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关皮贴和凡士林油纱用于甲床创面换药的效果。方法对160例(197指/趾)甲床损伤后患者进行创面换药护理,将创面使用美皮贴护理的设为观察组,使用几士林油纱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并按常规治疗护理程序.对两种敷料揭去容易程度、揭去敷料时患者的疼痛程度、总换药时间、总费用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共计108指/趾中,创面敷料易揭去的为79指/趾,较易揭去的为25指/趾,不易揭去的为4指/趾;对照组共计89指(趾)中,创面敷料易揭去的为7指/趾,较易揭去的为19指/趾,不易揭去的为63指/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12.25,P〈0.05);观察组共计108指/趾中,创面敷料揭去时Ⅰ-Ⅱ疼痛的为83指/趾,Ⅲ疼痛的为20指/趾,Ⅳ疼痛的为5指/趾;对照组共计89指/趾中,创面敷料揭去时Ⅰ~Ⅱ疼痛的为4指/趾,Ⅲ疼痛的为51指/趾,Ⅳ疼痛的为34指/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05.99,P〈0.05)。观察组换药时间为(11.50±4.80)min,明显少于对照组时间(29.60±7.60)min,有统计学意义(t=-22.81,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158.10±13.40)元,少于对照组(183.60±42.10)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结论美皮贴用于甲床创面换药显著优于几士林油纱。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尚无任何一种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能与人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完全一致,而用于实验治疗性研究的模型更是少之又少。目的:建立一种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为进行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性研究提供前提条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不建模,模型组大鼠采用逆行胰管穿刺注射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建模后6,12,24h,测血、腹水淀粉酶、血白细胞数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存活率80%,对照组大鼠存活率100%;模型组大鼠随时间的延长,病理评分、血、腹水淀粉酶、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逐渐升高(P〈0.05)。说明逆行胰管注射法能够成功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方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自然病程组(SAP组)、常规治疗组(R组)、DDFA治疗组(DDFA组)、微创治疗组(W组),各组分配18只.每组分6、12、24 h三个时间点,每时间点分配6只.采用5%牛黄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建模后按时间点分批采血并测血白细胞、血淀粉酶,提取血清测IL-6、TNF-α、PL-A2,吸取腹腔液测淀粉酶,取胰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各组各时间点间腹腔液淀粉酶含量及血淀粉酶含量、白细胞计数、血清IL-6、TNF-α、PL-A2含量、病理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方案能显著降低大鼠血白细胞、淀粉酶、IL-6、TNF-α、PL-A2、腹水淀粉酶、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是阻止SAP进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尚无任何一种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能与人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完全一致,而用于实验治疗性研究的模型更是少之又少。目的:建立一种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为进行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性研究提供前提条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不建模,模型组大鼠采用逆行胰管穿刺注射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建模后6,12,24h,测血、腹水淀粉酶、血白细胞数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存活率80%,对照组大鼠存活率100%;模型组大鼠随时间的延长,病理评分、血、腹水淀粉酶、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逐渐升高(P<0.05)。说明逆行胰管注射法能够成功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  相似文献   
5.
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饲养层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能有效促进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增殖并维持其未分化特性和多潜能性,且效果优于无饲养层单独添加一些细胞因子,而且可以为上述两种细胞提供类似的胚胎发育环境.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培养人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能性干细胞.方法:使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观察不同的胰蛋白酶水平及消化时间对获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量及其增殖活性的影响;利用不同质量浓度丝裂霉素C处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1,1.5,2,2.5,3,3.5 h制备饲养层细胞,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探索其制备饲养层的最佳条件.结果与结论:分离ICR小鼠胚胎原代成纤维细胞最佳胰蛋白酶浓度为0.05%,消化时间为12~15 min,丝裂酶素最佳作用质量浓度和时间为10 mg/L作用2.5 h,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可以维持8~12 d.0.05%胰蛋白酶消化15~20 min效果优于0.15%,0.25%胰蛋白酶消化;10 mg/L丝裂霉素C处理胚胎成纤维细胞2.5 h能有效抑制其增殖,表明该条件下的饲养层细胞能很好的支持胚胎干细胞及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6.
美皮贴和凡士林油纱用于甲床创面换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美皮贴和凡士林油纱用于甲床创面换药的效果。方法对160例(197指/趾)甲床损伤后患者进行创面换药护理,将创面使用美皮贴护理的设为观察组,使用凡士林油纱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并按常规治疗护理程序,对两种敷料揭去容易程度、揭去敷料时患者的疼痛程度、总换药时间、总费用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共计108指/趾中,创面敷料易揭去的为79指/趾,较易揭去的为25指/趾,不易揭去的为4指/趾;对照组共计89指(趾)中,创面敷料易揭去的为7指/趾,较易揭去的为19指/趾,不易揭去的为63指/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12.25,P<0.05);观察组共计108指/趾中,创面敷料揭去时Ⅰ~Ⅱ疼痛的为83指/趾,Ⅲ疼痛的为20指/趾,Ⅳ疼痛的为5指/趾;对照组共计89指/趾中,创面敷料揭去时Ⅰ~Ⅱ疼痛的为4指/趾,Ⅲ疼痛的为51指/趾,Ⅳ疼痛的为34指/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9,P<0.05)。观察组换药时间为(11.50±4.80)min,明显少于对照组时间(29.60±7.60)min,有统计学意义(t=-22.81,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158.10±13.40)元,少于对照组(183.60±42.10)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P>0.05)。结论美皮贴用于甲床创面换药显著优于凡士林油纱,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征,为HLA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急性胰腺炎(AP)患者6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分为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组(HLAP组,n=147)和非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组(NHLAP组,n=495),以并发症、实验室检测指标、治疗及预后为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HLAP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的发病率显著高于NHLAP组患者(P0.05);HLAP组患者血和尿淀粉酶(AMY)、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GG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低于NHLAP组患者(P0.05);HLAP组患者血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高于NHLAP患者(P0.05);HLAP组手术治疗比例明显低于NHLAP组(12.2%vs. 40.0%,P0.05);HLAP组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均显著高于NHLAP组(4.8%vs. 1.2%和40.1%vs. 6.1%,P均0.05)。结论:HLAP与高血糖、高血脂等多种代谢异常因素密切相关,较非HLAP死亡率与复发率更高,入院后应对AP患者进行血脂检测,关注TC与TG变化,以助于临床上HLAP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28岁。2010-01-04,10时,病人家属发现其倒卧家中,呈昏迷状态,无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急诊入当地医院,指尖血糖不可测出,立即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病人出现牙关紧闭,刺痛双上肢过屈,四肢肌张力增高等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方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自然病程组(SAP组)、常规治疗组(R组)、DDFA治疗组(DDFA组)、微创治疗组(W组),各组分配18只.每组分6、12、24 h三个时间点,每时间点分配6只.采用5%牛黄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建模后按时间点分批采血并测血白细胞、血淀粉酶,提取血清测IL-6、TNF-α、PL-A2,吸取腹腔液测淀粉酶,取胰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各组各时间点间腹腔液淀粉酶含量及血淀粉酶含量、白细胞计数、血清IL-6、TNF-α、PL-A2含量、病理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方案能显著降低大鼠血白细胞、淀粉酶、IL-6、TNF-α、PL-A2、腹水淀粉酶、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是阻止SAP进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尚无任何一种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能与人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完全一致,而用于实验治疗性研究的模型更是少之又少。 目的:建立一种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为进行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性研究提供前提条件。 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不建模,模型组大鼠采用逆行胰管穿刺注射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建模后6,12,24 h,测血、腹水淀粉酶、血白细胞数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 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存活率80%,对照组大鼠存活率100%;模型组大鼠随时间的延长,病理评分、血、腹水淀粉酶、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逐渐升高(P < 0.05)。说明逆行胰管注射法能够成功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