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髋部骨折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明显,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明显上升。据统计,到2050年世界范围内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将增加到每年六百多万人,髋部骨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并且其并发症及缓慢的康复过程明显降低了许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是髋部骨折术后护理中需要探讨与总结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自我护理能力与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应对方式量表、欧洲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QOL-30)对68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进行评价,应用Cox风险模型分析食管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结果]68例食管癌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为85.23分±4.85分,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为18.25分±3.18分,EORTC-QOL-30总评分为26.25分±5.42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食管癌病人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健康知识及积极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总评分呈正相关(P0.05),而消极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总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病人临床分期、家庭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来源是影响食管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自我护理能力、积极应对方式是食管癌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生活水平较低,采用有效的措施引导病人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病人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将有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阴式与经腹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郑小敏  黎勇明  卢毓芳 《广西医学》2008,30(9):1331-1332
目的 探讨子宫良性病变经阴道与经腹切除子宫加双附件两种术式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 两种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患者共120例,其中腹式组60例,阴式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 阴式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少于腹式组,术后镇痛用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腹式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腹式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腹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良性病变经阴道切除子宫加双附件术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腹部不留疤痕、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手术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止血方法及垂体后叶素在术中的作用.方法 腹腔镜下对84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28例为垂体后叶素组(A组)用12 u垂体后叶素行子宫肌层注射.28例血管加压素组(B组)用12 u血管加压索行子宫肌层注射,28例缩宫素组(C组)缩宫素20 u行子宫肌层注射.分析各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及并发症.结果 84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A组、B组与C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中用药后15 min A、B组收缩压上升显著高于C组(P<0.05,P<0.01),用药后30 min和60 min后三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术后体温、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至2006年1月,在门诊大量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找出因使用血清制品出现迟发Ⅲ型变态反应性疾病57例,其中18例反应严重,3例入院抢救。引起反应的血清制品有TPA、狂犬疫苗、白百破、流脑预防注射剂,使用注射剂可追诉至2~14天前,一般于一周后出现临床症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输卵管切开挤胚吻合术在输卵管妊娠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7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输卵管切开挤胚吻合术.结果 术后随访1~4年,输卵管通畅率为88.46%,宫内妊娠率为78.2%.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输卵管切开挤胚吻合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胃切除术后的胆囊炎胆石症19例,认为两者关系密切,并提出预防措施。一、病例选择:胃切除术前无胆道症状,或胃切除术中胆道探查无异常,而在术后出现胆道症状,临床拟诊胆石症并经过胆囊造影,A、B型超声波证实者;经手术证实或有排石者为研究对象。本文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降血压对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病人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8例不典型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病人因误诊为高血压危象而误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66.60%)对降血压药敏感,血压快速下降,但伴有脑灌注不足的表现,及时予升压治疗,好转10例,1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6例(33.3%)对降压药无效,病人头痛加重,心跳加快。经脱水、外科减压或腰穿放液后5例症状缓解,1例死于脑疝。结论:对高血压出血性脑卒中病人过快过度的降血压易导致脑灌注不足;血管扩张类降压药有可能加重颅内压,对颅高压引起的高血压,根本的治疗是尽快降颅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的认识、早期诊断率及预后判断能力。材料和方法:对我院1999—2006年收治的12例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患者临床特征、颅脑磁共振成像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大多病例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颅脑MRI检查显示韦尼克脑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临床预后和转归与其脑部组织损害范围相关,其典型主要表现为内侧丘脑、第四脑室底部及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等脑组织对称性T2加权及FLAIR异常高信号,深昏迷患者出现大脑皮质损害。乳头体萎缩少见,增强可见强化。深昏迷及大脑皮质受损的患者预后不佳,其余患者及时给予维生素B1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大多非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颅脑MRI有一定特异性,具有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和颅脑损伤的实验和临床效果,并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存在的问题。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2007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和颅脑损伤相关的文章,检索词“neural stem cell,stroke,brain damage”,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2007相关文章,检索词“神经干细胞,脑卒中,脑损伤”,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共检索到相关文献500余条,选择与以下内容相关文章:①神经干细胞在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内的存活、迁移、分化,以及对颅脑损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②神经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包括对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的影响。③神经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应用尚存在的问题。资料提炼:将初步筛选的文章进一步查找全文,排除综述和重复文献,纳入43条进行综述。其中论述脑卒中和颅脑损伤后主要的功能障碍问题的有14条,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和脑损伤的动物实验文章25条,临床应用文章4条。资料综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在脑缺血模型大鼠脑内存活、迁移、分化,从而使受损的脑组织得到修复。同时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改善脑损伤动物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在临床方面,可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目前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和脑损伤尚主要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且最终神经干细胞移植主要是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增加有利于受损的脑神经细胞恢复的蛋白表达起作用,还是以其替代作用起主要作用尚不肯定。结论: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中取得了一定正性效果,但仍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