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大鼠高脂饮食性脂肪肝模型血浆和肝脏脂质含量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通过连续给大鼠饲喂高脂饮食建立脂肪肝模型,观察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脂质含量变化。方法 取雄性SD大鼠30只,其中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20只用高脂饲料制造脂肪肝模型,待模型造成后,将动物用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腹主动脉采血,测其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取部分肝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另取部分冷冻密封保存备测肝组织TG。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血浆中的TC、TG,肝脏组织中TG明显升高;光镜下观察,正常对照组肝细胞形态,结构、排列正常,脂肪肝模型组则可见多处脂质沉积,与生化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高脂饮食饲料可成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模型大鼠血浆和肝脏脂质含量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郭钧 《家庭用药》2012,(11):34-34
开车一族最常见的病主要有骨科病和内科病。患颈椎病的司机可以占到所有颈椎病患者的20%以上!疾病的形成主要与不良的坐姿及车辆本身的设计有关.  相似文献   
3.
自Robert Koch发现结核菌以来,已有100余年的历史。随着分枝杆菌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技术、新方法大量涌现.其中有许多已为临床实验室所采用,对结核病防治工作,起了促进作用。现简述如下: 一、涂片阳性涂片痰液的菌量必须在1×10~3/ml,所以,涂片的阳性率与病人的排菌量密切相关。为提高涂片阳性率,国内学者首先应用了厚涂片法。它与普通涂片法的差别在于增加厚度3~5倍,延长染色时间  相似文献   
4.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诊断方法及采用前路经腹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标准为:(1)腰部及下肢疼痛的部位与神经根定位不符;(2)症状反复发作,病程在半年以上;(3)MRI病变椎间盘T2加权像低信号;(4)椎间盘造影阳性,相邻节段为阴性对照;(5)关节突关节封闭除外关节突关节退变引起的疼痛。患者年龄25-67岁,平均43.6岁。L4-5 14例,L5S1 16例,L4-5和L5S1双间隙5例。前路经腹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后行人工椎间盘置换13例16个椎间盘,椎间cage融合22例24个椎间盘。术后3-7天下地活动。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2分,降至术后18分,随访6个月时6.5分。ODI评分由术前平均21.5分。降至随访6个月时3分。椎间隙高度从术前平均9.5mm增加至术后13.5mm。手术时间70-120min,出血量100-400ml。随访时未发现肠梗阻、逆行射精和假体位置移动。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由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或漏诊,可结合腰椎MRI及椎间盘造影进行诊断。腰椎前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融合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5.
脊柱转移瘤瘫痪状态与影像学特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瘫痪状态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12月,对连续收治的56例MESCC患者按Frankel分级进行瘫痪状态评估,并对86个主要病变脊椎进行MRI及CT扫描.主要病变脊椎影像学评估因素包括:病变脊椎节段、侵犯硬膜囊、累及椎板、椎体后壁向后突出、病变脊椎连续、累及椎弓根、椎体前柱骨折、椎体后壁骨折、病变脊椎位于上胸椎和(或)颈胸交界.结果 多重回归方程表明MESCC瘫痪状态与侵犯硬膜囊、椎体后壁向后突出、椎体前柱骨折、病变脊椎位于上胸椎和(或)颈胸交界等主要病变脊椎影像学特征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0.856,校正决定系数Rc2=0.841.标准化回归系数显示,侵犯椎管内硬膜外间隙对MESCC瘫痪状态影响最大.结论 采用侵犯椎管内硬膜外间隙的影像学特征预测MESCC患者瘫痪状态的发生具有明显滞后性.椎体后壁向后突出可预示MESCC患者的神经学不稳定.位于上胸椎和(或)颈胸交界的主要病变脊椎常连续发生且易发生运动功能损害.累及椎板的转移瘤易于向椎管内硬膜外间隙侵犯.椎体前柱骨折不能用以预测MESCC患者的运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脊柱融合应用中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S)是一种强有力的骨诱导因子,动物实验证实其有良好的异位和原位成骨效果^[1]。在多种动物脊柱融合模型中,应用rhBMPS取得了满意的融合效果,为其过渡到临床应用打下基础。和从异种动物骨中提取的BMPS相比,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的纯化rhBMPS去除了非骨诱导性、可能引起免疫反应的蛋白,且  相似文献   
7.
陈仲强  郭钧 《当代医学》2001,7(1):46-49
本文总结了脊柱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及对人体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影响,详细论述了脊柱各段后凸畸形的继发改变,指出有些后凸畸形虽可使脊柱保持矢状面平衡,但可能导致其它并发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引起后凸畸形的疾病特点,认为最佳治疗应是综合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后凸病因,后凸节段等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应在脊髓减压的基础上尽量恢复脊柱解剖序列,截骨设计应遵循生物力学的原则,对某些后凸畸形由于手术矫形困难,应注意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1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腰痛和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伴有功能障碍的严重腰痛,可伴随腹股沟、大腿前外侧痛或根性放射痛;病变椎间盘造影纤维环破裂明显,MRI上出现椎间盘纤维环后方高信号或终板信号改变者比率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后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率分别为(82.2±3.4)%和(74.0±5.7)%。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特异性体征和影像表现少,椎间盘造影是可靠诊断方法,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健脾疏肝汤治疗肠道易激综合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健脾疏肝汤治疗了46例肠道易激综合易患者,临床总有达93.5%,与对照组比较P〈0.05。并通过实验表明健脾疏肝汤对胃肠功能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即降低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百分率,抑制肌注新斯的明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国快,也能抑制离体小肠的自发活动对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肠管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且可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使失常的肠管运动机能趋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10.
病历简介: 男,23岁,发现双下肢屈曲内翻畸形20年,右腿肿胀、疼痛1天由外院转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