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某院收治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进行治疗,随访3个月,对患者各项治疗前后指标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89.30±21.66)min,术中出血量为(17.45±8.20)g·L-1,切除组织量平均为(46.78±13.56)g,相比对于术前,术后患者症状评分均得以明显改善,各项比对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中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大范围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患者痛苦大,临床目前主要以解痉镇痛等对症治疗为主,不能标本兼治。我科自2002~2006年,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致绞痛急性发作患者130例,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30例中,男85例,女45例;年龄18~50岁。均为单侧发病,症状及体征均符合典型肾、输尿管绞痛诊断。从发病到治疗时间为1h~7d。结石大小0.4cm×0.4cm~1.2cm×1.0cm;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25例,中段35例,下段70例。KUB检查85例,显示输尿管走行段致密影76例。全部病例行B超检查,…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为欧美国家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有发病年龄年轻化及更早期发现的趋势。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成了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近几年有关前列腺癌的治疗从基础到临床取得了较快的进展,本文对前列腺癌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局限性肾肿瘤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价值以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局限性肾肿瘤患者16例,分两组每组8例患者,将采取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参照组,将实行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局限性肾肿瘤患者经不同手术之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局限性肾肿瘤术中出血量(109.65±5.68)ml、手术时间(169.56±5.64)min、并发症发生率12.5%对比参照组术中出血量(256.32±6.35)ml、手术时间(239.65±5.87)min、并发症发生率62.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应用在局限性肾肿瘤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具备广泛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0岁,因"急性尿潴留、右阴囊肿物"入院.患者6年前因"右腹股沟嵌顿疝"行"小肠还纳、疝修补术",术后约半年出现右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逐渐增大,伴随排尿困难和尿频,症状逐渐加重,并且不能还纳,至入院时,肿物位于右阴囊内,直径约12 cm×10 cm,不能自主排尿,予保留导尿后,肿物明显缩小.行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逆行造影、CT等检查,显示膀胱完全进入阴囊,双输尿管下段进入阴囊,尿管水囊也位于右阴囊内.  相似文献   
6.
王希路  都吉海  冯志智 《吉林医学》2013,(33):6979-6980
目的:高危老人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TURP治疗高危BPH患者22例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090 min,平均54 min,1例出现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早期症状,予以及时纠正,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390 min,平均54 min,1例出现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早期症状,予以及时纠正,全部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321个月,21例排尿功能恢复良好,与术前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下降23.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下降2.5分,剩余尿量下降62.5 ml。1例因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而永久性膀胱造瘘术。结论:高危BPH患者围手术期力求个性化处理,只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积极治疗伴随症,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输尿管导管持续引流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结石位于输尿管的中上段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6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在输尿管导管持续引流下进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长、结石的清除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导管持续引流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中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清除结石的效果,减少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53和Ki-67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45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这些膀胱癌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p53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并将p53和Ki-67基因的免疫组化表达强度结果与患者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进行分析。结果在445例膀胱癌患者中,435例患者测得p53免疫组化指标,440例患者测得Ki-67免疫组化指标,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p53和Ki-67阳性程度越大,患者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越高(P<0.05)。其中p53、Ki-67与病理分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0.181,与临床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43、0.103,均呈正相关。结论 p53和Ki-67基因的表达强度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即阳性程度越大,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越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