌3种常见外排泵表达或高表达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笔者医院儿科病房分离多重耐药Pa菌耐药严重,规范使用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和糖肽类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严格把握ICU的准入标准对防止多重耐药Pa菌外排泵基因表达或高表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基因在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使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进行颞叶癫痫诱导制模,成功后持续大发作1h终止待检,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注射,然后以进行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两组1d、3d、7d、28d、56d海马S1PR2阳性细胞计数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两组3d、7d、28d、56d海马S1PR2蛋白表达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S1PR2蛋白表达阳性为红色,星形胶质细胞为绿色,细胞核为蓝色。结论颞叶癫痫大鼠海马中S1PR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说明颞叶癫痫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元功能、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受到S1PR2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探讨窒息的原因,以加强围产期保健,辅助设计时处理高危妊娠,防止室息并发症发生,采取积极的检查治疗措施,降低窒息并发症的死亡率。方法对150例窒息患儿病因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临床分析,并与80例无窒息患儿死亡率对照分析。结果窒息有一项并发症患儿死亡发生率为5.11%,窒息有两项及以上并发症患儿死亡发生率为19.4%,无并发症窒息患儿死亡率为1.25%。结论预防窒息,减少窒息并发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和肽素与重症肺炎患儿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225例,分为重症肺炎组(103例)和普通肺炎组(122例),重症肺炎患儿中死亡10例(死亡组),存活93例(存活组),选取同期80例正常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所有纳入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比较纳入者一般资料和血浆和肽素、C 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临床指标水平,分析不同临床指标评估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和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肺炎患儿其血浆和肽素、CRP、PCT、白细胞(WBC)水平及中性粒细胞(NEU)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肺炎患儿其血浆和肽素、CRP和PCT水平较普通肺炎明显升高(P<0.05);重症肺炎患儿中死亡组血浆和肽素、CRP和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而两者在WBC水平及NEU百分比上比较无差异(P>0.05);血清和肽素评估重症肺炎患儿其病情及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CRP和PCT评估重症肺炎患儿其病情和预后的特异度和灵敏度(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其血清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普通肺炎和正常体检者,且血清和肽素在评估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和预后上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