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伤寒论》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思想后汉张仲景撰著的《伤寒论》,自唐宋迄今,中外学者从事注释、研究不下四百余家。《伤寒论》能吸引历代医家莫大兴趣,这个事实本身说明:这部书既经得起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的推敲,又经得起不同时期的实践检验。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西医在空前广大的实践上,应用中医中药取得的许多卓有成效的治验,不少是根据本书所阐述的理法方药。如茵陈蒿汤治疗黄疸症,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等多种呼吸系疾病,白虎汤用于乙脑、小儿夏季热,白头翁汤治疗痢疾,炙甘草汤用于某些心律不齐,四逆汤用于抢救休克,承气汤治疗某些急腹症等。然而,《伤寒论》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日人和田正系说得好:“汉方医学的经典著作,为内经、伤寒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作者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经验。认为,尿路结石当分阴阳。结石在肾者为在脏,属阴;结石在尿路或膀胱者为在腑,属阳。属阴者当温肾阳,属阳者当利湿热。对于结石而有腑气结滞者,主张先通大便,方用大承气汤。对于结石不动者,主张行气化瘀。行气用郁金、枳壳、台乌、青皮、莪术之类,活血用桃仁、牛膝、王不留行之类。还介绍了应用白芍、甘草、玄胡、罂粟壳煎水顿服治疗肾绞痛的经验,以及应用上述经验获得良效的验案。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1981年11月至1984年6月,治疗风寒感冒73例,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致病因素西北地处大陆性气候,海拔均达800公尺以上,素有“早穿皮祆晚穿纱,抱上火炉食西瓜”的谚语。当六月炎热的伏天,农、牧民外出劳动,常随身携带皮祆,以防天气突变,如素有阴虚体弱者,最易患时邪寒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时不能顺时应变,如出汗当风,  相似文献   
4.
所谓仲景学说,仲景两部书的条文方证是基本的,后世发挥的内容是大量的、丰富的。以仲景学说为理论支柱的伤寒学派,与以卫气营血学说为理论指导的温病学派,是中医仅存于今的两大学术流派。中医史上的其他学派,如河间、易水、丹溪、温补学派等,其理法方药早已融会于临床各科之中而不复存在了。伤寒、温病两大学派能延续至今,这个事实本身说明,二者各自所具的特点与优势,既不能取代又难于统一。事实上,以仲景学说为理论与实践的唯一标准的日本汉方医学,能在现代西方医学居绝对优势的地方衰而复兴,也说明仲景学说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近年来,大量报导用仲景方治疗各科疾病所  相似文献   
5.
谈脉象     
<正> 中医的脉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相传公元前五世纪名医扁鹊就开始采用脉诊的方法来诊察疾病。最古老的医书《内经》记载了21种脉象,汉张仲景《伤寒论》记载23种,晋王叔和《脉经》记载24种,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记载27种,日本学者丹波元简《脉学辑要》记载28种,清程锺龄《脉学金针》记载29种,随着实践经验不断积累,中医脉学也不断发展,有记载30种、32种或更多的,成为中医临证诊病必须观察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心律失常的凭脉辨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律失常的凭脉辨治郭子光关键词心律失常,脉诊,气虚血瘀,辨证施治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异常。由于心律失常的脉象变化比较明显,所以我主要以脉象为依据,通过对脉象“形、势、位、数”的分析,并脉证合参,确定其阴阳寒热虚实之...  相似文献   
7.
8.
试论中医学术发展的大趋势成都中医学院(610075)郭子光〔作者简介〕郭子光教授(1932~),四川荣昌人。早年秉承家学,悬壶乡里.1960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留校参与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迄今。曾任该校学报常务编辑以及《中医杂志》、《中国...  相似文献   
9.
提出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医辨论治较西医治疗而言具有优势,认为这类疾病大都是多因素所致,多层次受累,多属性表现,有纯实证、纯虚证和虚实夹杂证的不同,要消除持续存在的蛋白尿,促进肾功能恢复,必须以辨证论治指导,关键于辨清实与虚,分别施治。  相似文献   
10.
<正> 经络或称经脉,是人体脏腑与体表肌肤、四肢百节、五官孔窍联系的通道。故《灵枢·海论》有:“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之说。凡人体营卫之出入,气血之流通,津液之化行,气机之升降……都是通过经络的路径而实现的。经络的基本病机是:经络的功能偏盛偏衰,经络的运行逆乱和郁滞不畅。经络虚衰,常指经络及其络属的脏腑中营卫气血津液不足,不能濡润温养所联系的器官组织,以致功能低下,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行不能化行而引起的病变。经络偏盛,常指其功能太过,生克反常而为病。无论是经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