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四所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现状问卷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临床医务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 (以下简称 CME)的认识及参与情况。方法 :采用按专业技术职务分层随机抽样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CME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已有一定工作基础 ,但发展很不平衡 ,一些医务人员及医院行政和业务管理干部对CME的概念、对象、内容及要求认识尚不清楚。 CME项目的申请、认可、学分授予等工作尚欠规范。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 CME理论、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管理 ,使 CME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甘肃省的继续医学教育谭晓,王志凡,郗瑞生(兰州医学院730000)继续医学教育(CME)是促进卫生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保证医学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甘肃省的继续医学教育,已成为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  相似文献   
4.
楔外侧核(External cuneate nucleus,ECN)位于延髓,居楔束核的外侧和略上方。为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上的中继站。随着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人们对ECN的认识日趋深入。近年来用溃变法、HRP法和ARG技术对ECN大量的研究证实了ECN不仅与周围传入神经联系,而且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在超微水平上证实发质-LC-小脑通路的存在。方法采用顺行溃变与HRP逆行示踪相结合电镜技术。结果在LC颅测部观察到中(d<2μm)、小(d<1μm)型溃变前囊,以电子致密型为主,偶见神经微丝型溃变。电子致密型演变前囊中的小泡以圆形清亮小泡为主,偶见大颗粒小泡和扁平小泡。同时在LC的颅测部观察到大量HRP逆标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部分溃变前囊与HRP逆标神经元形成非对称型轴-树突触。部分溃变的前囊与非HRP标记树突形成轴-树突触。结论皮质-LC投射和LC-小脑投射在LC内存在单突触连接;皮质纤维不仅投向LC内的小脑投射神经元,也投向LC内其它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用WGA—HRP法研究了猫冠状回向三叉脊束核的投射。结果是:(1)冠状回前部投至两侧三叉脊束核的背内侧部,对侧稍多于本侧。向尾侧亚核的投射,由吻侧向尾侧逐渐减少,在延髓下部平面只有对侧投射。(2)冠状回中、后部基本上投至对侧三叉脊束核。在尾侧亚核,中部主要投至吻侧半,向尾侧逐渐减少,于延髓下部平面消失;后部来的投射山吻侧向尾侧逐渐增多,核心部位移至尾侧半并延伸到最尾端。在极间亚核和吻侧亚核,其投射区随注射部位从前向后移而由内向外移。(3)于尾侧亚核,投射区主要为Ⅲ,Ⅳ层,但Ⅰ、Ⅱ层内也有少量标记终末支。  相似文献   
7.
猫皮质-后索核-脊髓通路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Nauta法和HRP法研究了35只猫的皮质后索核投射和后索核脊髓投射。结果表明,投向后索核的皮质纤维起自后乙状回第Ⅴ层锥体细胞,该回的内侧面和十字沟上岸投向薄束核,背外侧面外2/3投向楔束核,内1/3投向二核。皮质纤维下行于锥体束内,大部分经锥体交叉达对侧后索核,少量不交叉的纤维至同侧。后索核的中间腹侧部是皮质纤维分布的中心。投向脊髓灰质的后索核纤维主要发自核中间腹侧部的大、中型三角、多角和梭形细胞。薄束核投向下段脊髓灰质,楔束核投向上段脊髓灰质。后索核纤绀经后角尖周围的白质下行,主要终止于同侧脊髓灰质Ⅳ、Ⅴ层。皮质纤维在后索核中的终止部位与后索核脊髓纤维的起源区基本一致,据此试将两者归为一个投射系统,即皮质-后索核-脊髓通路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8.
应用HRP逆轴突追踪法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大鼠中缝核内5-HT能神经元向嗅结节的投射,并对中缝核标记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特点进行了详细观察.当一侧嗅结节注射HRP后,在中缝背核(RD),中央上核(CS)规律地出现标记细胞,然后用Hank's方法稳定,继而用Sternberger的PA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光镜下在RD和CS中观察到HRP、5-HT,5-HT/HRP三种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9.
外科手术破坏大鼠大脑皮质,同时将HRP注入颈髓,电镜观察到蓝斑核内含有许多密集的圆形无颗粒小泡的变性轴突终末,它们主要与中等大小或大的树突形成突触,其中一些树突被HRP逆行标记,从而用超微观察证实了皮质—蓝斑—脊髓通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脑桥核内皮质纤维终末的溃疡变型及其与脑桥核小脑投射神经元的突触联系方式,方法:采用HRP逆行标记结合溃变电镜技术。结果:(1)皮质纤维终末出现电子致密和微丝增生两种溃变类型。以电子致密型为主。后者终末又有两种不同形态,即含圆形清亮型小泡和多形清亮型小泡者,以圆形清亮型小泡终末占优势。(2)皮质纤维终末与脑桥核小脑投射神经元形成轴-树和少量轴-体突触,部分溃变终末与HRP标记的投射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结论:皮质纤维与脑桥核小脑投射神经元间存在的单突触联系构成了皮持-脑桥核-小脑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